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嘉庚回忆录:民国名人回忆录
  • 陈嘉庚回忆录:民国名人回忆录
  • 陈嘉庚回忆录:民国名人回忆录
  • 陈嘉庚回忆录:民国名人回忆录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陈嘉庚回忆录:民国名人回忆录

35 6.0折 58 八五品

仅1件

北京海淀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陈嘉庚 著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11

版次1

印刷时间2010-11

印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03-09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封面和前几页有磕碰,存放时间较长,书页略有发黄。详见照片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陈嘉庚 著
  •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11
  • 版次 1
  • ISBN 9787506039956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404页
  • 字数 465千字
【内容简介】
《陈嘉庚回忆录:民国名人回忆录》包括了印赠《验方新编》、登报征求良方、世界书局代印医书、自印医书未遂、与满清脱离闽省光复与南洋华侨、七创办集美小学校、县立小学校之腐化、闽垣师范学校、填池为校址、筹赈天津水灾、创办集美师范及中学、师范生按县分配、集校第一次更动、集校第二次更动等。
【作者简介】
陈嘉庚(1874-1961),爱国华侨。中国福建省同安县(今属厦门市)人。1890年,随父亲前往新加坡经商,经营橡胶园、米厂、罐头厂等。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热心教育事业,自1913年起,创办集美中学和小学;1921年,创办厦门大学。九…八事变后,在新加坡组织华侨救国活动。抗日战争时期,创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自任主席,开展救国活动。1940年回国观光,目睹国民党统治的腐败,赴延安访问,慰问抗日军民,拥护共产党的团结抗战政策。抗战胜利后,创办《南侨日报》,反对国民党的独裁统治和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人常委会委员、中国侨联主席等职。1961年8月12日病逝于北京。
【目录】
弁言
第一篇南侨回忆录
一印赠《验方新编》
二登报征求良方
三世界书局代印医书
四自印医书未遂
五与满清脱离
六闽省光复与南洋华侨
七创办集美小学校
八县立小学校之腐化
九闽垣师范学校
一〇填池为校址
一一筹赈天津水灾
一二创办集美师范及中学
一三师范生按县分配
一四集校第一次更动
一五集校第二次更动
一六师范中学师资之困难
一七集校第三次更动
一八集校安定
一九添办水产航海学校
二〇添办农林学校
二一添办女师范幼稚师范及商科
二二补助小学校
二三反对厦门开彩票
二四倡办厦门大学
二五演武场校址之经营
二六厦大假集美开幕
二七厦大校长更动
二八厦大第一次募捐无效
二九厦大第二次募捐无效
三〇厦大第三次募捐无效
三一募捐理想之失败
三二集美厦大之支持
三三厦大献与政府
三四参加捐办星洲大学
三五英政府自办星洲大学
三六南侨中学校之兴设
三七南洋各属之华侨教育
三八南洋教育之弊端
三九济案筹赈会
四〇胶款诉讼案
四一公时纪念像
四二鸦片与黑奴
四三马来亚稻田与华侨
四四伍朝枢遇刺
四五国旗之意义
四六决定拥护中央
四七新加坡华侨中学新校舍之建筑
四八许案与叶渊
四九许案之结局
五〇广西与华侨
五一改良华侨丧仪
五二“九·一八”与南洋之抵制日货
五三闽南水灾捐
五四闽省禁止师范学校
五五闽建设厅才难
五六汪精卫小孩弄火
五七对王正廷之劝告
五八满清衣冠之遗留
五九妇女服装应改善
六〇跳舞营业之毒害
六一南侨救乡运动第一次
六二救乡运动第二次
六三救乡运动第三次
六四救乡运动失败之原因
六五助款兴集校
六六回国就学须注意
六七反对西南异动
六八购机寿蒋会
六九“七·七”抗战侨民大会
七〇新加坡筹赈会成立
七一闽侨宜多捐
七二侨生与祖国
七三马来亚筹赈会议
七四虚荣终失败
七五劝募救国公债
七六闽代表来洋筹款
七七筹备南侨总会
七八南侨总会成立
七九冯君明见
八〇提案攻汪贼
八一日本抗议荷属义捐
八二南侨总会任务
八三闽省府来募公债
八四武汉合唱团南来募捐
八五华北汉奸来电
八六补助宣传抗敌之上海《神州日报》
八七救济罢工反日之铁矿工人
八八华侨大会堂与图书馆
八九新加坡继设水产航海学校
九〇维持中英感情与抗战
九一设立救济残废伤兵委员会
九二华侨司机回国
九三派员视察西南运输
第二篇战后补辑
第三篇个人企业追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封面和前几页有磕碰,存放时间较长,书页略有发黄。详见照片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