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史学永恒魅力十八讲 史学理论 陈其泰刘永祥 新华正版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史学永恒魅力十八讲 史学理论 陈其泰刘永祥 新华正版

35.19 5.1折 69 全新

库存5件

山西晋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其泰刘永祥

出版社研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7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Z

上书时间2024-09-10

晋书苑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其泰刘永祥
  • 出版社 研究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4-07
  • 版次 1
  • ISBN 9787519916664
  • 定价 6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页数 370页
  • 字数 241千字
【内容简介】


中国史学的永恒魅力十八讲系统阐释了中国史学优良传统的形成与发展。书中涵盖设馆修史、名山事业、实录精神、通史家风、社会全史、匠心运用、文史结合、新旧转换、晚清“著史”等多方面内容。从司马迁著史记到班固父子著汉书,体现了古代史家的使命感;从“通古今之变”思想到魏晋至隋唐的历史贯通意识,展现了通史编纂的发展;从左传国语到史记汉书,彰显了历史叙事的成与。此外,还探讨了公羊历史哲学、民本思想与史学的关系,以及晚清时期史学的变化。该书深入挖掘中国史学传统,展示其丰富内涵与永恒魅力,对理解中国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陈其泰,历史学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其泰长期从事中国史学史研究,在该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广泛的影响力。他的研究成果丰硕,著有中国史学史清代公羊学再建丰碑:班固和〈汉书〉史学与中国传统等多部学术著作。
陈其泰的学术研究注重从宏观历史背景出发,深入探讨史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他对中国古代史学的重要典籍和史学家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中国史学传统的丰富内涵和独值。同时,他也关注史学与社会、的关系,强调史学在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方面的重要作用。
陈其泰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他为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目录】


讲 史学:展现中华独特魅力的新视角
一、深入发掘古代史学名著所蕴涵的深刻
哲理和高度智慧                        002
二、体裁发展的动力源于史家创造精神         007
三、时代剧变推动历史编纂的新创造            010
第二讲 史学经典与中华民族基因的锻造
一、弘扬传统疏通知远                     016
二、革新创造穷变通久                     019
三、加强统一凝聚团结                    023
四、热爱和反抗压迫                     027
五、包容共辉和谐有序                     030
第三讲 辩证思维:史家对历史哲学的探索
一、哲学探索:《文史通义》重要立意所在    37
二、历史哲学探索的层次:对儒家经典的 新诠释  40
三、历史哲学探索的第二层次:论证具有深刻 意义的新命题  47
四、“其所发明,实从古未凿之窦”:将“道”的 探究推向新境界   55
第四讲  制度特:设馆修史与中华的传承
一、设馆修史的肇始与推进   61
二、史馆制度的确立及其重大意义  67
三、宋元明清设馆修史制度的发展  73
四、西学影响下晚清设馆修史的新变化   76
第五讲  名山事业:史家强烈的使命意识
一、毕生心血凝成的史学丰碑   82
二、父子两代戮力完成的“名山事业”  89
三 、民族危机刺激下史坛绽放异    95
第六讲  实录精神:史家毕生的信史追求
一、“有信史然后有良史”  100
二、“书法不隐”、实录记载的古之良史   103
三、刘知幾对“直笔”精神的大力倡导   108
四、高悬信史目标而撰成的两部名著   111
五、对古代史著中隐讳失实之处应予坚决剔除  115
第七讲  重人事 ·远鬼神:史书记载的主要对象
一、“殷鉴”思想与天命观的转向   120
二、“民为神之主”:人的地位不断上升  123
三、以人物为中心:展现历史创造的主体   130
第八讲  通史家风:史书编纂的贯通意识
一、“通古今之变”思想的提出   136
二、“断代为史”与“通古今”   141
三、魏晋至隋唐时期历史贯通意识的发扬   145
四、宋元明清时期通史编纂的兴盛及其影响   149
第九讲   社会全史:史书内容的宏大气魄
一、《左传》:反映广泛的社会生活   158
二、《史记》“八书”的历史编纂价值 164
三、《汉书》“十志”的巨大成   172
第十讲  匠心运用:史书体裁的丰富与灵活
一、多样体裁反映出史家从不同视角观察历史   177
二、重新审视典制体、学案体、纲目体的发展和
价值   178
三、古代史家讲求体例的两个目的    185
四、复杂的篇章何以写得层次分明   189
第十 一讲   文史结合:史书的历史叙事艺术
一、《左传》《国语》历史叙事的成     194
二、《史记》历史叙事的魅力     198
三、《汉书》历史叙事的高度   206
第十二讲   新旧转换:传统史学中孕育的近代元素
一、公羊历史哲学:进化史观传播的思想基础   216
二、民本思想:史学致用功能现代化的重要媒介 220
三、新综合体:史书体裁的传承与创新   225
四、文字表述:历史编纂审美传统的延续   228
第十三讲  晚清“著史”的勃兴与民族危机的应对
一、让中国了解世界:典制体的改造及其重要影响233
二、弘扬致用传统:晚清纪事本末体的编纂      238
三、边疆历史地理著作及“经世文编”的兴盛    243
第十四讲   “史”传统为新历史证学奠定的学术 基础
一、而后信:传统史方法中科学因素的
发扬              252
二、钱大昕:为新历史证学的崛起打开广
大法门                                256
三、戴震和崔述对新历史证学的影响         262
第十五讲  二十世纪史家探索史学民族风格的努力
一、世纪之初夏曾佑、章太炎、梁启超的探索   270
二、三十、四十年代吕思勉、萧一山、张荫麟的
探索                                  275
三、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翦伯赞的贡献    281
第十六讲  马克思主义史家论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
一、时期中国关于批判继承民族 遗产理论的提出    289
二、马克思主义史家关于自觉地批判继承史学 遗产的理论主张  294
三、马克思主义史家关于经世致用和历史文学 传统的论述   299
四、马克思主义史家关于历史编纂的论述   304
第十七讲  中国史学的传播与回响
一、中国史学在朝鲜的传播与回响  313
二、中国史学在本的传播与回响   319 
三、近代以后中国史学的传播及其影响   325
第十八讲   历史编纂:中国史学优于西方史学
一、中西古代历史编纂学演进路径的根本差异  332
二、中西古代历史编纂理论的同与异   336 
三、中西古代历史编纂方法的同与异    341 
参文献     348
后 记  以好的精神产品回报社会   355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