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雕版印刷 米芾行书《李太师帖》
  • 雕版印刷 米芾行书《李太师帖》
  • 雕版印刷 米芾行书《李太师帖》
  • 雕版印刷 米芾行书《李太师帖》
  • 雕版印刷 米芾行书《李太师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雕版印刷 米芾行书《李太师帖》

288 九五品

库存9件

江苏扬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题名镜片

年代建国后 (1949至今)

类别水墨(黑白)

材质纸本

装裱形式托片

尺寸35 × 30 cm

上书时间2015-12-1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仿旧精裱,锦合盛装
商品描述
宋代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变法大家米芾先生,一生酷爱书法,且以石自洁,人称石痴。他的行书功底得益于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风骨更近似王献之,生前因痴迷王氏父子书风,且广览(摹)古代众家遗迹真稿,以至于写谁象谁,当时人们购买的不少王氏父子书法真迹及其它高手书法真迹皆出自米芾的手写,人们也就戏称他的书法为古人字,为此,米芾干脆将自己的书法称为“集古字”。其实,到了米芾晚年,他的书风大变,在厚重古风的锤炼下,他硬是刷出了“严于法度,潇散奔放;如风樯阵马,沉着痛快”的自体书法。
      《李太师帖》为米芾存世真迹中直追王氏书风的三精品(《叔晦帖》、《李太师帖》、《张季明帖》)之一,此行书较唐人的狂放有所收敛,用笔迅疾而劲健,尽兴尽势尽力且险而不怪,奇正相生,一气呵成。同王献之的一笔书《中秋帖》有异曲同工之美,只不过,米芾的意连更胜王献之一筹。此帖写道:“ 李太师收晋贤十四帖。武帝、王戎书若篆籀,谢安格在子敬上,真宜批帖尾也。”
       希古斋江畔草亦醉心于米芾行书,苦于米氏书法的难以捉摸且变化无痕,下笔不好跟随,犹如颜回感叹跟不上孔子时发出的心声:“ 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看着高仿真印刷的米氏行书,墨黑而发亮,字清而逼真,却无法看出书法的力度与运行轨迹,也不能让自己提神醒脑,更不能触动心中的灵犀。联想到米芾常常亲自操刀,将自己的作品刻成石碑。于是,大胆的想到了创新,是否可以运用身边的雕版来再现米芾法书的真迹呢?在编辑书法法帖书本时,不经意间看到了《李太师帖》,欣然运作起来。采用唐人冯承素的双钩填法,以二次创作的心情同米芾亲密的接触。经过用心而细致的摹勒,完成了刻前样稿,交由扬州雕刻匠手广陵散人镂镌,形成了今天的姣小雕版作品《李太师帖》,望爱米懂米的天下(网上)知音能够喜.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仿旧精裱,锦合盛装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