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版书籍网络社会风险论——媒介、技术与治理陈华明9787520351393新华仓库多仓直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版书籍网络社会风险论——媒介、技术与治理陈华明9787520351393新华仓库多仓直发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57.08 6.6折 86 全新

库存4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华明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51393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6元

货号1201960666

上书时间2024-09-19

  • 店主推荐
  • 最新上架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陈华明,文学博士,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研究员、网络空间治理研究所所长,四川大学“双品质”建设办公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与新媒体、传播与社会发展、网络空间治理。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等科研项目八项;出版学术专著两部、编著两部;在CSSCI来源期刊及S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多篇研究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全文转载。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网络社会发展与风险理论
第一节  网络社会与网络空间
一  作为社会结构形态的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
二  基于互联网技术架构的网络社会(cyber society)
第二节  不同视域下的风险研究
一  认知科学视域下的风险
二  社会文化视域下的风险
第三节  网络社会的特征及结构性风险
一  网络社会的特征揭示
二  网络社会的结构性风险及其表现
第四节  网络社会的自反性风险
一  自反性现代化
二  网络社会的个体化:群体认同的风险
三  自反性风险的后果:信任异化
第二章  网络社会风险的媒体建构
第一节  开放式的社会建构
一  社会建构论
二  网络社会风险:基于实在的社会建构
第二节  网络社会风险中的媒体角色
一  网络媒体是风险的预警者
二  网络媒体是风险的建构者
三  网络媒体是风险的沟通者
第三节  网络媒体建构风险的类型
一  直接建构:风险的定义机制
二  间接定义:风险信息传递机制
第四节  网络媒体风险建构的方式
一  视像化建构
二  话语建构
第五节  网络媒体在风险传播中的角色再思考
一  网络媒体对风险的社会放大
二  放大之后:网络媒体的角色反思
第三章  媒介赋权:传统社会秩序与阶层失衡
第一节  媒介赋权的意义
一  媒介赋权的权力类型
二  媒介赋权的社会影响
第二节  赋权后的传播新秩序
一  传播新秩序的架构
二  传播新秩序对传统社会秩序的冲击及其成因
三  传播新秩序催生的社会新阶层划分
四  新的阶层划分带来的社会秩序动荡
第三节  网络社会的阶层流动性风险
一  数字鸿沟与媒介环境的数字化差距
二  公共领域的权力再分配
三  网络意见:新的阶层
四  阶层固化与流动的辩证思考
第四章  新技术革命与社会风险的形成
第一节  新技术革命与发展
一  前三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二  新技术革命及其主要类型
三  新技术的物理特征分析
四  新技术的传播偏向
第二节  新技术与风险社会的逻辑关联
一  新技术对风险诱发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二  新技术与风险社会的互动性
第三节  新技术革命浪潮下社会风险的生成与放大机制
一  社会风险的生成机制
二  社会风险放大的沉默机制
三  新技术特性引发“泛风险”感知
四  主体复杂性引发风险感知放大
第五章  新技术革命中的风险具象
第一节  大数据技术风险
一  大数据技术及其引发风险的可能性
二  大数据技术管理的疆域性风险:“被遗忘权”问题
三  “信息茧房”效应下数据时代的个体困境
四  数据时代的权利让渡:隐身权与隐私权
五  数据的“非科学性”:预测与评估风险
第二节  算法风险
一  算法的底层数据风险
二  算法的程序风险
三  算法的结果风险
第三节  人工智能技术风险
一  人工智能技术与财富分配的“马太效应”
二  人工智能引发的职业结构失衡
三  人工智能的伦理风险
四  主体性丧失风险与责任安全伦理问题
第四节  虚拟现实技术风险
一  虚拟现实技术的原理及其特征
二  敞开即遮蔽的真实性风险
三  虚拟现实技术的感官截除风险
四  视觉刺激下的心理承受风险
五  圈层情绪与理性退化风险
六  自由探索障碍的风险
第五节  技术控制的局限性风险:以“暗网”为例
一  “暗网”的由来及其应用
二  “暗网”的三种风险及其表征
小结
第六章  网络社会风险治理
第一节  网络社会治理的制度化建设
一  网络社会治理的“共在”思维
二  网络社会法制化
三  治理资源转化
四  风险评估与应对机制的科学化
第二节  传播层的风险治理
一  传播主体:风险治理多元化参与
二  传播内容:风险治理的管控核心
第三节  技术层的风险治理
一  技术的应用尺度与责任伦理
二  大数据技术下个人信息安全、隐私界限反思
三  人工智能反思
四  虚拟现实技术的多元主体治理
五  新技术革命下国家风险治理新方向
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从媒介与技术角度出发,探讨网络社会风险生成的原因及具象,揭示网络社会风险的自反性和伴随性特征。网络媒体的低门槛、交互性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风险的社会放大和阶层失衡;同时,网络媒体通过风险预警、风险定义和风险沟通为社会治理搭建了良性的沟通平台。算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与运用在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以人类察而不觉的方式悄然植入风险,造成“泛风险”的状态。如何规制媒介与技术引发的风险后果,并以更加人性化的方式协调技术与人文的平衡发展?本书从制度建设、传播管理、技术伦理反思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治理举措,希望提升网络社会治理能力,实现网上网下和谐共生的社会理想状态。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