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纪
  • 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纪
  • 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纪
  • 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纪
  • 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纪
  • 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纪
  • 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纪
  • 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纪
  • 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纪
  • 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纪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风过华西坝:战时教会五大学纪

28 6.2折 45 九品

仅1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岱峻 著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4

书市声楼

九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岱峻 著
  •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5
  • 版次 1
  • ISBN 9787539951843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41页
  • 字数 51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民国文人称华西坝为“坝上”,就像称上海为“海上”、“沪上”,管杭州叫“湖上”。
  以“坝上”指代成都,既亲切又有一种文人“范儿”。
  抗战之时,华西坝汇合了中国最好的五所基督教教会大学,其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并不逊于在昆明的西南联大。“坝上”已然中国文化的重要地标。
  毕业于金陵大学的宋子文说过:“了解教会大学在中国现代化事业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的人太少了,金陵大学应属这些最前列的学校之一。”这样的评价同样适用于其他教会大学。
  1947年出任北大校长的胡适感叹道:“假如国立大学不努力,在学术上没有成就,很可能是几个教会大学取而代之。”胡适的紧迫感,也反证了坝上五大学厥功甚伟。
  蒋经国曾忆及1941年4月29日坝上之见闻:“我们看到华西坝的建筑和管理,心里感到非常难过。华西坝是外国人经营的,那里非常清洁整齐。我们参观了华西大学,再反过来看一看成都,好像是隔了两个世纪。在成都街上有所谓乌市虫市,那里买鸟的,提鸟笼的,都是些无业的青年。……”
【作者简介】
  岱峻,本名陈代俊,原籍四川资阳,现定居成都。1982年毕业于重庆师大中文系,执业媒体,业余从事文学创作,曾获金国及四川省多项文学奖。上世纪90年代转入民国学术史及学人研究,著有《发现李庄》《消失的学术城》《李济传》《民国衣冠》《风过华西坝》等。
【目录】
自序

第一章潮涌坝上
一、从教会到私立
二、战争来了
三、迁川路上
四、游子春衫
五、五大校长
六、联合办学

第二章天堂的歌哭
一、残缺的天空
二、安土敦仁
三、躲警报
四、锻炼体魄
五、金声玉振

第三章我们年轻时,一个五月
一、探秘“紫禁官”
二、有情人或成眷属
三、蔡文娜:姨太太与新女性
四、熊佛西与朱君允、叶子

第四章血在沸,心在烧
一、五大学战时服务团
二、教育抗战
三、成都的“一二·九”运动
四、文幼章与民主之家
五、青年从军运动
六、特殊学生
七、大潮有回澜

第五章燕大新闻:亚洲第一大系
一、地方传媒与舆情
一、燕大新闻系与大公报
三、成都办学
四、未来的新闻栋材

第六章东海西海心同理同
一、倾斜的十字架
二、外籍教职员
三、罗忠恕与东西文化学社
四、国际学术论坛

第七章洋学堂的中国
一、织进西洋壁毯的神州山水
二、齐鲁国学研究所
1.顾颉刚接掌齐鲁国学所
2.赖家园子
3.瑜亮之憾
4.代理主任钱穆
5.曲终人散余音不绝
三、燕京大学“四大名旦”
1.萧公权:夫子、才子、君子
2.李方桂:语学宗师昆筵笛客
3.陈寅恪:四海无人对夕阳
4.吴宓:道高犹许后生闻
四、金大的图书馆学与诗学
1.版本目录学家李小缘
2.沈祖棻:当代李清照

第八章人类学社会学的华西时代
第九章农业大国的金字招牌
第十章战时中国的医学圣殿
第十一章象牙罐,紫檀盖,里面坐了棵小白菜
第十二章永远的华西坝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