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第二版)21世纪政治学规划教材·国际政治系列 王正毅 新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第二版)21世纪政治学规划教材·国际政治系列 王正毅 新版

正版新书 新华官方库房直发 可开电子发票

53.73 6.8折 79 全新

库存12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正毅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11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文轩12.14

上书时间2024-12-16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王正毅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11
  • 版次 2
  • ISBN 9787301335543
  • 定价 7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48页
  • 字数 487千字
【内容简介】
随着中国不断迈向世界体系的核心区,中国学术界迫切需要更多的既能反映国际学术界前沿动态又能体现中国视角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著作和教材。本书主要有如下四个特点:第一,构建一个相对完整的国际政治经济学知识框架。本书基于定义与研究议题、要素流动与单位层次、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世界体系与中国经验四种关联性,力图为这门学科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框架。第二,把握国际学术界前沿动态和趋势。作者根据研究议题和分析方法,对20世纪70—80年代第一代学者提出的五大理论(相互依存理论、霸权稳定理论、国家主义理论、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进行系统性梳理,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代学者构建的开放经济政治学的成就与局限性进行分析,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发展趋势进行概括性总结和展望。第三,分析世界体系的结构和动力。作者从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的关系入手,对世界体系的结构和动力进行总结,对其在当代的主要表现形式(国际贸易、国际货币和金融、跨国公司与全球价值链、经济发展与全球化、地区主义)进行具体分析。第四,体现中国视角。本书基于国际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对融入世界体系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中国道路进行经验分析和理论总结,努力为中国学者在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成为知识生产者提供一种切实可行的研究路径。
【作者简介】
王正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政治经济学系系主任。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区域化比较、发展和转型的政治经济学、世界体系与中国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代表性著作有《边缘地带发展论:世界体系与东南亚的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2018年第二版)、《世界体系论与中国》(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和《国际政治经济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2022年第二版)。主讲的课程“国际政治经济学”入选2008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精品课程。
【目录】
总论 国际政治经济学: 知识谱系、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一、 国际政治经济学: 定义及其争论

二、 霸权衰退与IPE范式的确定(20世纪70—80年代)

三、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深化(20世纪90年代—2008年)

四、 全球金融危机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分化(2008年至今)

五、 国际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成就与挑战

第一章 世界体系与国家兴衰

第一节 世界体系与历史时段

一、 第一个时段: 1500—1750/1800

二、 第二个时段: 1800/50—1914/45

三、 第三个时段: 1945—2035

第二节 世界体系的基本动力

一、 国家生存空间

二、 国际贸易与金融

三、 科学和技术

四、 国际制度与战争

第三节 世界体系的历史遗产

一、 民族国家和国际体系

二、 世界经济与全球经济

三、 学术意识形态和政治意识形态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演进

第二章 相互依存理论: 合作与国际机制

第一节 相互依存论的兴起

一、 20世纪50—60年代的现实主义

二、 20世纪60—70年代相互依存的社会现实

第二节 相互依存论的基本观点

一、 相互依存的概念和特征

二、 复合相互依存: 特征和过程

三、 相互依存与国际机制

第三节 相互依存论的贡献及面临的挑战

一、 相互依存论的理论贡献

二、 相互依存论面临的挑战

三、 新相互依存论

第三章 霸权稳定理论: 霸权与世界经济

第一节 霸权稳定论的兴起

一、 资本主义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二、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的危机

第二节 霸权稳定论的基本观点

一、 理解霸权的三种模式

二、 霸权和国际体系的稳定

三、 霸权周期和国际体系的变革

第三节 霸权稳定论的影响和局限性

一、 霸权稳定论的影响

二、 霸权稳定论的局限性

三、 霸权秩序论

第四章 国家主义理论: 国家利益、权力结构与对外经济政策

第一节 国家主义理论的复兴

一、 日本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兴起

二、 美国带头推行新贸易保护主义

三、 欧洲区域一体化的深化

第二节 国家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 国家权力与跨国经济关系

二、 国内政治结构、国际力量与对外经济政策

三、 国家利益与外交政策

第三节 国家主义理论的贡献及面临的挑战

一、 国家主义理论的贡献

二、 国家主义理论面临的挑战

第五章 依附理论: 核心与边缘

第一节 依附理论的兴起

一、 现代化理论的崛起

二、 现代化理论面临的困境

三、 依附理论的兴起

第二节 依附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 依附的定义和形式

二、 中心—外围的结构

三、 外围社会的一般形态及其发展

第三节 依附理论的贡献和争论

一、 依附理论的贡献

二、 依附理论的争论

第六章 世界体系理论: 世界经济、历史体系与文明

第一节 世界体系理论的兴起

一、 世界体系理论的社会现实起源

二、 世界体系理论的学术思想起源

三、 世界体系理论的分析方法起源

第二节 世界体系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 单一的世界经济

二、 多重国家体系

三、 作为一种文明的世界体系

第三节 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及其争论

一、 世界体系理论的影响

二、 世界体系理论的争论

第七章 全球化与国际政治经济学: 超越范式之争?

