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读书,看看片,聊聊天
  • 读读书,看看片,聊聊天
  • 读读书,看看片,聊聊天
  • 读读书,看看片,聊聊天
  • 读读书,看看片,聊聊天
  • 读读书,看看片,聊聊天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读读书,看看片,聊聊天

199 九品

仅1件

安徽亳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保平 著

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0362

上书时间2024-06-27

求友书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保平 著
  •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7-08
  • 版次 1
  • ISBN 9787532162376
  • 定价 4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74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这部散文集收入作者多年来的散文创作,内容多样,包括书评、影评、剧评、时评,访谈等等。共一百余篇。既有篇幅凝练的短文、短评,也有长篇的深度文化访谈与行业趋势分析。体现了作者对社会文化各方面的积极关注与独立思考。

【作者简介】
陈保平,1953年12月17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建德,初中毕业后赴江西乐安县湖坪公社插队。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后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进入上海《青年报》社工作,历任记者、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获全国、上海各类新闻奖十余个。1994年任上海三联书店总编辑,总经理,沪港三联书店副董事长,兼任《书城》杂志主编、韬奋纪念馆馆长。1999年任上海文艺出版社总社党委书记、副社长,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期间创办《上海壹周》、《外滩画报》,任主编、社长。2003年任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党委委员、社长助理。2004年任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副社长,兼任上海印刷集团董事长,兼任《新民晚报》社主持工作的党委副书记、副总编辑。2006年上海交大南洋EMBA毕业并获硕士学位。2008年任新民晚报社总编辑、党委副书记、新民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同年获上海长江韬奋奖,并当选市人大代表。著有杂文随笔选《文人心意》,《中国七问》(合著),《精神故乡》(合著)等。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12年10月17日起担任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社长。2014年任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驻会委员。现为上海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
【目录】

第一辑1980年代
3单纯的年代
6闲话《红楼梦》与《安娜•卡列尼娜》的结构
10《文明论概略》:以西洋文明为目标
14《日本新生代》:研究我们的新生代
19读《邓肯自传》札记
21《泰戈尔评传》:生命永恒之惊奇
27忘却耻辱
29给青年编一本有所得的书
34《父母听不到的故事》:倾听自白
38两个皇帝的竞争
40由《原野》迟放想到的……
42人,有时要得很少
第二辑1990年代
47压力与守望
50一匹马的幸福
52《情人》上演有感
54柴可夫斯基不在家
57悲欢之中看世界——读南妮的《一个梦撑一生》
59大马书展的开幕辞
61诗意还会醒来吗?
63故事以外的东西——认识赵屹鸥
65夜看佳作有感
67无声的表演——法兰克福书展印象
69“我在表演”
71《海子诗全编》:默默诵读为好
73明星出书
75网上读书人
77写于《书城》改版
78从亿万富翁捐书说起
80高先生论干净社会
82初识金庸
84《书城》杂志改版二三事
87桥的故事
88品味、互联网与真相
89难以释怀的教育
91尊重的差异
92书市感言
95俄罗斯民族的自尊与自省
——《西伯利亚的理发师》观后
98国际艺术拾遗
99平常的日子
第三辑2000年代
105新世纪的曙光
108《贞观盛事》的掌声
110定位•理念•品牌•运作——关于《艺术世界》
112关于经典
114压力与茫然
116严肃而深情的对话
——谈卓雅的大型画册《沈从文和他的湘西》
119制约中国艺术发展的是大环境
——21世纪的艺术与媒体研讨会纪要
120思想的灵气
122一位学者在中国乡村的焦点访谈
——读《黄河边的中国》一书的幕后
130关于“人生意义”的探讨
178请别停止祈愿
180一则招商广告
181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一点感想
183还原生活的能力
185“杯子已经洗干净了!”
——李碧华与她的《烟花三月》
188《出版大崩坏》:急速发展的危机意识
193听白先勇说昆曲
194美人与美人鱼的区别
196谁来做民间艺术的传承者
197与讲谈社社长共进晚餐
200关于“卑微的艺术”
201大玩家
203小小的幸福与快乐
204FLASH的意义
205女性与艺术
207与李教授的对话及EP3事件
209艺术本是心灵的
210“三城记”第二辑出版
212《清贫思想》:清而不贫
215嬉皮的孩子说话了
——《花粉屋》及其作者
217看历史留下了什么?
219天底下没有说不清的道理
220关于电影《鲁迅》的一点担忧
222从《剧院魅影》想到《赵氏孤儿》
225中国电影缺颗真实的“心”
227成功的N种解释
230不是拿王朔说事儿——沪上学者谈当代文化现象
238银行与穷人——向银行家推荐一本书
241一部值得城市官员看的电影
243“政治正确”与艺术规律
第四辑2010年代
247不确定的时候
249真相与救赎之道
252懂人心
254《阿里郎》
255假如莫言未获奖
256不老的上海——有感于《永远的尹雪艳》
260他留给上海的,不止是建筑
264曼德拉,您活在谁的心中?
266还是要讲点艺术规律
269有感于取消《大师》收视率考核
271静而致远,致瑰丽
——2011~2013上海图书奖评奖有感
276不朽的小糖人
278心有所得方落笔——读邵琦《书屋小记》
281逼近真实的追求,是无限的
286重的与轻的
288《霸王别姬》的亮点不是3D
290《鸟人》这一枪
292死亡与成长
294幸运的《梁祝》
296语塞
303从西藏到巴黎至山水
——写在周刚龙美术馆画展开幕前
307大家来写历史,留下城市文脉
311唯一寄托——《相似杨梅》序
314无形之珠的识与爱
——写在《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实施之时
319驾驭平淡的能力
321时间告诉你谁是大师
323从林家铺子满座说起
325学学张伯驹学学毛泽东
327今日几人识傅山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