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1.3折 ¥ 39.8 九品
仅1件
作者李学军 著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159
上书时间2024-09-26
了解孩子的心,才能给他*好的爱
我们总是竭力为儿童创造丰富的物质条件,尽可能满足他在衣食住行上的要求,我们认为他应该感到足够的幸福。但事实是——我们的孩子总是会哭泣、会生气、会对你大喊大叫,甚至“大打出手”……
目 录
入门篇
不要让“爱”徒有虚名
——一切要从孩子的心理出发
第一章 满足儿童的真正需求
了解孩子的心,才能给他最好的爱
爱:儿童最好的精神食粮
安全感:在儿童心里筑起一个安乐小窝
鼓励: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自由:儿童的内心是个独立的世界
尊重:不同的位置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第二章 儿童心理发展的10个敏感期
拿什么吃什么:口腔敏感期
反复扔东西:手敏感期
哪里不平走哪里:行走敏感期
小话唠:语言敏感期
“自私”:自我意识敏感期
“没事找事”:秩序敏感期
喜欢“小”东西:细节敏感期
乱涂乱画:书写敏感期
边“读”边看:阅读敏感期
打破砂锅问到底:文化敏感期
第三章 儿童的“心理雷区”你不要踩
心理偏盲: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强调弱点:这个弱点将伴他一生
侵犯隐私:划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人前教子:伤害儿童“面子”
不当惩罚:帮他发展出更强烈的反抗
啰唆:他会生出“聋子”的耳朵
读心篇
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解读儿童行为背后的心理秘密
第四章 通过孩子的嘴了解孩子的心
自言自语:从外部语言到内部语言的过渡
小结巴:语言跟不上思维的表现
说谎:儿童成长路上的特有现象
放狠话:体会“诅咒”带来的威力
选择性缄默:儿童在向这个世界说“不”
爱告状:儿童依赖性的表现
顶嘴:儿童的“独立宣言”
插话:儿童强烈的表现欲
第五章 探寻儿童习惯背后的奥秘
重复做事:“儿童的智力体操”
离不开电子产品:儿童也许只是孤独
抢别人东西:进入“自我中心期”
“屁股底下长尖”:注意力缺失
做事磨磨蹭蹭:可能缺乏兴趣
喜欢“顺手牵羊”:是非界限模糊
缠人:行为不独立,内心不安定
只喜欢自己玩:儿童交际障碍的表现
“破坏大王”:探索未知世界的手段
走哪抱哪的“洋娃娃”:不安全感是主因
伤害自己:儿童表达诉求的一种极端方式
微行为:小动作中隐藏“大心事”
第六章 情绪是儿童心灵的晴雨表
微笑:不同年龄段意义各不同
哭泣:减轻压力的一种自然方式
害怕:本质上是儿童独立性欠缺
发脾气: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表现
嫉妒:一种动物本能的怨恨体验
第七章 破译儿童性格的心灵密码
睡姿:流露出儿童的内心世界
涂鸦作品:颜色和线条中的心理秘密
笔迹:性格信息的载体
声音:准确反映儿童情绪变化
运动:项目偏好与儿童性格密切相关
游戏角色:个人素养的自然流露
第八章 儿童性心理的发展过程
吮吸大拇指:在体验性快感
憋屎憋尿:进入肛欲期
玩生殖器:开始探索自己的身体
偷看大人洗澡:性意识萌芽的标志
“我从哪里来?”:性意识的进一步深化
结婚的游戏:对婚姻的朦胧向往
早恋:望获得情感关注和情感依赖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