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谊堂全书 线装67函200册 海峡书局出版 2020年12月一版一印 定价58000元/套!包邮 !
  • 正谊堂全书 线装67函200册 海峡书局出版 2020年12月一版一印 定价58000元/套!包邮 !
  • 正谊堂全书 线装67函200册 海峡书局出版 2020年12月一版一印 定价58000元/套!包邮 !
  • 正谊堂全书 线装67函200册 海峡书局出版 2020年12月一版一印 定价58000元/套!包邮 !
  • 正谊堂全书 线装67函200册 海峡书局出版 2020年12月一版一印 定价58000元/套!包邮 !
  • 正谊堂全书 线装67函200册 海峡书局出版 2020年12月一版一印 定价58000元/套!包邮 !
  • 正谊堂全书 线装67函200册 海峡书局出版 2020年12月一版一印 定价58000元/套!包邮 !
  • 正谊堂全书 线装67函200册 海峡书局出版 2020年12月一版一印 定价58000元/套!包邮 !
  • 正谊堂全书 线装67函200册 海峡书局出版 2020年12月一版一印 定价58000元/套!包邮 !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谊堂全书 线装67函200册 海峡书局出版 2020年12月一版一印 定价58000元/套!包邮 !

18000 3.1折 58000 全新

仅1件

宁夏石嘴山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清 张伯行编

出版社海峡书局

出版时间2020-12

版次1

印刷时间2020-12

印次1

装帧线装

定价58000元

上书时间2024-08-03

  • 最新上架
《宋刻本花间集》(典藏本)十卷,(后蜀)赵崇祚辑,是一部词总集,成书于(后蜀)广政三年(940)。一函全五册,尺寸25.6*17.2厘米。本书是今存最完整的早期词家作品选集。收晚唐五代自温庭筠至李珣十八家作品五百首,按人分编,每卷五十首。《花间集》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词与诗一样成为受人喜爱的文学样式。 文物出版社仿真彩印 定价2980元!此书为印前样书,无编号,非常稀少,值得收藏!
《宋刻本花间集》(典藏本)十卷,(后蜀)赵崇祚辑,是一部词总集,成书于(后蜀)广政三年(940)。一函全五册,尺寸25.6*17.2厘米。本书是今存最完整的早期词家作品选集。收晚唐五代自温庭筠至李珣十八家作品五百首,按人分编,每卷五十首。《花间集》在词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词与诗一样成为受人喜爱的文学样式。 文物出版社仿真彩印 定价2980元!此书为印前样书,无编号,非常稀少,值得收藏! ¥2000.00
奕薮 中华再造善本 8开线装 全一函八册 2014年9月一版一印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定价4870元,仅印200套!本书是明苏之轼搜集历代著名弈谱棋局,编辑而成,被人赞为古今第一。后世诸家棋谱,无不脱胎于本书。直到今天,仍被围棋棋手及爱好者所推重。今据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明天启二年自刻三色套印本影印,收入中华再造善本丛书明代编子部。品如图,要求全新品相者请勿拍!
奕薮 中华再造善本 8开线装 全一函八册 2014年9月一版一印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定价4870元,仅印200套!本书是明苏之轼搜集历代著名弈谱棋局,编辑而成,被人赞为古今第一。后世诸家棋谱,无不脱胎于本书。直到今天,仍被围棋棋手及爱好者所推重。今据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明天启二年自刻三色套印本影印,收入中华再造善本丛书明代编子部。品如图,要求全新品相者请勿拍! ¥3000.00
