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型期货币政策规则研究
图书条目标准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转型期货币政策规则研究

10.8 3.0折 36 全新

仅1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卞志村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6-12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4-06-16

书香翰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卞志村 著
  •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6-12
  • 版次 1
  • ISBN 9787010059983
  • 定价 3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47页
  • 字数 260千字
【内容简介】
《转型期货币政策规则研究》运用大量宏观经济理论模型及计量分析方法对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的“规则与相机抉择”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作者认为,如果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实现了由相机氛择型向规则型的转型,中国的产出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的波动将会明显下降。因此,尽快实现“相机抉择”型货币政策操作向“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的转型,应是我国中央银行的明智选择。作者通过对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泰勒规则和通货膨胀目标制这两大流行规则目前在中国的货币政策实践中都不是非常适合,而基于传统MCI的货币政策操作在中国也是行不通的。《转型期货币政策规则研究》通过对两大流行规则远远优于泰勒规则,故中国中央银行应积极创造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框架的各种条件,以最终实现向通货膨胀目标制的转型。
【作者简介】
卞志村,男,江苏高邮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金融学硕士生导师,现任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迄今已在《金融研究》、《世界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改革》、《新华文摘》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主持或参加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土产中类科研项目18项,出版著作及教材5部,有十多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类奖励,曾获江苏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第二等奖。
【目录】

前言
1导言
1.1问题的提出“货币政策操作规范之争
1.2本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3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4本书的创新之处、不足与困难

2货币政策规则:历史演进及文献评述
2.1货币政策规则的一般设计
2.2货币政策规则的历史演进
2.3时期视角的货币政策规则
本章小结

3规则还是相机抉择: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的选择
3.1规则还是相机抉择:理论分析
3.2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操作实践的回顾
3.3中国货币政策规则性和相机抉择性的实证判断
3.4规则型货币政策操作的动态模拟
3.5由相机抉择向规则的转型: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操作规范的现实选择
本章小结
本章附表

4泰勒规则(工具规则):实证问题及在中国的检验
4.1泰勒规则的提出
4.2泰勒型规则的实证问题
4.3泰勒型规则的估计
4.4泰勒规则在中国的检验
4.5泰勒规则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本章小结

5通货膨胀目标(目标规则):理论、实践及在中国的检验
5.1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践与效果
5.2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理论分析
5.3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特征与基本要素
5.4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实证检查
5.5通货膨胀目标制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本章小结
本章附录

6开放经济下的货币政策规则:理论及MCI的作用
6.1开放经济下的最优货币政策
6.2中国货币状况指数的构建及运用
6.3开放经济下MCI的作用――进一步的研究
6.4MCI在中国的意义
本章小结

7转型期的中国货币政策规则:选择与过渡
7.1转型期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选择:基于拟合效果的分析
7.2转型期的中国货币政策规则的过渡安排
7.3积极创造条件,适时实行通货币膨胀目标制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