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艺术论丛(第6辑)(黄梅戏研究专辑)
¥
28
9.3折
¥
30
九五品
仅1件
作者朱恒夫、聂圣哲 编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0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书柜1玻二中
上书时间2024-10-1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朱恒夫、聂圣哲 编
-
出版社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10
-
版次
1
-
ISBN
9787560833750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67页
-
字数
487千字
- 【内容简介】
-
《中华艺术论丛(第6辑):黄梅戏研究专辑》是一部黄梅戏研究专辑。文稿对黄梅戏艺术的音乐、流派、历史、表演特点和理论研究都做了全面系统的探讨。由于黄梅戏是全国五大剧种之一,出现了严凤英、王少舫、韩再芬等几代著名演员,因此在全国及海外有着广泛的影响。《中华艺术论丛(第6辑):黄梅戏研究专辑》还收录了《天仙配》等经典名剧的剧本。
- 【目录】
-
主编致语
第一篇剧目释义
黄梅戏的稀见剧目/l
董永遇仙传说戏曲作品考述/18
谈黄梅戏中的县官/33
黄梅戏《天仙配》的改编与影响/42
病态的百合花及其潜隐文化逻辑/66
——对《徽州女人》中女人形象的另一种解读
《徽州女人》的启示/76
——台湾戏迷的观点
沿着古朴青石阶而下的“徽州女人”/80
黄梅戏《公司》给予戏曲界的启示/85
关怀普通观众,“三切近”是关键
——新创黄梅剧《公司》的演出成功给人们的启示/93
当代生活的戏剧还原与重构
——评现代黄梅戏《公司》/100
一片春光,两种乍泄
——巴金小说《春》与同名黄梅戏音乐电视剧剧本的
比较研究/102
第二篇音乐视窗
话说黄梅戏音乐/120
黄梅戏音乐程式探微/125
——学习传统札记
谈如何把握黄梅戏的音乐风格韵味/134
谈《天仙配》和《女驸马》的演唱/143
传统与创新都是人民需要的
——评《徽州女人》的音乐创作/158
第三篇严凤英研究
严凤英在黄梅戏表演艺术上的成就/161
严凤英与黄梅戏/174
严凤英唱腔初探/177
严凤英在南京/197
第四篇王少舫研究
王少舫对黄梅戏的卓越贡献/203
浅说“王派”艺术特征/207
王少舫与黄梅戏/218
梅林艺苑比翼鸟
——试论严凤英与王少舫的共同创造/230
第五篇韩再芬研究
她为黄梅戏而生/244
——韩再芬戏曲表演艺术散论
众专家评说韩再芬
——韩再芬表演艺术研讨会纪要/275
第六篇纵横札记
民间狂欢仪式:黄梅戏的相对原生态/297
试析趣缘群体的社会整合功能
——以黄梅戏戏迷群体为例/3lO
世纪之交的黄梅戏特色谈/316
黄梅戏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对策/325
黄梅戏研究综述/344
第七篇经典作品
《天仙配》/365
《女驸马》/419
《徽州女人》/456
《公司》/500
《南音目连救母》(下)/533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