史记(四函三十册)据国家图书馆藏宋乾道七年建安蔡梦弼东塾刻本仿真彩印 全新未拆封 国家图书馆出版 原价19600元!限量发行300套,此为第148号!附赠百衲本史记精装本两册。
史记(四函三十册)据国家图书馆藏宋乾道七年建安蔡梦弼东塾刻本仿真彩印 全新未拆封 国家图书馆出版 原价19600元!限量发行300套,此为第148号!附赠百衲本史记精装本两册。 ¥7580.00
香樟木匣盛放/酒文献集成《酒典》广陵书社传统包背宣纸双色影印四库文献/全五箱25册全/特大开本/品相极佳 由广陵书社编辑出版的5函25册的《酒典》,收录了《四库全书》中50多部历代酒经、酒事、酒歌、酒赋等。广陵书社社长曾学文说,这是一部酒文化百科,是中华酒文化大观,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酒文化,也具有积极意义
香樟木匣盛放/酒文献集成《酒典》广陵书社传统包背宣纸双色影印四库文献/全五箱25册全/特大开本/品相极佳 由广陵书社编辑出版的5函25册的《酒典》,收录了《四库全书》中50多部历代酒经、酒事、酒歌、酒赋等。广陵书社社长曾学文说,这是一部酒文化百科,是中华酒文化大观,于传承弘扬中华优秀酒文化,也具有积极意义 ¥8000.00
绝版稀缺:清抄绘图描金银三国志演义(毛评本),全新,文物出版社,为清咸丰时期的皇家抄本。四函三十九卷,三千九百八十六页,欧阳中石,启功等人题词
绝版稀缺:清抄绘图描金银三国志演义(毛评本),全新,文物出版社,为清咸丰时期的皇家抄本。四函三十九卷,三千九百八十六页,欧阳中石,启功等人题词 ¥16800.00
十三经(典藏本)16开线装 全八函六十六册 清乾隆御制仿宋本影印 线装书局 定价11880元!
十三经(典藏本)16开线装 全八函六十六册 清乾隆御制仿宋本影印 线装书局 定价11880元! ¥6600.00
奕薮 中华再造善本续编 8开线装 全一函八册 2014年9月一版一印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定价4870元,仅印200套!本书是明苏之轼搜集历代著名弈谱棋局,编辑而成,被人赞为古今第一。后世诸家棋谱,无不脱胎于本书。直到今天,仍被围棋棋手及爱好者所推重。今据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明天启二年自刻三色套印本影印,收入中华再造善本丛书明代编子部。
奕薮 中华再造善本续编 8开线装 全一函八册 2014年9月一版一印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定价4870元,仅印200套!本书是明苏之轼搜集历代著名弈谱棋局,编辑而成,被人赞为古今第一。后世诸家棋谱,无不脱胎于本书。直到今天,仍被围棋棋手及爱好者所推重。今据中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明天启二年自刻三色套印本影印,收入中华再造善本丛书明代编子部。 ¥4000.00
史记 线装大字本 六函五十二册 中华书局出版 定价5000元!品相如图,九五品!
史记 线装大字本 六函五十二册 中华书局出版 定价5000元!品相如图,九五品! ¥4200.00
中华古籍遗珍:经史证类大观本草 线装两函二十四册 宋唐慎微纂 2015年10月一版一印 中国书店出版 原价6800元!
中华古籍遗珍:经史证类大观本草 线装两函二十四册 宋唐慎微纂 2015年10月一版一印 中国书店出版 原价6800元! ¥4000.00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正谊堂全书》总目录 清 张伯行 辑  
清 
书名
左宫保示
正谊书局章程
左宫保书
重校勘姓氏
原校姓氏
重刊正谊堂全书总目
采访书目
采访各书存目
张清恪公传
鳌峰书院志摘略
蔡文勤公文存摘略
正谊堂全书跋

