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另一半
¥
6
1.2折
¥
52
九品
仅1件
作者[美]布里特·本尼特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2021-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B21
上书时间2024-12-14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美]布里特·本尼特
-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
2021-11
-
版次
1
-
ISBN
9787559654908
-
定价
5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页数
360页
-
字数
233千字
- 【内容简介】
-
一座不为人知的奇怪小城,人人都以不像自己原来的出身为荣。
一对引人注目的美丽双胞胎。十六岁那年,姐妹们悄无声息毅然逃离家乡。
妹妹史黛拉洗清前尘,得到想要的,却为隐瞒身世,一生战战兢兢。姐姐德西蕾带着年幼女儿裘德重回故里,一边和母亲隐忍度,一边不停努力打听妹妹消息。
多年后,裘德在一个派对场合见到了金发碧眼的富家女孩肯尼迪。她坚定地认为,肯尼迪的母亲便是自己从小听闻却从未蒙面的史黛拉。
裘德对不依不饶的探求在史黛拉心上掀起狂风巨浪,而生活始终在不动声地默默向前。离开的,回来的;消失的,留下的;攫取的,遗忘的;挣扎的,释然的每个人都在经历且承受着自己的选择。史黛拉必须做出人生中重要的决断了。
- 【作者简介】
-
布里特本尼特(brit bent) ,1990年出生,本科于斯坦福大学,在密歇根大学取得文学硕士。她不定期于纽约客纽约时报巴黎发表文章,并于2016年出版部小说好女孩(the mother),大获,本书被纽约时报为当年秋季重要的初试啼声之作,将由华纳兄弟公司改编为电影、时代百大人物暨知名演员凯莉•华盛顿(kerry wahington)担任制作人。同年,贝内特获美国图书会(national book foundation)评选的“在三十五岁以下发表处女作的作者”之一。2020年,她第二部长篇小说消失的另一半甫出版随即登上纽约时报书榜名,亦是知名广播节目“早安美国读书会”很好选书。该书人物们各自不同的人生选择/身份认同问题引发了来自不同领域读者的强烈共鸣和热烈探讨,被数十家欧美主流媒体评委年度图书。
精彩内容:
1 归来:只一半
那天早晨,失踪的双胞胎中的一位返回了马拉德,卢勒邦冲进小餐馆宣布了这个消息。时隔多年,人们依然记得那天卢推门而入时的冲击感,他满头大汗,领浸湿,胸膛起伏。大约十位睡眼惺忪的客人一窝蜂涌向勒邦,后来有更多人谎称在场,只为了塑造亲历过这一激动场面的象。这座农场小镇从未发生过什么让人吃惊的事,至少自维涅家的双胞胎消失以来,小镇一直风浪静。1968年四月的那个早晨,上班路上的卢发现德西蕾维涅提着一只小皮箱,走在帕特里奇路上。她还是十六岁消失时的样子,还是那么白,肤像潮湿的沙子。他看着她单薄的身躯,想起强风吹拂的枝杈。她步子很急,低着头——讲到这里,卢喘了气,吊起大家的胃——她牵着一个小女孩,七八岁,黑得像沥青。
“黑不溜秋,”他说,“像直接从非洲飞来的。”
接着,卢氏蛋屋各处掀起了十几场对话。厨师质疑他见到的不是德西蕾本人,因为到五月,卢六十岁了,但他一直嫌戴眼镜丢人。服务员说他不会认错,瞎子也不会认错维涅家的姑娘,而且绝不会有人把双胞胎中的另一个认成德西蕾。客人们把玉米粥和蛋留在吧台,也不关心维涅家的姑娘了,满脑子都是那个黑孩子,她从哪儿蹦出来的?可能是德西蕾的吗?
“还能是谁的?”卢说着从纸巾盒里抽出几张纸,擦着额头的汗。
“说不定是领养的孤儿。”
“我纳闷,德西蕾怎么能生出这么黑的孩子。”
“你觉得德西蕾会是领养孤儿的人吗?”
