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公开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人民公开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人民公开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人民公开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人民公开课(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品好无勾画

8.8 2.0折 45 九品

仅1件

浙江杭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名家领读经典课题组 著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

上书时间2024-04-21

汪斋书局

九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名家领读经典课题组 著
  •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8-01
  • 版次 1
  • ISBN 9787213084539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内容简介】

    本书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示精神为指导,以总结经验、面向未来、为中国探索长治久安之道为主题,以中国传统治理的历史经验、中国革命的遗产、新中国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总任务为视角,李零、金一南、胡鞍钢、潘维、韩毓海、李稻葵、温铁军、张文木、邓小南、杜晓勤、李玲、张宇、卢周来13位享誉国内外的名师大家,聚焦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回答了“什么是传统”、“什么是我们几千年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什么是革命”、“中国革命的遗产是什么”、“什么是我们建设与改革的基本经验”、“为什么新中国发展的前后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什么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要啃的‘硬骨头’”,权*解读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和中国文化,深刻阐述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具有强烈的说服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本书提出的一系列创新观点,诸如“历代治理之得失”、“从‘东亚病夫’到民族复兴”、“危机治理的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与中国共产党的‘四个三十年’”等,在党政干部、青年大学生及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这是在北京市委教工委组织的“名家领读经典: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开课成果结晶,是一门系统了解中国国情、准确把握中国道路选择的入门必修课,是一部生动鲜活的思政课创新读物。

 


【作者简介】

   为落实中央指示精神,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结束不久,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诚挚邀请在京部分著名专家学者,一起走上讲台,共同为北京市八所高校的同学们讲述中国传统治理的经验、中国革命的遗产、新中国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总任务,讲述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北京市“名家领读经典:中国共产党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市级公开课由此而诞生。

 

    参加授课的学者专家有:北京大学李零、邓小南、潘维、李玲、杜晓勤、吴小安、韩毓海教授,清华大学胡鞍钢、李稻葵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张宇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金一南、卢周来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张文木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平研究员,中央社会主义学院谢茂松教授等。

 


【目录】

第一篇         历史经验

 

什么是传统?

 

什么是我们几千年来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

 

002 我劝天公重抖擞/李零

 

中国传统的最大特点是国家大一统,宗教多元化,世俗性强。中国文化的最大优点是不立教,不传教,人文精神强。

 

017 历代治理之得失/韩毓海

 

我们的道路,不是西方道路的重复。我们的时代,也不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时代。我们的道路,是1840 年以来,特别是1921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率领下,中国人民走出的前无古人的道路。

 

048 统一与分裂/ 杜晓勤

 

晚唐的永贞革新是在分裂格局下寻求统一的历史运动。重读唐人《封建论》,对当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073 因循与创新/ 邓小南

 

宋代是承前启后的时代,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关键转折点。特殊的立国环境,迫使宋代内政选择因循求稳的政策。因此,在“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祖宗之法下,国家治理如何处理好因循与创新、效率与制衡的关系,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第二篇         革命遗产

 

什么是革命?

 

中国革命的伟大遗产是什么?

 

094 从“东亚病夫”到民族复兴/ 金一南

 

20世纪初,孙中山讲,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20世纪50 年代,西方讲,新中国已成为全世界组织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仅仅半个世纪,天翻地覆,由一盘散沙变成全世界组织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这是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做出的重大贡献。

 

122 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世界体系治理/ 张文木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中国人民在解决近现代世界问题的实践中,提供给世界治理的中国思路和中国方案。因此,要理解毛泽东思想,不仅要认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基本线索,更要认识中国历史,尤其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历史及其文化演进的特点与脉络。

 

 

 

 

 

第三篇         建设与改革

 

什么是我们建设与改革的基本经验?

 

为什么中国发展的前后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

 

150 危机治理的中国经验/ 温铁军

 

我不是左派,更不是右派,我是实事求是派,中国道路派。给我们的前人扣帽子,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

 

175 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胡鞍钢

 

我用“毛泽东标准”和“邓小平标准”,而不是西方标准来评估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之成败,我认为这两个标准是有效的,也是普适的。

 

189 中国道路与中国共产党的“四个三十年” /潘维

 

如同中国共产党以往的三个时期,道路必定曲折,挫折必定不断,在困难时动摇、离去,甚至背叛到我党敌对阵营的也必定还会大有人在。但党的前途是光明的,中国的前途是光明的,中华民族不会倒在复兴的门槛边上。

 

 

 

 

 

第四篇  全面深化改革

 

什么是全面深化改革要啃的“硬骨头”?

 

我们的措施和方法是什么?

 

214 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观/ 卢周来

 

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体现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了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

 

237 学好用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张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价值体现在哪里?归结到一点就是,它直面人类经济发展和制度变迁中的根本性难题,努力探索把那些看似相互对立的因素有机结合在一起。

 

271 中国的医疗改革/李玲

 

探索人类以健康和幸福为目标的新型发展模式,集成中国政治制度优势、文化优势、人口规模优势加上信息化和智能化,给全体国民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用健康梦托起中国梦。

 

293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大势/ 李稻葵

 

总结起来三句话:第一,经济结构已经向好,要珍惜,要呵护。第二,长期增长潜力高。第三,短期增速下滑有明显周期因素。再经过一两年,中国经济增速不但会上去,而且质量会更健康。

 

 

 

319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