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造物研究满百包邮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民俗造物研究满百包邮

26 5.2折 50 九品

仅1件

浙江宁波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韩波 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6-06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第四排第五格

上书时间2025-01-09

宁波新开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韩波 著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6-06
  • 版次 1
  • ISBN 9787503961458
  • 定价 5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内容简介】
  民俗造物作为人类物质文化的重要体现,源头幽远,内涵丰富,需要我们从不同的学科视角来加以关注。它们不仅是民俗学和艺术学的研究对象,也为历史学、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科技史学、心理学、宗教学、文艺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物证。作者认为,民俗造物的意义生成基础在于其功用、存在、思维和价值四个层面,而民俗造物在这四个层面中各自呈现意义,同时彼此间又紧密联系;作者提出了这样的论断,“民俗造物的功能揭示出人们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认识的深化程度。人们既通过民俗造物发挥改造物质世界的功效”。作者指出,民俗造物作为工具,别无选择地成为技术的物质载体,负载技术价值。造物的功能和形式之演变,线性地反映出技术变革的轨迹。民众作为工具的使用者,将技术的思索和实践,最终物化在民俗造物活动中。物质性工具价值可以超民俗文化观念达到人类的普遍性目的,而精神性工具价值的实现则往往建立在买卖双方共通的民俗文化意识基础上。因而,民俗造物的商品价值,非独意味着经济利益的获得,更具有民族文化认同的深刻含义。
【作者简介】
  韩波,毕业于东南大学,先后获得设计学硕士学位和艺术学理论博士学位-后在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济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设计学学术带头人。全国艺术学学会会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政府采购评审专家。目前主要从事艺术史论、设计史论和民俗艺术学等方向的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项,主持江苏省博士后科研基金项目一项,参与江苏省、山东省社科规划办项目三项,软科学项目两项。参与翻译著作一部,参著著作三部,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二节 写作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 艺术研究视域下的民俗造物及系统思维
第一节 民俗造物进入艺术研究视域
第二节 民俗造物研究的系统思维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俗造物的功用系统
第一节 民俗造物的功用指向
第二节 民俗造物的功用层次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俗造物的存在系统
第一节 民俗造物的时段性存在
第二节 民俗造物的空间性存在
第三节 民俗造物的人文性存在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俗造物的制用系统
第一节 民俗造物制用的环境限定
第二节 民俗造物的制用思维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民俗造物的价值系统
第一节 民俗造物的工具价值
第二节 民俗造物的技术价值
第三节 民俗造物的商品价值
第四节 民俗造物的艺术本体价值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民俗造物的系统发展逻辑
第一节 功用决定民俗造物存在
第二节 造物存在启悟制用思维
第三节 制用思维引领价值评断
第四节 价值评判规约功用发展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民俗造物系统维度之嬗变
第一节 本初功用衍化
第二节 存在“视域”拓展
第三节 制用思维变革
第四节 价值趋向多元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民俗造物的符号及象征系统
第一节 民俗造物的符号性
第二节 民俗造物的符号形态与意义游移
第三节 民俗造物的符号性呈现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当代社会转型中的民俗造物
第一节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民俗造物
第二节 “非遗”保护背景下的民俗造物
第三节 民俗造物的承延与蜕变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