当然不是。她是个自私鬼。多数人如果对德西蕾还有印象,除了自私,应该也想不起什么了。双胞胎消失了十四年,快赶上她们离开时的年纪了。她们在创始人节的舞会后消失,当晚她们的母亲睡在门厅旁。前,双胞胎还挤在卫生间的镜子前,四个一模一样的女孩抓着头发。第二天人去床空,史黛拉的那边整洁依旧,德西蕾的那边凌乱如常。镇上的人找了她们一上午,在林子里呼唤她们的名字,幻想着她们是否被上天选中。两人的消失像被提升天一样猝不及,而留下的马拉德人都是罪人。
当然,非关罪恶,也无涉神秘。双胞胎很快在新奥尔良现身,她们只是两个逃避责任的自私女孩而已。她们不会去太久的,城市生活终会让她们厌倦。等耗尽了金钱和怨恨,她们自会像小一样,循着味儿回到妈妈的臂弯。但两人却一去不返。一年后,两姐妹分道扬镳,同一颗孕育的两人此天各一方。史黛拉过上了白人的生活,德西蕾嫁了个她能找到的黑的黑人。
现在,她回来了,天晓得为了什么。也许想家了吧。走了这么多年,也许想妈妈了,或者想显摆一下她的黑女儿。马拉德没人嫁给深肤的人。虽然也没人背井离乡,但德西蕾早破了那条戒。可嫁给深肤的人,拖着黑不溜秋的孩子招摇过市,实在得寸进尺。
卢氏蛋屋的人群已经散去,厨师戴着发罩打盹,服务员在桌上数硬币,身穿连体工作服的男人们喝着咖啡,准备去炼油厂上班。卢靠着脏兮兮的窗户,望着窗外的马路。他觉得应该给阿黛尔维涅打个电话,不能让她被自己的女儿吓到吧,她经受得已经太多。德西蕾回来了,还带着个黑孩子。老天爷。他把手伸向电话。
“你觉得她们会留下来吗?”厨师问道。
“谁知道?她一副急匆匆的样子,”卢说,“不知在急什么。看见我过去,也不挥手,也不打招呼。”
“趾高气扬。她有什么可趾高气扬的?”
“好家伙,”卢说,“没见过黑成那样的孩子。”
这座小镇有些奇怪。
“马拉德”的字面意思是绿头鸭,即一种生活在稻田或沼泽的鸭子。和其他小镇一样,这座小镇也是创意先于地点的。创意由阿方斯德屈尔于一八四八年构想,当时,他正站在从他的父亲手中继承的甘蔗田里。父亲去世后收获自由身的德屈尔看着大片土地,渴望建功立业,流芳百世。他想为自己这样的人——永远不被当成白人,但又拒绝被视为黑人的人——建一座小镇,即第三种场所。他已故的母亲始终不喜欢他的浅肤:儿时,母亲曾推他到阳光下,求他黑。也许在那时,他萌生了建这样一座小镇的梦想。和所有付出巨大代价继承的东西一样,浅肤是一件孤独的礼物。他娶了一位肤更浅的黑白混血儿。当时,她怀上了他们的个孩子,他想象着子孙后代的肤越来越浅,像一杯咖啡,被奶油一点一点稀释。更的黑鬼,每代人的肤都比前代人浅。
很快,更多人纷至沓来。很快,创意与场所融为了不可分割的一体,马拉德的事也传遍了圣朗德里教区。黑人们私语,暗自惊叹。白人们不敢相信真有这样一座小镇。一九三八年,圣凯瑟琳教堂落成,教区安排了一位来自都柏林的年轻教士履职,教士抵达后,坚信自己来错了地方。主教不是说马拉德是一座黑人小镇吗?街上走的都是什么人呢?肤浅淡,有人金发,有人红发,黑的也不及希腊人黑。难道在美国这样算黑人吗?这样让白人避之不及吗?他们怎么分得出来呢?
p36
精彩书评:
作为一个说故事的人,本尼特十分有天赋。这本丰厚的、人化的小说有很多优点,不仅是其引人入胜的情节,更是因为故事中充满细致的细节设定。──卫报
通过这个丰富又的故事,我们能了解“认同”形成的过程,也了解彼此的生命是难以一言以蔽之的。──柯克斯书评
我们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什么代价? 我们当中有多少人选择逃避了世界、社会、他人对我们的期望? 被我们遗留下的,又会如何呢?在这个关于爱情,生存和胜利的精妙故事中,消失的另一半回答了所有这些问题。──华盛顿邮报
- 【目录】
-
部 消失的双胞胎
1 归来:只一半
2 德西蕾
3 寻人
第二部 地图
4 突如其来的黑女孩
5 里斯与裘德
6 身体
第三部 心弦
7 新邻居
8 朋友
9 没有过去的人
第四部 剧场后门
10 重遇
11 史黛拉
12 相见
13 谜一般的母亲
第五部 太洋湾
14 表姐妹
15 肯尼迪
第六部 地点
16 归来:另一半
17 再出发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