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低畦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生长与水氮吸收利用规律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高低畦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生长与水氮吸收利用规律研究

正版书籍,支持开票如有疑问请咨询客服

39 全新

库存5件

江苏无锡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司转运 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09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文轩6.27

上书时间2024-06-2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司转运 著
  • 出版社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2-09
  • 版次 1
  • ISBN 9787511658920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67页
  • 字数 180.00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华北平原目前存在多种冬小麦栽培方式,如常规畦作、垄作、高低畦作等。常规畦作在华北平原普遍推广,但畦作随麦田群体密度增大,容易导致植株中下部通风、透光不良,不利于群体光合作用和小麦抗逆能力的提高。同时,该方式灌水时水流推进阻力大,从而导致灌水效率低和灌水均匀度差。垄作栽培在该地区也有很大面积推广,垄作水流推进速度加快,有效提高灌溉效率和灌溉均匀度。针对常规畦作和垄作开展了很多研究。高低畦作作为一种新的栽培方式,已经在产量方面展现出明显的优势。但高低畦栽培方式下土壤的水氮分布规律、小麦群体发育动态、耗水规律以及水氮利用效率尚不清晰。冬小麦高低畦栽培模式能否成为黄淮海地区实现高产高效农业的理想方式?还需要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针对三种栽培方式开展系统的研究,探索适宜于华北平原的高产高效的栽培方式及节水灌溉方案。

 


【作者简介】

司转运,男,1989年5月出生,博士,助理研究员。2020年12月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8-2019年澳大利亚CSIRO联合培养博士生。2021年1月至今一直在中国农科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工作,研究方向为作物高校用水理论与技术。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小麦高低畦栽培方式研发与推广

 第三节 不同栽培方式研究现状

 第四节 存在的问题与研究需求

 第五节 研究内容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试验区概况

 第二节 试验设计

 第三节 观测项目及观测方法

第三章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下土壤水分和氮素分布状况

 第一节 不同栽培方式下水流推进状况与灌水质量评价

 第二节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下麦田土壤水分状况

 第三节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下麦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分布状况

 第四节 讨论

第四章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对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第一节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二节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对冬小麦产量及其组成的影响

 第三节 产量与生长指标及产量组成的相关分析

 第四节 讨论

第五章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下冬小麦水氮吸收及利用状况

 第一节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下冬小麦水分利用状况

 第二节 不同栽培方式和灌溉水平下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

 第三节 讨论

第六章 不同栽培方式下各类水源8D和8180分布特征

 第一节 降雨水体的氢氧同位素关系

 第二节 土壤水体的氢氧同位素特征

 第三节 茎秆水体氢氧同位素特征

 第四节 讨论

第七章 不同栽培方式下冬小麦水分来源

 第一节 几何图像法小麦根系吸水深度分析

 第二节 冬小麦吸水来源及其贡献比例

 第三节 讨论

第八章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