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学概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史学概论

18 5.1折 35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东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白寿彝 编

出版社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2012-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2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正版,无塑封,不退换。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白寿彝 编
  •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出版时间 2012-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5729384
  • 定价 3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0页
  • 字数 25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史学概论》的编写提纲草稿,是1981年11月5日提出来的。经过讨论,同年11月18日进行修改。今年1月28日又进行了第二次修改。现在这《史学概论》,就是在第三稿提纲的基础上进行工作的。《史学概论》在编写过程中,变动也很大。有的章节,改写了二次或三次。现在要定稿了,从全书来看,各章节的写作水平并不一致。
【作者简介】
白寿彝(1909-2000年)中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杰出的民族理论工作者。回族,河南开封人,早年就读于中州大学、文治大学和燕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生。曾为云南大学、重庆中央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49年,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代表,并在天安门城楼上,亲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此后,为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并与侯外庐等筹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二所并兼任研究员;同郭沫若、范文澜等创办了新中国史学会;创办了《光明日报》的《历史教学》半月刊,与刘大年等发起创办了《历史研究》杂志;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怀下,主持了《二十四史》的点校工作。
改革开放后,任北京师范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创办了史学研究所、古籍研究所,任所长;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古籍整理规划小组成员、国家教委全国高校古籍整理与研究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史学会会长等。国家教育部称他“年高德劭,学识渊博,教书育人,誉满学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赞他“为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史学会认为他“学术的追求,是创新的意识,批判继承祖国文学遗产,成自得之学;学术求索的理念,是通古今之变,关注祖国历史的兴衰,思考民族的未来。”
他的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史学概论》、《史学论集》、《中国史学史》、《中国交通史》、《中国通史纲要》、《民族宗教论集》、《回族人物志》、《中国回族史》等,由他总主编的《中国通史》12卷22册全部出版,江泽民总书记亲笔致信祝贺,对《中国通史》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通史》的出版,是我国史学界的一大喜事,一定会有益于推动全党全社会进一步学习历史的浓厚风气。
【目录】
第一章叙论
第一节历史、史料、史学门
历史
史料
史学
第二节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
历史遗产和史学遗产
如何对待史学遗产
史学工作的继承和创新
第三节本书的编写大意
史学概论的任务
本书论述的几个方面
回顾与前瞻

第二章历史观
第一节社会生活和历史观点
群众生活中的历史观点
历史观点的时代性和阶级性
第二节历史观所涉及的主要问题
历史的运动问题
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因素问题
第三节学习唯物史观,推进史学工作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历史上的巨大贡献
产生唯物史观的历史条件

第三章历史文献
第一节中国历史文献的繁富
史书编写的日盛
历史档案的积存
历史文献之包罗繁富
第二节中国历史文献学上的成就
文献目录学
版本和校勘
辑佚和辨伪
注解和考证
第三节历史文献在史学工作中的地位
历史文献在史学工作中的重要性
历史文献之发挥作用
历史文献工作和理论指导

第四章史书的编著
第一节史书的体裁
中国史书的主要体裁
中国史书的其他重要体裁
不同体裁的互相补充和综合
史书的内容和形式
第二节史书的编和著
区别编、著及其重要意义
长编和考异
直笔的优良传统
……
第五章史书的体例
第六章历史文学
第七章史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八章近代史学
第九章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第十章当前的主要任务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正版,无塑封,不退换。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