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秦人口流动民族迁徙与民族认同研究
  • 先秦人口流动民族迁徙与民族认同研究
  • 先秦人口流动民族迁徙与民族认同研究
  • 先秦人口流动民族迁徙与民族认同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先秦人口流动民族迁徙与民族认同研究

护封破了个口,内页干净,斑点是手机摄像头灰尘

45 6.9折 65 八品

仅1件

湖北武汉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国硕 著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0

版次1

装帧精装

上书时间2024-06-28

素的书铺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国硕 著
  •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1-10
  • 版次 1
  • ISBN 9787534762987
  • 定价 65.00元
  • 装帧 精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74页
  • 字数 355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大象文丛
【内容简介】
  《先秦人口流动民族迁徙与民族认同研究》在全面收集有关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民族学、考古学、历史文献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参考人口学、古文字学、地理学、生态学、人类学、军事科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对先秦时期的人口流动、民族迁徙及民族认同课题进行了系统、综合研究。
【作者简介】
    张国硕,男,1963年8月生。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后获郑州大学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2004~2005年日本九州大学访问学者。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特聘教授岗位获得者。兼任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中国先秦史学会、中国古都学会理事等职。主要从事史前夏商周考古、先秦史、民族史研究工作。出版《夏商时代都城制度研究》《文明起源与夏商周文明研究》《郑州商都文化》等著作12部,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有关概念的界定
一、氏族、部落与部族
二、民族、族群与民族集团
三、人口流动与民族迁徙
四、民族认同
五、考古学文化
第二节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范围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三节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先秦民族与民族集团的形成
一、先秦时期的部落与民族
二、先秦时期的民族集团

第二章史前时期的人口流动与族群迁徙
第一节前黄帝时代各地文化的形成与族群迁徙现象的出现
一、前黄帝时代诸族群文化的形成
二、前黄帝时代的族群迁徙
第二节黄帝时代诸区域文化的形成与族群迁徙
一、黄帝时代诸族群文化遗存的确定
二、黄帝时代的族群迁徙
第三节尧舜时代的人口流动与族群迁徙
一、尧舜时代诸族群文化遗存的确定
二、尧舜时代的人口流动
三、尧舜时代的族群迁徙
第四节史前时期人口流动与族群迁徙的原因
一、气候环境变迁
二、人口膨胀
三、政治斗争
四、军事战争

第三章夏商时代的人口流动与民族迁徙
第一节夏商时代诸族群文化遗存的确定
一、夏族文化
二、商族文化
三、周族文化(先周文化)
四、东夷集团文化
五、北狄集团文化
六、西戎集团文化
七、百越、苗蛮集团文化
第二节夏商时代的人口流动
一、夏代的人口流动
二、商代的人口流动
第三节夏商时代的民族迁徙
一、夏族的迁徙
二、商族的迁徙
三、夏商时代周族的迁徙
四、北方民族的南迁
五、东夷族的西迁与南迁
六、其他族群的迁徙
第四节夏商时代人口流动与民族迁徙的原因
一、政治原因
二、军事原因
三、气候环境变迁原因

第四章西周时期的人口流动与民族迁徙
第一节西周时期诸族群文化遗存的确定
一、西周文化
二、周边地区文化
第二节西周时期的人口流动
一、人口往复
二、人口迁移
第三节西周时期的民族迁徙
一、周族的大规模迁徙
二、商族亡国后的迁徙
三、其他族群的迁徙
第四节西周时期人口流动与民族迁徙的原因
一、政治原因
二、经济原因
三、军事原因
四、气候环境变迁原因

第五章东周时期的人口流动与民族迁徙
第一节东周时期诸族群文化遗存的确定
一、周属族团文化
二、边远地区文化
第二节东周时期的人口流动
一、政治中心变迁与人口迁移
二、俘获、流放与移民
三、婚嫁
四、人口往复
五、东周时期人口流动的特点
第三节东周时期的民族迁徙
一、周属族团的外迁
二、非周属族团的内迁
第四节东周时期人口流动与民族迁徙的原因
一、政治原因
二、军事原因
三、环境与经济原因

第六章先秦时期对华夏民族的认同
第一节西周早期的周人尊夏
一、周人对夏的认同
二、尊夏的目的及作用
第二节春秋时期华夏观念的形成
一、“中国”之地理概念的产生
二、华夏意识的产生
三、“四裔”概念的产生
第三节战国时期华夏民族的形成与民族认同
一、华夏民族的形成
二、对华夏民族的认同
第四节华夏民族认同的原因
一、频繁的人口流动、民族迁徙以及民族大融合是华夏民族
认同的基础
二、华夏势力的扩展是华夏民族认同的直接诱因
三、先进的华夏文化和礼俗以及文化交流是华夏民族认同的动力
四、大一统思想观念的产生是华夏民族认同的理论源泉
五、诸侯争霸、统一战争以及国家发展的需要

第七章先秦华夏民族认同对后世民族认同的影响
第一节秦汉时期民族同源观念的产生
一、大一统观念的发展
二、汉代华夷一体民族政策的形成
三、诸族同源观念的形成
第二节两晋南北朝至明清时期各民族对华夏民族的认同
一、两晋十六国时期少数民族对华夏民族的认同
二、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对华夏民族的认同
三、隋唐宋明时期对华夏民族的认同
四、辽金元时期对华夏民族的认同
五、清代对华夏民族的认同

第八章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