第一节 国际关系理论论战与国际政治经济学

一、 自由主义挑战古典现实主义

二、 新自由主义/自由制度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论战

三、 理性主义与建构主义的论战

四、 国际政治经济学: 美国学派、英国学派、批判理论,还是其他?

第二节 国内政治与全球政治经济: 政策偏好与制度选择

一、 以体系为中心的研究路径

二、 以国家为中心的研究路径

三、 以社会为中心的研究路径

四、 以行业间生产要素流动为中心的研究路径

第三节 国际体系: 机制/制度设计与战略选择

一、 国际体系面临的困境:共同利益困境和共同失利困境

二、 理性选择、机制/制度与国际合作

三、 制度设计、战略互动与博弈论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实证分析

第八章 国际贸易的政治学

第一节 贸易政治学的核心议题: 政治联盟、对外贸易政策与全球贸易机制

一、 贸易与政治联盟

二、 国内政治过程与对外贸易政策

三、 贸易政策的外部性与国际机制

第二节 关于国际贸易的三种传统范式及其困境

一、 自由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二、 现实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三、 结构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四、 传统范式的困境

第三节 新政治经济学: 政府偏好与对外贸易政策

一、 国内政治联盟: 阶级联盟与行业联盟

二、 国家与产业政策: 幼稚工业保护与战略性贸易

第四节 全球贸易制度安排: 从GATT到WTO

一、 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之争(1860—1945)

二、 捍卫自由贸易的临时性协定:GATT(1947—1994)

三、 全球贸易制度:WTO(1995年至今)

第九章 国际货币和金融的政治学

第一节 国际货币和金融政治学的核心议题: 汇率制度选择和国际货币体系

一、 货币及货币的政治职能

二、 汇率及汇率政治三难

三、 国际货币体系及其治理

第二节 汇率制度选择的三种解释模式

一、 霸权国家偏好

二、 国内社会利益集团

三、 国内政治制度

第三节 汇率政策与国际货币体系

一、 国际货币体系: 演进与困惑

二、 地区货币合作: 最优货币区理论及欧元的诞生

第四节 金融危机与国际货币体系

一、 全球金融危机

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改革

三、 建立新的国际金融体系?

第十章 跨国公司、国家与全球价值链

第一节 直接投资政治学的研究议题: 直接投资、国内政治与国际机制

一、 跨国投资: 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

二、 跨国公司与国际机制

三、 跨国公司与国内政治

第二节 直接投资的政治经济学: 三种理论模式及其超越

一、 自由主义的分析模式

二、 激进学派的研究路径

三、 国家主义的研究路径

四、 超越传统的理论范式

第三节 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协定

一、 跨国公司与世界经济的结构变革

二、 跨国公司: 作为一个独立的行为体?

三、 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协定

第四节 跨国公司与国内政治

一、 跨国公司与国家

二、 对外直接投资的流出与母国国内政治

三、 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与东道国国内政治

第十一章 经济发展、国家与全球化

第一节 发展/转型政治学的核心议题: 经济发展/转型、国家与全球化

一、 经济增长与发展

二、 经济转型与转型国家

三、 发展/转型的政治经济学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 理论进展及其挑战

一、 线性阶段经济增长理论

二、 新古典结构变动理论

三、 国际依附理论

四、 争论中的“发展型国家”模式

第三节 转型的政治经济学: 两种模式及其争论

一、 转型的政治经济学: 规范性研究与实证性研究

二、 大爆炸模式与渐进主义模式

三、 制度变革、市场经济与全球化

第十二章 地区主义的政治经济学

第一节 地区主义研究: 从理性主义走向建构主义

一、 国际制度研究方法

二、 大国关系和国内政治研究方法

三、 建构主义:地区主义研究的另一种方法

第二节 竞相走向地区合作: 欧洲一体化与亚太区域化

一、 欧洲一体化与欧洲联盟

二、 亚太区域化与开放的地区主义

第三节 亚洲区域合作: 四种相互竞争的区域合作观念

一、 雁行发展模式

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

三、 势力均衡论和大国协调论

四、 东盟方式

第四节 区域合作的亚洲方式: 合理性及其局限性

一、 区域合作的亚洲方式的合理性

二、 区域合作的亚洲方式的局限性

结语 理解中国道路: 国家战略目标、制度调整与国际力量

第一节 关于中国转型的两种不同理论解释

一、 趋同论

二、 实验说

第二节 国家战略目标、国内约束与制度调整

一、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二、 政府和企业的关系

三、 富裕和贫穷的关系

第三节 国际资本、商业网络、工业生产周期与制度调整

一、 直接投资与贸易

二、 海外华人商业网络

三、 国际工业生产周期 

第四节 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