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识、技术与精细社会
  • 知识、技术与精细社会
  • 知识、技术与精细社会
  • 知识、技术与精细社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知识、技术与精细社会

3 六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司汉武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311

上书时间2024-11-16

娟子书店

七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六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司汉武 著
  •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4-12
  • 版次 1
  • ISBN 9787516152348
  • 定价 45.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58页
  • 字数 377千字
【内容简介】
  《知识、技术与精细社会》为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社会技术容量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项目号:10JYA840036)的以及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同名后期资助项目(项目号:13HQ017)的最终成果,力图借助精细社会这一发展社会学新概念,在粗放-精细维度上考察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知识尤其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在社会精细化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精细社会是一个很有创意的社会学新概念,是对集约经营、精细农业和精细化管理等农业、经济学和管理学概念和思想的社会学延伸。把粗放社会与精细社会对应起来,可以作为社会发展程度以及发展社会学的新维度。精细社会作为一种理念,可以体现在症状、经济、文化以及人的意识、素质和能力等社会生活各领域,社会现代化也可以归结为整个社会系统的精细化。凡是发达社会,不仅技术先进,科学知识不断涌现,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精细社会,而发展中国家和落后社会是,基本是技术落后、知识贫乏,人们大都奉行差不多主义、敷衍塞责、马马虎虎的粗放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中国近些年在安全生产、产品质量、建设工程等领域出现的大量问题,并屡屡演化为重大社会问题,背后都有粗放的社会治理模式和粗放的生产和质量管理问题。 本著以著者已有的制度理性、技术社会学研究成果为基础,对精细社会这一理论建构,中国社会各领域的精细化程度,知识、技术对社会精细化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探讨。

【作者简介】
  司汉武,男,1963年生,甘肃静宁人,理论社会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特约研究员,校级优秀教师。近年来主要从事制度社会学、技术社会学、社会病理学与精细社会建设研究。代表性著作《心理与临界——临界心理学导论》、《制度理性与社会秩序》、《技术与社会》,其中《制度理性与社会秩序》、《心理与临界》分别为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奖、省级高校人文社科奖获奖作品;论文有《间接知识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社会技术容量与技术创新能力——两个技术社会学的分析工具》、《从社会技术容量看中国农村的发展前景》、《知识在精细社会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等。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精细社会的理论建构

  一  粗放社会及其特征

  二  精细社会的理论基础

  三  精细社会的价值原则和特征

  四  精细社会的评价标准

第二章  精细社会及其领域

  一  精细社会的政治领域

  二  精细社会的经济领域

  三  精细社会的文化和知识领域

  四  精细社会的制度体系

  五  精细社会的公民素质

第三章  精细社会与组织制度

  一  引言

  二  国内外文献回顾

  三  精细社会的社会组织

  四  精细的企业制度的特征

  五  企业制度的精细化对比

  六  制度精细化与企业素质的关系

  七  制度精细化:在企业与社会之间

第四章  社会服务与精细化

  一  引言

  二  国内外文献回顾

  三  社会服务及其精细化

  四  医疗服务精细化的实证对比

  五  社会服务精细化发展的未来

第五章  精细化与职业意识

  一  引言

  二  国内外文献回顾

  三  精细人及其职业意识

  四  中国劳动者职业意识的实证分析

  五  结果与讨论

第六章  精细社会中的时间与空间

  一  时间与空间的社会属性

  二  时间尺度与社会的精细化

  三  空间职能与社会的精细化

第七章  知识与社会的精细化

  一  引言

  二  知识与知识社会学

  三  间接知识及其影响

  四  知识的社会精细化功能

  五  知识分子与社会精细化

第八章  技术与社会的精细化

  一  技术的本质及特征

  二  技术的类型和社会功能

  三  技术的社会精细化功能

  四  技术与人的精细化

第九章  精细社会与中国的现代化

  一  精细社会与现代化

  二  精细社会与人口素质

  三  精细社会与科学技术

  四  精细社会与制度理性

  五  精细社会与职业精神

  六  精细社会与教育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