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荣辱悲歌:一名志愿军女俘的坎坷人生
  • 荣辱悲歌:一名志愿军女俘的坎坷人生
  • 荣辱悲歌:一名志愿军女俘的坎坷人生
  • 荣辱悲歌:一名志愿军女俘的坎坷人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荣辱悲歌:一名志愿军女俘的坎坷人生

正版现货,实物拍摄,品相如图

6 2.0折 30 九品

仅1件

河南平顶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魏军 著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1-3-1B

上书时间2023-11-2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魏军 著
  •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1
  • 版次 1
  • ISBN 9787543861107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96页
  • 字数 3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20世纪50年代初,新中国刚刚成立,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把战火燃烧到我国鸭绿江边。中华优秀儿女积极响应党中央发出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伟大号召,踊跃报名参军。年仅16岁的卫生学校学生董芳,毅然投笔从戎。在战场上她英勇奋战,抢救伤员,不怕牺牲,一心想杀敌立功报效祖国。她舍身救战友不幸负伤,坠下山崖被俘。在战俘营里,董芳和手无寸铁的难友们,为抗议美军阻挠遣返,与武装到牙齿的敌人进行了殊死斗争,终于迎来了重返祖国的胜利。
作品歌颂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捍卫世界和平出国作战的国际主义精神,和我被俘人员,在敌人残酷迫害和虐杀面前,不畏强暴,争取遣返回国的爱国主义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同时揭露美国一向打着人权的幌子,干涉别国内政的伪善面目,和破坏《日内瓦公约》,肆意虐杀战俘的滔天罪行。
作品对受极“左”路线干扰,对被俘归来人员给予不公正处理和“结论”,我党作了认真纠正,体现了有错必纠,事实求是的精神,作品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
董芳回国后虽受到不公正待遇,但她那颗热爱党和祖国的赤诚之心,依然跳动着,跳动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场战争渐渐远去,在人们记忆的长河中也渐渐淡忘,《荣辱悲歌:一名志愿军女俘的坎坷人生》将帮助读者找回失去的记忆。作品真实地再现了那场悲壮、惨烈的斗争,对于人们,特别是对青少年了解那段历史,激发热爱党和爱国主义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大有裨益。作品故事生动、情节感人、振聋发聩,读后发人深省。
【作者简介】
魏军,中国法制文学理论创始人。大学毕业编审。有从军、从警、从文、从政等丰富社会经历。曾创办并编辑大型文学期刊《啄木鸟》、创办并主编《侦破小说选刊》和《世界奇案佳作》。创办北京法制文学研究会当选为会长。创办公安部警官教育出版社,被任命为社长兼总编辑。创办中国法学会法制文学研究会当选为会长兼秘书长和中国法学会理事。曾任中共中国文联纪律检查委员会专职副书记、中国电影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文联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系北京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电影家协会会员。
【目录】
1
“这几天病人情绪很坏,时常发脾气,有时还骂人。可能她不愿别人走进她的病房,看到她那憔悴的面容,和她难以忍受病痛折磨的样子。如果你一定要看望她,无论如何,你要控制自己的情绪,哪怕她骂了你。”
她理解地点了点头。
2
