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民事诉讼规则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英国民事诉讼规则

90 九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昕 译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1-0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2柜2-1

上书时间2024-05-25

原味书香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徐昕 译
  •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1-01
  • 版次 1
  • ISBN 9787800837531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976页
  • 字数 786千字
  • 丛书 民商法典译丛书
【内容简介】
一直有这样的说法,英国人保守、传统。从近百年英国关于法官、出庭律师的假发之争似乎就可以找到例证。但最近翻阅了徐听送来的《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文译稿,这种印象一下就谈
化了许多。英国过去大概是抵制诉讼规范法典化最强烈的国家。在进入十九世纪后,大陆法系国家纷纷相继制定民事诉讼法,即使同一法系的美国也制定了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1848年)。而英国却始终固守非法典化的传统。但就在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前,英国推出了成文法典——《英国民事诉讼规则》。在这一部法典(包括“诉讼指引”)中,集中反映了英国在民事诉讼制度方面的全部改革成果。在提高诉讼效率、减少诉讼成本、简化诉讼程序、强化法官对诉讼的管理方面。英国民事诉讼改革有了历史性跨越。
民事诉讼的改革可以说是全球性的,70年代德国、美国的民事诉讼制度改革,80年代以来的日本司法改革(包括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都反映了本国社会对司法制度改革的态势。发展中的社会与既存本国诉讼制度的非一致性,形成了改革的“势差”。社会发展是改革的基本动力,只有改革才能使一种制度安排能适应
社会发展需要。
人们总是期望制度改革能够取得预期的理想结果,而要实现这一点,观察他人的改革实践过程,借鉴其改革的成果是必要的,即古人云,它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文化和经济的强势,在我国民事诉讼法学界,美国、日本的诉讼制度和理论介绍的比较多一些,学界对美国、日本的诉讼制度和理论也比较熟悉,而对其他国家的诉讼制度了解较少。例如,一些在诉讼制度史上十分重要的国家,意大利、奥地利、英国等等。英国是一个诉讼制度十分发达的国家,但国内对英国民事诉讼知之甚少,我最早看到的关于英国民事诉讼制度的中文译本,还是1985年我的师弟们翻译的一本《英国民事诉讼》,当时只是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所作翻译的练习,作为内部参考资料也没有公开出版。多年来英国民事诉讼似乎已经被遗忘了。但它是不应当被遗忘和不被关注的,作为现英美法系民事诉讼的源头,英国民事诉讼制度对整个英美法系的民事诉讼体制建构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英国民事诉讼法典以及法典化过程、指导思想、各种具体制度的重构和修正对我国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徐听翻译的这部《英国民事诉讼规则》无疑是我们直接解读英国民事诉讼制度的文本,尤其是该书中的“诉讼指引”部分能够使我们更详细地了解英国民事诉讼制度基本结构。所以,当徐听告诉我他正在翻译此法典时,我就有一种特别想读的渴望。还只是初稿时,我便急切地读了起来。
徐听原在我的母校——西南政法大学攻读民事诉讼法专业硕土学位。毕业后虽然到了金融机构从事法律实务工作,但仍未放弃专业知识的学习,同时亦笔耕不止。该书出版之前,他就已经出版了另一本译著——《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讼》(法律出版社,2000年7月出版)。他给我的印象是精力充沛、勤于思考,不时“冒出”一些新的想法和观点。徐听今年考进了清华大学法学院,成为我的博土研究生。一进校,他送给我的厚礼就是这部80余万字的《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文译本,这也是给民事诉讼法学界最好的“礼物”。我也曾经翻译过著作和法典,深知翻译的个中滋味,翻译是一项非常艰辛的劳作,尤其是法典的翻译更是如此。这部译著无疑是徐听汗水与心血的结晶。诚然,在这部译著中个别之处也许尚未达至“信、达、雅”的境界,作为非外语专业的人这一点也是难免的,但我相信徐听定能够在今后译作中更上一层楼。
【作者简介】
徐昕,清华大学法学院民事诉讼法博士研究生,律师,经济师自1992年起先后在《清华法律评论》、《证据法论坛》、《比较民事诉讼法》、《北大法律周刊》、《经济研究参考》、《当代经济科学》等报刊上发表法学、经济学论(译)文40余篇,多篇论文获奖,论文和著作150余万字。主要著译有:《当事人基本程序保障权与未来的民事诉论》、《外国证据法选择》、《证券法学》、《金融犯罪与防治》、《英国民事诉论规划》等。
【目录】
清华大学法学院张卫平
2000年秋于清华园明理楼
司法大臣致词
英国民事诉讼规则
第1章基本目标
第2章本规则的适用和解释
第3章法院的案件管理权力
第4章文书格
第5章法院文书
第6章文书的送达
第7章如何提起诉讼——诉状格式
第8章可选择诉讼程序
第9章对诉状明细的回复
第10章送达认收书
第U章管辖权异议
第12章缺席判决
第13章撤销或变更缺席判决
第14章自认
第15章答辩和再答辩
第16章案情声明
第17章对案情声明的修正
第18章进一步信息
第19章当事人的追加和更换
第20章反诉和其他追加之诉
第2l章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
第22章事实声明
第23章申请法院命令的一般规则
第24章简易判决
第25章临时性救济
第26章案件管理——初期阶段
第27章小额索赔审理制
第28章快捷审理制
第29章多轨审理制
第30章案件移送
第31章书证的开示和查阅
第32章证据
第33章有关证据的其他规则
第34章笔录证言与证人出庭作证
第35章专家证人和技术陪审员
第36章和解要约以及向法院付款
第37章关于向法院付款的其他规定
第38章撤诉
第39章关于审理程序的其他规定
第40章判决和命令
第41章临时性赔偿
第42章律师的更换
第43章诉讼费用规则的适用范围和术语界定
第44章有关诉讼费用的一般规则
第45章固定诉讼费用
第46章快捷审理制的开庭审理费用
第47章诉讼费用详细评定程序以及有关拖欠的规定
第48章诉讼费用——特殊情形
第49章专门案件目录
第50章附表的适用
第51章过渡性安排
第52章上诉
第53章名誉权诉讼
第54章司法审查
……
诉讼指引
术语表
附表一:《最高法院规则》(目录)
附表二:《郡法院规则》(目录)
诉前议定书(日录)
文书格式(略)
索引(略)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