• “碎金文丛”第三辑(全六册),陆智昌操刀设计,32K小精装,带特种纸护封烫金,内文插图四色彩印,孔网特制精美毛边本,仅100套含《林纾家书》、杨绛《走到人生边上(增订本)》、《游国恩文史丛谈》、李光谟《从清华园到史语所(修订本)》、李治华《里昂译事(增订本)》、陈岱孙《往事偶记》
  • “碎金文丛”第三辑(全六册),陆智昌操刀设计,32K小精装,带特种纸护封烫金,内文插图四色彩印,孔网特制精美毛边本,仅100套含《林纾家书》、杨绛《走到人生边上(增订本)》、《游国恩文史丛谈》、李光谟《从清华园到史语所(修订本)》、李治华《里昂译事(增订本)》、陈岱孙《往事偶记》
  • “碎金文丛”第三辑(全六册),陆智昌操刀设计,32K小精装,带特种纸护封烫金,内文插图四色彩印,孔网特制精美毛边本,仅100套含《林纾家书》、杨绛《走到人生边上(增订本)》、《游国恩文史丛谈》、李光谟《从清华园到史语所(修订本)》、李治华《里昂译事(增订本)》、陈岱孙《往事偶记》
  • “碎金文丛”第三辑(全六册),陆智昌操刀设计,32K小精装,带特种纸护封烫金,内文插图四色彩印,孔网特制精美毛边本,仅100套含《林纾家书》、杨绛《走到人生边上(增订本)》、《游国恩文史丛谈》、李光谟《从清华园到史语所(修订本)》、李治华《里昂译事(增订本)》、陈岱孙《往事偶记》
  • “碎金文丛”第三辑(全六册),陆智昌操刀设计,32K小精装,带特种纸护封烫金,内文插图四色彩印,孔网特制精美毛边本,仅100套含《林纾家书》、杨绛《走到人生边上(增订本)》、《游国恩文史丛谈》、李光谟《从清华园到史语所(修订本)》、李治华《里昂译事(增订本)》、陈岱孙《往事偶记》
  • “碎金文丛”第三辑(全六册),陆智昌操刀设计,32K小精装,带特种纸护封烫金,内文插图四色彩印,孔网特制精美毛边本,仅100套含《林纾家书》、杨绛《走到人生边上(增订本)》、《游国恩文史丛谈》、李光谟《从清华园到史语所(修订本)》、李治华《里昂译事(增订本)》、陈岱孙《往事偶记》
  • “碎金文丛”第三辑(全六册),陆智昌操刀设计,32K小精装,带特种纸护封烫金,内文插图四色彩印,孔网特制精美毛边本,仅100套含《林纾家书》、杨绛《走到人生边上(增订本)》、《游国恩文史丛谈》、李光谟《从清华园到史语所(修订本)》、李治华《里昂译事(增订本)》、陈岱孙《往事偶记》
  • “碎金文丛”第三辑(全六册),陆智昌操刀设计,32K小精装,带特种纸护封烫金,内文插图四色彩印,孔网特制精美毛边本,仅100套含《林纾家书》、杨绛《走到人生边上(增订本)》、《游国恩文史丛谈》、李光谟《从清华园到史语所(修订本)》、李治华《里昂译事(增订本)》、陈岱孙《往事偶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碎金文丛”第三辑(全六册),陆智昌操刀设计,32K小精装,带特种纸护封烫金,内文插图四色彩印,孔网特制精美毛边本,仅100套含《林纾家书》、杨绛《走到人生边上(增订本)》、《游国恩文史丛谈》、李光谟《从清华园到史语所(修订本)》、李治华《里昂译事(增订本)》、陈岱孙《往事偶记》

555 九五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不详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2016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上书时间2021-02-1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全新未拆封
商品描述
商务印书馆 大师学术人生故事 碎金文丛第三辑 杨绛林纾游国恩 李济李治华陈岱孙 杨绛 林纾 游国恩 陈岱孙 林纾家书。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图)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向前看呢,我再往前去,就什么都没有了吗?    ——杨绛

    杨绛先生在96岁高龄时创作了这部充满哲思与意趣的散文集,通过对命运、人生、生与死、灵与肉等根本问题的思考,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在于遵循“灵性良心”的要求修炼自己,完善自身。她以深刻独到的体验、秉笔直书的勇气和生动饱满的笔触,为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因信仰缺失而茫然无助的人们指点迷津。书后巧置精彩随笔,增补“百岁答问”,对其看法加以佐证,语言本色无华、感人至深。