周濂溪集 十三卷    宋 周敦颐 撰
二程文集 十二卷    宋 程颢 陈颐 撰
张横渠集 十二卷    宋 张载 撰
朱子文集 十八卷    宋 朱熹 撰
杨龟山集 六卷    宋 杨时 撰
尹和靖集 一卷    宋 尹焞 撰
罗豫章文集 十卷  宋 罗从彦 撰
李延平集 四卷    宋 李侗 撰
张南轩集 七卷    宋 张栻 撰
黄勉斋集 八卷    宋 黄干 撰
陈克斋集 五卷    宋 陈文蔚 撰
许鲁斋集 六卷    元 许衡 撰
薛敬轩集 十卷    明 薛瑄 撰
胡敬斋集 三卷    明 胡居仁 撰
诸葛武侯文集 四卷   蜀汉 诸葛亮 撰
陆宣公集 四卷       唐 陆贽 撰   
韩魏公集 二十卷     宋 韩琦 撰
司马温公集 十四卷   宋 司马光 撰
文文山集 二卷       宋 文天祥 撰
谢迭山集 二卷       宋 谢枋得 撰
方正学集 七卷       明 方孝孺 撰
杨椒山集 二卷       明 杨继盛 撰
二程粹言 二卷       宋 杨时 辑
伊洛渊源录 十四卷    宋 朱熹 撰
上蔡语录 三卷        宋 谢良佐 撰
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三卷   元 程端礼 撰
朱子学的 二卷      明 邱浚 撰
学蔀通辨 十二卷    明 陈建 撰
读书录 八卷        明 薛瑄 撰
居业录 八卷        明 胡居仁 撰
道南源委 六卷      明 朱衡 撰
困知记 四卷        明 罗钦顺 撰
思辨录辑要 二十二卷    清 陆世仪 撰
王学质疑 五卷 附录 一卷    清 张烈 撰
读礼质疑 六卷         清 陆陇其 撰
读朱随笔 四卷         清 陆陇其 撰
问学录 四卷           清 陆陇其 撰
松阳钞存 一卷         清 陆陇其 撰
石徂徕集 二卷         宋 石介 撰
高东溪集 二卷         宋 高登 撰
真西山集 八卷         宋 真德秀 撰
熊勿轩集 六卷         宋 熊禾 撰
闻过斋集 四卷         元 吴海 撰
魏庄渠集 二卷         明 魏校 撰
罗整庵集存稿 二卷     明 罗钦顺 撰
陈剩夫集 四卷         明 陈真晟 撰
张阳和集 三卷         明 张元忭 撰
汤潜庵集 二卷         清 汤斌 撰 
陆稼书集二卷          清 陆陇其 撰
道统录 二卷 附录 一卷  清 张伯行 撰
二程语录 十八卷        清 张伯行 订
朱子语类辑略 八卷      清 张伯行 订
濂洛关闽书 十九卷      清 张伯行 集解
近思录十四卷           宋 朱熹 吕祖谦 辑  清 张伯行 集解
广近思录 十四卷        清 张伯行 辑
困学录集粹 八卷        清 张伯行 撰
小学集解 六卷          清 张伯行 纂辑
濂洛风雅 九卷          清 张伯行 编
学规类编 二十七卷      清 张伯行 撰
养正类编 十三卷        清 张伯行 撰
居济一得 八卷          清 张伯行 撰
正谊堂文集 十二卷      清 张伯行 撰
正谊堂续集 八卷        清 张伯行 撰
续近思录 十四卷          清 张伯行 集解 
唐宋八大家文钞 十九卷    清 张伯行 辑 
范文正公文集 九卷        宋 范仲淹 撰 

