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乡一体化中反贫困问题研究
  • 城乡一体化中反贫困问题研究
  • 城乡一体化中反贫困问题研究
  • 城乡一体化中反贫困问题研究
  • 城乡一体化中反贫困问题研究
  • 城乡一体化中反贫困问题研究
  • 城乡一体化中反贫困问题研究
  • 城乡一体化中反贫困问题研究
  • 城乡一体化中反贫困问题研究
  • 城乡一体化中反贫困问题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城乡一体化中反贫困问题研究

56 九品

仅1件

上海宝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三贵、张伟宾、杨浩、崔嵩 著;唐忠、张利庠 编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J2

上书时间2024-10-30

折戟沉沙章的书摊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汪三贵、张伟宾、杨浩、崔嵩 著;唐忠、张利庠 编
  •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4
  • 版次 1
  • ISBN 9787109216211
  • 定价 3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06页
  • 字数 3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神农书系
【内容简介】
  《城乡一体化中反贫困问题研究》对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新的贫困人群的贫困现状及其脆弱性做了基本的分析判断。以人口流动和城镇化带来的“新贫困人群”(留守人群、农民工和失地农民)为对象,从收入和就业、健康、社会融合、社会信任与脆弱性等多个维度分析了这些贫困群体的特征。对中国当前的贫困监测体系、社会福利体系和贫困干预政策进行总结,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新贫困人群的适用性,在借鉴已经实现城乡一体化国家的反贫困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未来的反贫困理论和政策选择。
【作者简介】
  汪三贵,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反贫困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世界银行等多个国际机构咨询专家。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出版学术专著9部,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荣获第四届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和国务院扶贫办首届“友成扶贫科研成果奖”。被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评为全国扶贫开发先进个人。
【目录】
《神农书系》总序
前言

第1章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回顾与评价
1.1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
1.1.1 概述
1.1.2 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
1.1.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变迁
1.2 社会保障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1.2.1 经济发展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覆盖规模
1.2.2 经济发展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的变化和发展
1.2.3 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2.4 社会保障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第2章 中国不同阶段的反贫困理论和政策实践
2.1 反贫困的相关基础理论
2.1.1 马尔萨斯的贫困理论
2.1.2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
2.1.3 传统农业改造理论
2.1.4 纳克斯的恶性循环贫困理论
2.1.5 人力资本理论
2.1.6 缪尔达尔的贫困理论
2.1.7 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2.1.8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2.2 我国农村扶贫历程与评价
2.2.1 我国农村扶贫历程
2.2.2 我国农村反贫困的主要成就
2.2.3 我国农村反贫困的局限性
2.3 我国城市反贫困历程
2.3.1 我国城市贫困的背景
2.3.2 我国城市反贫困政策的推行
2.3.3 我国城市反贫困的成就和局限

第3章 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贫困测量
3.1 贫困标准及其测量
3.1.1 贫困标准的理论思想
3.1.2 测量贫困标准的实践方法
3.2 从分割的贫困体系到统一的贫困标准
3.2.1 分割的贫困测量和监测体系
3.2.2 城乡贫困统一标准的测量及展望

第4章 对流动人口的基本判断
4.1 新贫困人群贫困问题日趋严重
4.1.1 农民工增长趋势
4.1.2 失地农民增长趋势
4.1.3 留守人群贫困规模
4.1.4 新贫困人群的规模
4.2 新贫困人群处于更广范围和更深层次的多维贫困,脆弱性问题更加突出
4.2.1 失地农民缺乏公共服务与社会保障,脆弱性突出
4.2.2 外出农民工就业生活现状与脆弱性
4.2.3 留守群体现状与脆弱性
4.3 新贫困人群难以持续获得公共支持
4.4 对流动人口(农民工)贫困的实证测量
4.4.1 流动人口的收入贫困
4.4.2 流动人口的多维贫困