    ——作者简介    杨绛,本名杨季康,著名作家、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生于1911年,江苏无锡人。毕业于东吴大学,曾先后任教于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清华大学,1949年后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杨绛先生的主要作品有《干校六记》《洗澡》《我们仨》和《走到人生边上》,译有《堂吉诃德》《小癞子》等。她还亲手整理钱锺书先生的遗著,先后出版了《钱锺书集》《钱锺书手稿集》等。

    ——《林纾家书》(图)

    林纾既为当世所重的翻译大家,又是后人称道的古文殿军,身处中西文化之间,对于二者的态度又颇可玩味。本书以家书这一特殊的视角,进入这位文学家的内心世界。其一为训子家书,共104通。信中林纾向子辈传授处世之道,可见传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也透露出社会新变于传统家庭的冲击。其二为经林纾批阅的林琮作文13篇,展示了林纾教读古文的方法及评判标准,可感其力延古文之一线的殷殷期许。书中所收书信、作文多为首次整理,由北京大学夏晓虹教授和包立民先生辑录,并进行校注和导读,深入诠释了林纾家书的珍贵价值。

    ——作者简介    林纾,(1852—1924),字琴南,号畏庐,别署冷红生,福建闽县(今福州)人,近代著名文学家、翻译家,桐城派代表人物。大量译介西方文艺作品,借助他人口译,以文言翻译欧美等国小说一百八十余部。译作《巴黎茶花女遗事》出版后,轰动全国。著有《畏庐文集》《春觉斋论文》等。

    ——《游国恩文史丛谈》(图)

    游国恩先生一生致力于楚辞研究,是饮誉中外的楚辞学大家,但对古代文学研究的贡献远不止于此。今得游宝谅女士编缀先生生前遗珠散璧,萃集讲稿、札记、诗作,以谈诗论文为主,旁及方志、民歌、戏曲等,可一窥先生之学养与博识。

    ——作者简介    游国恩(1899—1978),字泽承,江西临川人,著名学者。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任教于武汉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北京大学等。毕生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为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楚辞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代表著作有《楚辞概论》、《读骚论微》。

    ——《从清华园到史语所(修订本)》(图)

    李济先生是中国第一个具有科学考古思想的人,也是第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中国考古学者。他所主持领导的西阴村、城子崖和殷墟的发掘,奠定了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基础。本书是李济先生哲嗣李光谟的追忆文集,借助大量照片、档案和考订文章,展现了父亲丰富曲折的治学生涯。

    ——作者简介    李济(1896-1979),著名考古学家。清华学校毕业后留美,获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归国后曾任教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后任中研院史语所考古组主任(晚年兼任所长多年)。李济先生领导的田野工作,以西阴村、城子崖和殷墟之发掘最为著名,其成果获得全球学界的极大关注。

    ——《里昂译事(增订本)》(图)

    本书为著名翻译家李治华的随笔集。李治华先生的最大贡献便是将中国文学的瑰宝《红楼梦》译介到了法语世界。作者自述与这部经典之间的奇妙渊源,以及翻译时在两国文字与文化间斟酌思量的乐趣与心得。书中还辑录了作者几十年间在海外撰写的中文书评,以及对前半生的年华追忆,展现了一位心系故国的翻译家对于译介母语文学的坚持,读来令人感佩。

    ——作者简介    李治华(1915—2015),著名中法文翻译家。旅居里昂70余年,毕业于里昂中法大学。任教于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授课之余,将大量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法文出版。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红楼梦》,全书翻译历时27年,1981年由法国伽利玛出版社出版,列入“七星丛书”。2002年,荣获法国政府文化部颁发的荣誉勋章。

    ——《往事偶记》(图)

    本书为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先生的随笔集。平实的笔触间,回忆其少年求学、归国治学的经历,以及与梅贻琦、叶企孙、金岳霖、周培源等诸位同道好友的往来;更以一个学者的眼光,记录下了其所亲历的大时代,其中关于私塾与专读生制度、教授治校制度以及西南联大的诸多回忆,多有不同于人文学者的客观描述与理性观察,独具价值。

    ——作者简介    陈岱孙(1900—1997),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经济学一代宗师”。1920年赴美留学,1926年获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主修财政学。先后任职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系系主任等职。教书育人七十年,春风化雨,桃李满天下。其代表著作《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自1981年出版以来一再重印。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未拆封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