附录
鳌峰书院志 十六卷        清 游光绎等 纂   道光重刊本
鳌峰书院纪略             清 来锡蕃等 纂   道光十八年刊
张清恪公年谱 二卷        清 张师栻 张师载 编  乾隆四年刊
《正谊堂全书》的历史传承 方彦寿在福建历代书院刻本中,《正谊堂全书》无疑是篇幅最大的一部丛书刻本。由张伯行始刊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多达55种;同治五年(1866)左宗棠重编增至63种;此后, 由左宗棠聘任的《正谊堂全书》总校杨浚又据采访所得书续刻五种,共68种526卷。如此规模宏大的古籍丛刻,即便以晚出的同治本为例,也已历经150多年以上的岁月浸蚀,更遑论已有310 多年的康熙本了,因此,传世之本,除了藏书历史悠久的大中型图书馆外,一般的图书馆已很难觅其踪影了。为满足广大读者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的需要,在福建九仙传媒的推动和策划下,海峡书局于近期影印出版了以同治本为底本的《正谊堂全书》。从康熙本的首次刻印,到海峡书局线装影印本的问世,此书在闽地先后经历了三次刊行。                 张伯行康熙四十六年原编首刊 藏书和刻书,是宋、元以来福建书院的传统,但在清以前福建书院的重心主要集中在以武夷山为中心的闽北一带,福州的书院很少有这方面的记载。康熙四十六年(1707)张伯行任福建巡抚,在福州于山之麓建鳌峰书院,当年即在书院发起编纂和刊刻大型闽学丛书《正谊堂全书》。为广泛搜集古籍善本作为底本之用,他曾专程到宋元以来最负盛名的刻书中心建阳,寻访宋元闽学诸子的著作,“购求宋儒遗书,手为评释、授梓”。其基本学术倾向是尊程朱而斥陆王,故其中所收多为程朱学派的著作。从宋代周敦颐、二程、张载、朱熹、杨时、罗从彦、李侗、黄榦、陈文蔚、真德秀,元代熊禾、谢枋得、吴海,明代陈真晟,至清代汤斌、陆陇其等数十位闽学先贤的文集或专著。张伯行自己编撰的《濂洛关闽书》《学规类编》等亦收录其中。以篇幅而论,在历代福建书院刻本中,《正谊堂全书》堪称此中之冠,是一部汇辑宋以来濂洛关闽诸学派理学名著,集各家学派之大成的闽学文献丛书。故胡适之在《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中推荐此书,“《正谊堂全书》,张伯行编。这部丛书搜集程朱一系的书最多,欲研究‘正统派’的哲学的,应备一部。” 张伯行(1651—1725),字孝先,号恕斋,晚号敬庵,卒谥清恪,河南仪封(今兰考)人。康熙二十四年(1685 )进士,清朝大臣。他是清初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和出版家。其说以程朱为正宗,认为朱熹得孔孟之真传,当恪守不失。他信奉朱熹的主敬以端其本,穷理以致其知,躬行以践其实,故所创建的福州鳌峰书院以复兴闽学和振兴书院教育为宗旨。康熙四十六年(1707)张伯行任福建巡抚。一到任,即倡建鳌峰书院。名其堂为“正谊堂”,并以此作为丛书之名。全书分为立德、立功、立言、立气节四部,依文体又分为名儒粹语和名儒文集两大类。据《张清恪公年谱》,此书始刻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十月。刊印的第一部典籍为张伯行编纂《学规类编》二十七卷。其时,因鳌峰书院初开,他以“为学之道首重规程,规程不立,恐后学不知用力之方,于是首列朱子《白鹿洞学规》,而博采先儒论学格言,凡为学之目.与夫从入之途、用功之要,无不毕举,名曰《学规类编》,首刻之以惠学者。”( 《张清恪公年谱》二卷)紧随其后的是《养正类编》十三卷。此书体现了张伯行“理固切近,旨则精微。愿学者童而服习,为身心立性命之正,为国家豫德艺之选”(张伯行编:《养正类编序》)的教育思想。 乾隆《福建通志·张伯行传》载其在闽仕绩云:“创鳌峰书院,建藏书楼,先后积数万卷。征八郡佳士读书其中。每月具饮馔集诸生考课,口讲指画不少倦。拔其文尤雅者,裒而刻之。”“伯行性峭介,自奉菲约,官吏化之,率以清节著。民爱之,语‘为民如慈母,训士若良师’。”可以说,鳌峰书院的崛起,及其在全省最高学府地位的确立,既是福建书院文化的重心向都市转移得以确立的标志,随着《正谊堂全书》等一系列儒学典籍的刊行,也完成了福建书院出版文化的重心从山林向都市的转移。                    