董芳下意识看了看自己身上这套并不合体的军装,又敬慕地注视着塑像,一股光荣与自豪的荣誉感涌上心头。她想自己已经是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了,说不定哪天上级一声令下,自己就会“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呢。
3
徐曼文面对行将就木的战友,感慨万千,鼻根一阵发酸,眼泪夺眶而出。
4
董芳憧憬英雄梦:“大姐,你说我能得军功章吗?”
“怎么不能?说不定你还能成为战斗英雄呢。”徐曼文爽快地说。
“我自己都没信心,你这么相信我。”
“没信心可不行,我们到朝鲜干什么去,不就是为祖国人民和朝鲜人民杀敌立功吗!”徐曼文坚定地说:“任何时候都不会动摇我对你的信任。难道你不相信?”
5
眼前病床上躺着她的战友——亲如手足的妹妹。徐曼文怎么也不敢相信,就是这副骨瘦如柴、弱不禁风的身躯,在枪林弹雨中掩护过那么多战友,救助过那么多伤员……
6
冀卫国看到董芳睡在弹坑里,不由心头紧缩,“这小鬼太累了”。冀卫国想了想说:“小王,你累不累?”
“报告队长,一听说小董丢了,我就不累了,恨不能马上找到她。现在找到了,更不累了。”小王诚恳地说。
“好样的,小董真叫你找到了。”
小王听了美滋滋的,颇有几分成就感。
“小王,你看她睡得多香,我真不忍心叫醒她。”冀卫国说:“你背背她,叫她多睡一会儿,等会儿我换你。”
7
徐曼文看着奄奄一息躺在床上的战友,两行热泪流到腮边。
8
董芳一边替关长根焐脚,一边为伤员们唱歌,革命的友情战胜了少女的羞涩和懦弱。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关长根的鞋终于脱下来了,经过按摩,他的脚渐渐有了温热和感觉,关长根的脚总算保住了,同志们无不为他高兴。
9
董芳停住脚,注视着张三友企盼的目光,不知说什么好。伤病员的痛苦刻在在董芳心中。
10
“这是我女儿在家时戴过的。她走得急,没来得及带走。”阿妈尼很遗憾的样子,“这也是家里惟一的财产了,我年岁大了,说不定哪天死了,你把它带上,见到我那在人民军的女儿,就把戒指交给她,如果见不到,你就留着……”
11
驾驶员眼睛一亮,看到前面狭窄的峡谷,两侧山高入云,道路更加弯曲,他一打方向盘,汽车钻进了峡谷,飞机尾随俯冲下来,还没来得及射击,只听“轰隆”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敌机误撞山巅爆炸了。董芳回忆着英雄司机诱敌机爆炸的情景……
12
医疗队撤出后敌机轰炸了村庄,最后投下了几颗燃烧弹,这个山坳中的小村一片火海,刹那间化为灰烬,从此在朝鲜地图上消失了。
13
徐曼文搀扶着负伤的董芳,在黑暗中艰难地走着,一步步探索着前进。突然,一颗耀眼的信号弹落在眼前,强烈的光芒刺得人们睁不开眼睛,董芳一阵目眩,一脚踏空,从山崖跌落下去……从此董芳的名字列入团队失踪人员名单中。
14
徐曼文痛苦地呼喊着战友的名字,她把对董芳的思念,溶入永恒思念的长河……
15
徐曼文来到被俘人员医疗接收站,在首批遣返志愿军伤病被俘人员名单中,竟然发现了董芳的名字。
16
山脚下有两个头戴钢盔、胸前斜挎冲锋枪的美国哨兵,他们打着哈欠,不时来回走动,军靴踏在积雪上,发出“吱吱”的响声。
突然,一只不知栖息在何处的乌鸦,哀鸣着从头顶飞过。那哨兵本能地向山头张望,只见在距地面百米左右的一棵树上,晃动着一个白色物体……
董芳坠下山崖后,挂在了树枝上,不幸被俘。
17
下士扯开她的两腿,伸出毛茸茸的黑手,从朴顺姬阴户中抠出了那枚曾使她陷入美好遐想的戒指。下士连擦也没擦,就戴在自己的手指上了。
18
眼前这张潮湿的、硬梆梆的不足30厘米的草席,就是战俘们赖以生存的栖身之地,还有比它更可宝贵的吗?金钱和财富在这里断然买不到一寸宽松、温暖、柔软的床垫。
19
在美国人标榜的“人道主义”下,忍受着人间最残酷的熬煎和折磨。这种暗无天日的非人生活,何时才能结束,何时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她是多么盼望早日结束这种生活呀。
20
中士见卡住的石头已有松动,遂令战俘把石头搬开,正当那石头被推出腭骨之时,可怜那战俘不慎一只胳膊从肘关节处被咬断,血流如注,躺在地上的血泊中打滚。
开车的美国兵扯住一个战俘,狠命把他的头颅按在粪桶里,另一个美国兵受到启发,扯住另一个战俘如法炮制。两个战俘被按在粪桶里足足有一分钟,待美国兵放手后,两个战俘才从粪桶里抬起头来,美国兵看到满脸粪便的战俘全然没了人样,不由哈哈大笑。一个战俘将粪水喷吐在美军脸上,美国兵开枪结束了两个战俘的生命。
……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尾声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