第5章 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与农村老年贫困问题
5.1 人口老龄化、人口结构变动与城乡差异
5.1.1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
5.1.2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
5.1.3 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更加突出
5.2 农村老年贫困问题
5.2.1 概念界定
5.2.2 人口老龄化与城乡老年贫困
5.2.3 农村老年人总体情况
5.2.4 人口流动对农村老年人支持的影响
5.2.5 贫困监测体系对农村老年人尤其是留守老人的遗漏
5.3 农村老年贫困: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流动的影响
5.3.1 研究基本假设
5.3.2 实证模型、数据及方法
5.3.3 贫困衡量与数据处理
5.3.4 计量结果
5.4 总结与建议
5.4.1 基本结论
5.4.2 讨论与建议

第6章 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健康的影响
6.1 我国留守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状况
6.1.1 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评价指标与方法
6.1.2 数据来源
6.1.3 留守儿童
6.1.4 留守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状况
6.2 父母外出对儿童营养与健康的影响
6.2.1 倾向匹配得分方法(PSM)
6.2.2 PSM实证结果及检验
6.2.3 不同父母外出状态对平均处理效应的影响
6.3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7章 贫困人口的脆弱性和流动性
7.1 贫困脆弱性
7.1.1 贫困脆弱性的起源
7.1.2 社会学科视角下的贫困脆弱性
7.2 贫困脆弱性测量
7.2.1 经济学对贫困脆弱性的定义
7.2.2 贫困脆弱性测量的三种方法比较
7.2.3 贫困脆弱性的分解
7.3 贫困脆弱性的实证分析
7.3.1 贫困脆弱性计量模型
7.3.2 脆弱性评估
7.4 贫困流动性研究
7.4.1 贫困流动一代际传递
7.4.2 人口流动与脱贫
7.5 贫困脆弱性与流动性下的扶贫
7.5.1 贫困脆弱性视角下提高农户风险应对能力
7.5.2 贫困人口流动性视角下关注贫困瞄准困难

第8章 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的国际经验借鉴
8.1 建立针对新贫困群体的贫困监测体系和灵活适用的贫困标准
8.2 建立覆盖全面的社会安全网以降低脆弱性的冲击
8.3 以就业支持为核心提高新贫困人群参与市场的机会和能力
8.4 积极与国际非政府组织开展反贫困合作
8.5 国外反贫困经验的适用性分析
8.5.1 借鉴全面覆盖的法制化扶贫体系建设经验
8.5.2 关注发展中国家反贫困之路避免贫民窟陷阱

第9章 中国农村扶贫治理变迁与战略调整
9.1 政府、市场与社会的历史角色
9.1.1 政府主导的扶贫议程
9.1.2 市场的工具性作用
9.1.3 社会力量的参与
9.2 扶贫项目的治理逻辑
9.2.1 从贫困地区到贫困人群:瞄准机制的变迁
9.2.2 扶贫执行主体:赋权和参与的发展诉求
9.2.3 扶贫项目的可持续管理
9.3 农村扶贫治理面临的挑战
9.3.1 经济社会环境的变化
9.3.2 贫困的测量与瞄准
9.3.3 扶贫项目和扶贫政策的效率
9.4 可持续治理农村贫困的政策框架
9.4.1 创造有利于贫困人群的益贫式增长的经济环境
9.4.2 采用更加灵活和实用的贫困标准
9.4.3 减低贫困人群应对气候环境冲击的脆弱性
9.4.4 建立城乡统筹的扶贫瞄准和监测机制
9.4.5 提高扶贫资金和项目的效率,改善扶贫机制
9.4.6 瞄准特殊类型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第10章 中国一体化的扶贫体制保障
10.1 一体化扶贫与公共服务
10.2 一体化扶贫下的公共服务体系整合
10.3 构建有利于一体化扶贫的户籍制度
10.3.1 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
10.3.2 打破扶贫的户籍障碍——从选择到普惠的改革
10.4 城乡教育一体化
10.4.1 城乡二元教育体系
10.4.2 城乡教育一体化
10.5 从碎片化到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10.5.1 城乡二元社会保障体系
10.5.2 城乡社会保障体制的整合
10.6 完善一体化扶贫的金融体系
10.7 从金融排斥到金融接纳
10.8 农民工创业的金融支持
10.9 失地农民与金融服务创新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