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非正规经济的宏观效应统计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非正规经济的宏观效应统计研究

正版书籍,支持开票如有疑问请咨询客服

43.56 6.6折 66 全新

库存7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波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5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文轩6.27

上书时间2024-06-28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波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5
  • 版次 1
  • ISBN 9787521846782
  • 定价 66.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72页
  • 字数 240.0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研究一共由九章构成,主要研究了6个方面的内容。
  ,非正规经济SAM的理论基础。回顾了ILO和SNA关于非正规经济的理论概念,界定了中国非正规经济的操作概念。第二,中国非正规经济SAM序列表编制方法设计。设置了中国非正规经济SAM的基本账户,包括23个活动账户、4个要素账户、10个居民账户、1个企业账户、1个政府账户、1个国外账户、1个投资-储蓄账户和1个汇总账户;第三,2002—2017年中国非正规经济SAM序列表的实际编制。第四,中国非正规经济关联效应的静态和动态分解研究。基于2002—2017年非正规经济SAM投入产出模块的数据,采用静态结构分解技术,分析了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居民服务其他服务业非正规部门产出的内生发展机制、反馈机制和溢出机制;第五,需求和供给视角下中国非正规经济的产出及就业效应研究;第六,中国非正规经济对居民收入的乘数效应与传导路径研究。本研究的意义:(一)理论意义。本项目从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对非正规经济研究进行深化和拓展,研究了2002—2017年间不同行业非正规经济在宏观经济运行中作用及其动态变化规律,是对既有全国整体视角分析和个别年份静态分析的有益补充。(二)实践意义。以SNA-2008为蓝本,结合中国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给出中国非正规经济的操作概念,并测算出非正规经济的整体规模、地区分布和行业分布,有利于判断中国非正规经济发展现状及在国际社会所处的水平和阶段。这一研究对于理解中国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演进规律,引导政府和社会正视非正规经济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刘 波,1988年12月生,经济学博士,浙江财经大学数据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经济统计系主任。英国谢菲尔德大学访问学者,入选浙江省高校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兼任中国统计教育学会青年经济统计分会副秘书长、全国工业统计学教学研究会理事、浙江省统计学会理事、《统计与信息论坛》审稿人。研究领域为国民经济核算与宏观经济统计测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含重大项目子课题)、全国统计科研项目2项(含重点项目)、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1项、浙江统计科研项目6项。在《统计研究》《经济学家》《中国人口科学》《统计与信息论坛》《人口与经济》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研究成果获浙江省第十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目录】
章 导论

第二章 非正规经济的理论基础

节 非正规经济的历史沿革

第二节 非正规经济的概念界定

第三节 非正规经济的形成机理

第四节 非正规经济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

第三章 非正规经济SAM表的基本框架

节 SAM表的概念与框架

第二节 编制非正规经济SAM表的必要性

第三节 非正规经济SAM表的编制实践

第四节 非正规经济SAM表的框架设计

第四章 中国非正规经济SAM表的编制方法

节 中国资金流量表与投入产出表的调整方法

第二节 中国宏观SAM表的编制方法

第三节 中国非正规经济SAM表的账户框架

第四节 中国非正规经济SAM表的编制方法设计

第五章 中国非正规经济SAM表的实际编制

节 中国资金流量表调整与投入产出表预测

第二节 中国宏观SAM表的编制

第三节 中国非正规经济规模及行业分布测算

第四节 中国非正规经济SAM表的模块化编制

第六章 中国非正规经济的关联效应研究

节 问题提出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非正规经济的关联特征分析

第四节 分行业非正规经济关联效应的静态分解

第五节 分行业非正规经济关联效应的动态分解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非正规经济的产出效应研究

节 引言

第二节 模型设计

第三节 需求视角下非正规经济的产出效应分析

第四节 供给视角下非正规经济的产出效应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中国非正规经济的就业效应研究

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非正规经济的直接就业效应分析

第四节 非正规经济的间接就业效应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中国非正规经济的收入效应研究

节 引言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非正规经济对居民收入的乘数效应分析

第四节 非正规经济对居民收入的传导路径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