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限:发现中国本土企业的命运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局限:发现中国本土企业的命运

30 7.7折 39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苏小和 著

出版社中国发展出版社

ISBN9787802340053

出版时间2007-06

版次1版1印

印刷时间2007-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页数312页

定价39元

上书时间2015-04-1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作者签赠
商品描述
本书作者通过大量的专业调查,以新闻写作风格,从不同角度对嘉利来、民营石油企业、金健米业、湖南电广、德隆、顺驰、扬子江药业、万通、华通、金花、百度等中国本土企业的现实进行了深度剖析,揭示了中国企业的诸多现象背后的实质。

谈论企业的长远战略,寻求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局限:发现中国本土企业的命运》一书的作者苏小和看来,这是一个奢侈的话题。企业家只寻求短期的利益,经济学家只喜欢使用些华丽的理论词藻。没人去深刻分析已有企业失败的案例,没有人去重视历史的教训。《局限》尝试地解剖了近几年失败的本土企业,而且是大胆的、直达本质的尝试。从案例的收集,提炼和立场来说,它也是一本别开生面的本土企业案例图书。

用于实验的一代

《局限》的企业案例生动感人,是那种触及愤怒内心的伤感,用它的宣传语来说:是一本守住了经济学底线的商业经典案例。比如,讲到德隆的案例,书中这样记述:调查德隆的警察惊讶地发现,曾经统帅几百亿资金的唐万新,自己的个人账户上几乎为零,现如今妻子和儿子的生活费已出现危机。“2005年4月,我曾经洋洋洒洒几万余言,为监狱中的唐万新说话。我并不是出于同情弱者,是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与尊重”。比如,对北京燕莎商业圈附近“嘉利来大坑”案例的层层剖析——企业层面、行政层面、司法层面,最后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这并不是危言耸听,当你翻看这本书的时候,你就会为这样深刻的分析和翔实的资料所震撼。

河北卓达集团总裁杨卓舒评价说:苏小和这些年为我们民营企业说话,他在展示这个时代的良知和价值。当然这本书命名为《局限》,是因为发现中国本土企业的局限性,许多精辟的观点体现在他的“前言”部分。他直言,现在我们的企业家们特别是民营企业家是“用于实验的一代人”,“他们只不过是我们这个复杂而多难的国家通向自由经济过程中必须的试验品”。

中国民营企业还处于一种非制度生存的阶段。一方面是目前民营企业在经济体系运行过程中仍然处于弱势地位。几乎所有具有产业整合潜力的资源和主力企业仍然牢牢控制在国有体系中,民营企业基本上只能并入边缘产业;另一方面,当下中国的经济体制并不是完全的市场经济。一旦经济政策突变,民营企业是第一位的实验品和牺牲品;而民营企业一旦步入困境,则各方主流经济势力立即人人喊打。

在书中,你不仅能看到现实中企业发展战略选择的局限性,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在体制保护方面的局限,你还可以看到民营企业本身,在现代化管理,品牌建设上的种种不足。这是一本全方位的民营企业失败案例的优秀读本。

为民营企业家代言

关于企业案例和企业管理的著作,我们都只推崇引进版图书,但这样的局面已经持续了5年以上,读者的需求变了.中国本土的案例,中国本土理论的总结对我们企业的发展更有意义,对我们读者了解身边的现实社会更有帮助。解剖本土企业的失败案例的书不多,直接引入体制根源的《局限》更加难能可贵。

虽然地方上的民营企业能得到当地政府的庇护,在多元化战略中越走越远,无所不做,无所不能,成就一方霸业,但作者通过实地调查,通过对许多赫赫有名倒闭企业的分析和访谈,他在书中一再引用自己的忠告:“中国的民营企业发展速度不要太快,尽可能地不要与强势政府进行资源互换,适度保持企业的独立经营。”

作者认为,不管是德隆公司的唐万新还是科龙的顾雏军,他们的身份背景并非官方,这是他们的脆弱之处。他们的商业帝国的倒塌,只不过证明了这些人一度拥有的保护其实非常脆弱,他们表面上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借用。

《局限》唤起的是一种良知,是对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深深忧虑,给人沉重的感觉,但作者是一个洒脱之人,好像做什么事情都在不经意中大有所成。

英国著名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认为未来人们追求的是组合式人生,有多重爱好和生活面。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讲“OFF学”,说我们今后的竞争力在于“下班之后你在做什么”。苏小和先生是我认识的过着组合式人生最成功的代表:做过政府小官员、曾经是有名的财经记者,还是有点名气的诗人,出过诗集,也有自己的一家小公司。他还在歌厅里当过歌手,有时还极力向人们推荐他所信奉的《圣经》,当然经济宽厚的他也到处旅游。

这样的组合人生反映在作品上,自然视野宽广,观点独特。他有记者的文笔,调查力和观察力,更主要的是,他很多时候是站在民营企业的立场,依据的是自由市场经济理论的价值观。

对中国而言,企业所处环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世界企业史上是少见的,并对中国本土企业的战略实践行为造成一种局限。苏小和还对民营石油企业、金健米业、湖南电广、顺驰、扬子江药业、万通等中国本土企业的现实进行了深度剖析。作者认为,中国企业遇到的所有问题中最根本的问题,其实是没有解决也没有能力解决的制度问题。

当然,这本书并不是每一个案例都那么精彩和深刻,而且可能你也并不一定认同作者的立场,有几个案例也只是点到为止,并不完善。但它在很大层面上还原了企业的一部分真实,这些真实是你在一般媒体和喧嚣的网络上所不能寻找得到的。

这样的本土商业案例的书籍实在太少了,我们都不忍心指出它一丁点的不足:就图书层面上,它或许远离大众的需求。大国崛起的氛围中,人们更愿意大唱高调,强调优势,跨步前行,而不愿接收这盆冰冷的正视“局限”的冷水。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作者签赠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