左宗棠同治五年重编重刊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又字朴存,湖南湘阴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同治二年升闽浙总督。同治五年(1866),创办福州船政局,成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 同年,在福州黄巷设正谊书局,刊行先贤遗著。他在《创设正谊堂书局告示》中说:“曩者仪封张清恪孝先先生之抚闽也,与漳浦蔡文勤(世远)公闻之先生讲明正学,闽学大兴。清恪汇刻儒先遗书五十五种,扫异学之氛霾,入宋儒之堂奥。……兹来清恪旧治,亟询是书,仅存四十四种,而鳌峰书院所藏版片,则螙蛀无存矣。爰择省会文昌宫设正谊堂书局,饬司道筹款,就所存本先付手民开雕,余俟访寻续刻。”其目的,则是“俾吾闽人士得以日对儒先,商量旧学,以求清恪(张伯行)、文勤(蔡世远)遗绪。” 为保证这部丛书的刊刻质量,除了向社会广泛招聘“有志问学之士”“入局任分校之役”之外,他还特聘福建著名藏书家、刻书家杨浚、闽县举人林祚曾先后担任全书总校。担任全书校对的学者有闽县、侯官、长乐、闽清、连江诸县的学者130多人。同治五年福州正谊书院重刊本共68种,凡526卷,200册。张伯行康熙刻本今罕存,现存则多为清同治年间重刊本。    正如陈庆元教授在《影印<正谊堂全书>前言》中说:“康熙间因鳌峰书院的设立,因此有《正谊堂全书》刊刻;同治间,因重刊《正谊堂全书》而设正谊堂书局,因此有正谊书院的设立。一部丛书的刊刻,关涉两个书院的设立,在中国古代出版史上可能仅此一例;在书院史上,两个书院因为同一部丛书而闻名,也非常罕见。”又说:“张伯行通过编《正谊堂全书》,把宋明的纯儒分成三大部,为学子树立楷模。立德、立功、立言三部之外,又特别加上气节一部,教导士子堂堂正正做人,高尚其气节,风骨其身。鳌峰书院设立之后到科举制度的废除,出了一千多名举人,二百多名进士,其中包括蔡世远、雷鈜、林春枝、叶观国、龚景瀚、梁上国、陈若霖、陈寿祺、梁章钜、林则徐、林鸿年等。正谊书院办学时间较短,但也涌现了诸如叶大焯、陈宝琛、陈衍等名家。两家书院自设立以来,前来就读的士子成千上万,他们在书院中无不受到《正谊堂全书》的溉泽。”除了对闽地士子的培养产生了重大作用外,这部丛书也对福建、江苏两地的版刻和文化交流产生了促进作用。这主要与张伯行的仕履有关,因康熙四十九年(1710),张伯行调任江苏巡抚。《正谊堂全书》实际上在福州尚未刻完,余下的一小部分是在苏州完成的。据载,在张伯行赴江苏任职时,曾在鳌峰书院校书的莆田郑文炳、朱光鼎等,还被聘至江苏书院,由此成为闽、苏文化教育交流的一次契机。据杨浚跋,清同治间左宗棠邀请其重刊《正谊堂全书》,仅访得其中49种,其后经增补19种。同治重刊本所收底本,大部分为康熙年间,由张伯行分别刊刻于福州和姑苏两地。在福州刊刻者,张伯行序末大多署“仪封后学张伯行题于榕城之正谊堂”或“三山正谊堂”,刊于姑苏则署“仪封后学张伯行题于姑苏之正谊堂”。时间则以康熙四十九年(1710),张伯行赴江苏巡抚任为界。增补的19种刻本,其底本部分来自江苏刻本。杨浚在跋中将此称为“公抚吴时所刻也”(杨浚:《正谊堂全书跋》)。以现存同治本推断,康熙刻本除宋石介《石徂来集》、明魏校《魏庄渠集》、明张元忭《张阳和集》、清汤斌《汤潜庵集》,以及张伯行《续近思录集解》《小学集解》《近思录集解》等少数几种刊于姑苏正谊堂之外,其余近50种均刊于福州榕城正谊堂。多年以来,笔者在研究朱子与福建文献、福建书院与刻书诸课题时,深知《正谊堂全书》的重要性,然而因条件所限,只能偶尔读到其中的若干零种,故每有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叹。此次,海峡书局以同治本为底本重新影印出版,不仅弥补了笔者这一遗憾,同时,这样一部对中国书院文化、理学文化和出版文化均有重大意义的大型丛书重新问世,堪称造福学界,遗泽书林之举,对传播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谓功莫大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