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宪政论丛:法治国家架构下的行政紧急权力
  • 宪政论丛:法治国家架构下的行政紧急权力
  • 宪政论丛:法治国家架构下的行政紧急权力
  • 宪政论丛:法治国家架构下的行政紧急权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宪政论丛:法治国家架构下的行政紧急权力

15 4.7折 32 八五品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戚建刚 著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5-17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戚建刚 著
  •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1
  • 版次 1
  • ISBN 9787301133743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7页
  • 字数 310千字
【内容简介】
《宪政论丛:法治国家架构下的行政紧急权力》立足于转型期我国社会突发事件呈现出覆盖面广危害严重、发生频率高、种类复杂和国际化趋势加强等特点,提出应对突发事件需要研究法治国家架构下的行政紧急权力的观点。《宪政论丛:法治国家架构下的行政紧急权力》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紧急权力的体制,指出了当代我国行政紧急权力体制的缺陷,阐述了重构我国行政紧急权力体制需要遵循的原则。《宪政论丛:法治国家架构下的行政紧急权力》论述了确立行政紧急权力运作原则的标准及具体的内容,从国家监督机制和国际组织监督机制两方面分析了如何监督行政紧急权力,并且以我国起草突发事件应对法过程中所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出发点,选择世界上紧急状态制度比较发达的六个国家的紧急状态法典的同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并从目标模式、法体模式和制度模式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基本内容。
【作者简介】
戚建刚,男,浙江省杭州市人,现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1999年获浙江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学位;2001年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学位;2005年获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行政应急法制、紧急状态、突发事件的管理。先后师从我国著名行政法学家姜明安教授、于安教授等。2001年获香港法律教育基金会资助,到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习。担任《法商研究》兼职编辑,湖北省行政法学研究会理事,湖北省地方立法研究中心理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事务部成员。湖北省法学会会员。出版《权力制约机制及其法制化研究》等著作;主编《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理论评述》,并参编其他教材多部;主持北京市社科基金项目、全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并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与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等多个省部级科研项目的研究;参与《突发事件应对法》、《湖北省反窃电条例》、《湖北省行政执法责任制条例》等多部法律规范的起草与论证工作;已经在《中国法学》、《欧洲研究》、《美国研究》、《中外法学》、《法学家》、《法律科学》、《法学》、《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商研究》、《现代法学》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所发表的文章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等多次转摘。2005年被评为“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2007年被评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首届“南湖杰出青年学者”。学术论文曾获中国法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湖北省法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项。
【目录】
导论
第一节为什么要研究国家紧急权力
第二节为什么要研究行政紧急权力
第三节为什么要研究法治国家架构下的行政紧急权力
第四节本书的理论意义
第五节本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结构
第一章行政紧急权力释义
第一节行政紧急权力的构成要素
第二节行政紧急权力的分类
第三节行政紧急权力运作的基本特点

第二章行政紧急权力的体制
第一节西方主要国家紧急权体制之演进
第二节我国紧急权力体制之历史与发展
第三节我国当代行政紧急权力体制之建构

第三章行政紧急权力运作的原则
第一节原则的确立标准
第二节原则的具体内容

第四章行政紧急权力的监督机制
第一节国家监督机制
第二节对国家监督机制的评价
第三节国际组织监督机制

第五章行政紧急权力的法制化
第一节六国紧急状态法典比较研究
第二节我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立法模式
第三节《突发事件应对法》若干问题评析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