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
  •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
  •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

120 九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尚德 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1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尚德 著
  •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2
  • 版次 1
  • ISBN 9787509705995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515页
  • 字数 559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文明
【内容简介】
《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总结了一个世纪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的理论成果,20世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传播、运用、发展最辉煌的时期。全书共分上、下两编。上编是从总体上把握20世纪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状况,揭示了苏联哲学的称谓、分期、特点等一般性问题,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俄国的传播及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家哲学地位在苏联的确立。下编是对20世纪苏联马克思主义社会哲学、经济哲学、科学哲学、语言哲学、人的哲学等部门哲学的理论论证,书中对这些学科作了全面而具体的研究。
【作者简介】
李尚德,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内蒙古大学兼职教授。1981年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留校工作至今。1985年受国家教委派遣,赴苏联国立莫斯科大学留学,学成回国后,专门从事“俄罗斯哲学”、“苏联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及“俄罗斯问题”研究。近20年来,围绕研究方向,共出版了专著4部,译著1部,合作专著3部,发表论文、译文60多篇。从1984年起,从事党务工作。曾任中山大学党委常委、中共中山大学保密委员会主任、党委办公室主任、党委宣传部部长等职。在职期间,主编并撰写党务管理研究专著5部,发表论文10篇。
人生信条是“不尚空谈”。
【目录】
序为《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而作符·费·吉托夫1
第一编20世纪苏联马克思主义哲学导论
绪论3
一、苏联哲学概说4
二、苏联哲学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24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东渐俄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历程27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东渐俄国的历史前提28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的起步37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的深入54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的早期实现66
第五节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的突出贡献74
第六节列宁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的科学形态83
第七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俄国化的继续推进-斯大林哲学评价92

第二章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国家哲学地位的确立113
第一节与宗教唯心主义的斗争113
第二节辩证法派和机械论者的论战118
第三节批判德波林学派123

第三章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的形成127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128
第二节普列汉诺夫、布哈林的第一步136
第三节20世纪20年代哲学论战的推动141
第四节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文本的最终完成145

第四章苏联哲学发展的三次大反思148
第一节1947年关于亚历山大洛夫《西欧哲学史》的讨论会148
第二节苏共20大前后哲学界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批判161
第三节1987年“哲学与生活”讨论会171

第二编20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苏联的发展-若干部门哲学研究
第五章社会哲学189
第一节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哲学理论189
第二节研究阶段及学科分化191
第三节基本理论研究197
第四节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辩证法215
第五节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再认识240
第六节社会主义社会改革的哲学思考248

第六章科学哲学270
第一节世界科学哲学领域的异军凸现271
第二节科学哲学的兴起275
第三节苏联科学哲学的问题域292

第七章经济哲学311
第一节苏联经济哲学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312
第二节苏联经济哲学思想的奠基者313
第三节早期批判性的经济哲学思想315
第四节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326
第五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矛盾分析341
第六节经济哲学的方法论原则355

第八章语言哲学368
第一节苏联语言哲学的马克思主义属性370
第二节“超语言学”-巴赫金语言哲学的实质375
第三节“对话主义”-巴赫金语言哲学的核心391
第四节巴赫金语言哲学的人文科学认识论399
第五节苏联语言哲学流派的对话406

第九章人的哲学415
第一节苏联人的哲学研究概况415
第二节人学研究的运思基点424
第三节人学研究的运思范式445
第四节人学研究主题454
第五节建立统一的人的科学480
第六节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学研究的贡献493

第十章苏联解体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命运497
第一节当代俄罗斯马克思主义研究497
第二节俄罗斯哲学新建500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形态508
后记514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