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学术文库·延安:中国现代革命的符号
书边泛黄
¥
50
九品
库存2件
作者王东仓 著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25-5
上书时间2024-11-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东仓 著
-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5-01
-
版次
1
-
ISBN
9787511527127
-
定价
4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2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人民日报学术文库
- 【内容简介】
-
延安之“圣地”形象,对于中国共产党争取民众支持、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争取话语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到延安,人们总是不约而同地想到“革命圣地”这一称谓。然而,作为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延安何以“革命圣地”化的问题,却一直是学术界研究比较薄弱甚至可以说是被忽略掉的问题。《人民日报学术文库·延安:中国现代革命的符号》拟从形象学的角度出发,借助传播学的思路和知识考古学的方法,考察延安“革命圣地”形象的建构过程,进而探讨形象与精神、艺术与政治间的关系。
- 【作者简介】
-
王东仓,历史学博士,延安干部学院副教授。在《光明日报》、《近代史研究》等报刊发表文章多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08年度教育学重点课题、201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与党的建设研究》等,主持院内重大项目及一般项目多项。
- 【目录】
-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时空范围与核心概念
四、理论与方法
五、难点与创新
六、思路与内容
第一章内联外合:延安“革命圣地”形象的建构体系
第一节体系的构成
一、内部体系
二、外部体系
第二节体系的运行
一、统一领导,分工协作
二、具体策划,各展所长
第三节体系的特点
一、隐形的体系
二、领导权高度统一
三、极其广泛的参与面
四、内联外合
第二章综合传媒:“革命圣地”形象之载体
第一节宣传媒介
一、印刷媒介
二、电子媒介
三、其他媒介
第二节艺术形式
一、民族特色
二、大众化
第三节艺术风格
第三章从神秘到神圣:延安之“革命圣地”形象
第一节揭秘延安
一、从白色“围城”到“红色堡垒”
二、民族解放的熔炉,中国青年的圣地
三、民主的模范,中国的希望
第二节展示延安
一、集中展示
二、日常展示
第三节“革命圣地”的由来
一、概念辨析
二、延安何以成“圣地”?
三、从“天堂”到“圣地”:革命圣地的由来
第四章太阳与救星:“圣地”延安的“毛圣人”
第一节“苏维埃巨头”
第二节抗日领袖
第三节太阳与救星
第四节革命领袖
第五节民主斗士
第五章歪曲与偏见:延安的负面形象
第一节歪曲与偏见
一、载体与形式
二、负面形象
第二节制作群体分析
一、立场与目的
二、“创作”情形
第六章天下人心归延安:“革命圣地”形象的受众与反应
第一节边区与各根据地受众
第二节国统区受众
第三节海外受众
一、海外官方受众
二、海外民间受众
第四节天下人心归延安:受众反应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