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托业发展困境的法律对策研究(2001-2007)
  • 信托业发展困境的法律对策研究(2001-2007)
  • 信托业发展困境的法律对策研究(2001-2007)
  • 信托业发展困境的法律对策研究(2001-2007)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信托业发展困境的法律对策研究(2001-2007)

8 2.7折 30 九品

仅1件

山东临沂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康锐 著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2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w783

上书时间2024-06-17

翰博雅致书屋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康锐 著
  •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2
  • 版次 1
  • ISBN 9787561536070
  • 定价 30.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57页
  • 字数 285千字
【内容简介】
《信托业发展困境的法律对策研究(2001-2007)》由康锐编写,书中包括了:我国信托业的六次整顿、信托业困境的集中表现、信托业困境中的法律冲突及其根本诱因、我国《信托法》颁布与信托制度的移植背景等内容。
《信托业发展困境的法律对策研究(2001-2007)》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作者简介】
康锐,女,1968年生,重庆人。上海海事大学法学院法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法学学士、经济学硕士、经济学博士在读。2001年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伦敦大学商法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7年德克萨斯大学法学院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托法、金融法。曾出版著作《当代中国金融法律制度及其运作》。参与多项省部级课题研究,主持2005年司法部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研究课题,研究内容为信托法。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第二节研究意义
第三节相关研究的回顾
第四节研究内容
第五节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我国信托业发展的现状及困境研究
第二章我国信托业的六次整顿
第一节信托业的第一次整顿:行业清理
第二节第二次整顿:业务清理
第三节第三次整顿:业务清理和行业整顿
第四节第四次整顿:分业经营模式确立
第五节第五次整顿:回归信托本源
第六节第六次整顿:继续明确和敦促信托业回归主业
第七节信托业六次整顿的启示
第三章信托业困境的集中表现
第一节金融监管机构不支持信托业的现行盈利模式
第二节市场规则不统一给信托公司带来巨大竞争压力
第三节受托人数量增加,分业经营格局事实上已被打破
第四节配套制度不健全,信托合法性存在法律漏洞
第四章信托业困境中的法律冲突及其根本诱因
第一节《信托法》实施需求受到抑制
第二节制定“信托业法”呼声又起
第三节《信托法》移植不佳是法律矛盾产生的根本诱因

第二部分信托业发展困境的成因研究:信托制度移植
第五章信托制度移植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信托制度移植的基本研究思路
第二节法律移植的基本动因
第三节法律移植的可行性
第四节法律移植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第六章信托制度的效率机制
第一节交易成本、制度效率与法律变迁
第二节信托制度的效率分析之一:与合同法相比较
第三节信托制度的效率分析之二:与公司法相比较
第四节信托制度移植的核心内容
第七章我国《信托法》颁布与信托制度的移植背景
第一节法律移植中的潜在利润
第二节我国信托制度移植的社会需求
第三节《信托法》颁布与潜在利润实现
第八章我国信托制度的移植模式
第一节法律移植中的路径约束与模式选择问题
第二节我国信托制度移植的初始条件
第三节我国信托制度移植的模式选择及路径依赖
第四节法律移植模式与效果的关联性

第三部分改善我国信托业发展困境的法律对策研究
第九章统一《信托法》的调整对象
第一节统一《信托法》调整对象的必要性
第二节信托关系的财产管理特征
第三节《信托法》颁布之前的我国“信托”关系
第四节《信托法》的调整对象有待统一和强化
第十章修改《信托法》以明确信托信号
第一节信托信号的含义
第二节我国信托立法中的信托信号
第三节信托信号不清的现实考量:以委托理财案件为例
第十一章建立信托登记制度
第一节信托登记悖论
第二节建立信托登记制度亟待澄清的几个法律问题
第三节信托登记制度的基本框架
第十二章结语
第一节研究结论
第二节研究创新之处
第三节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