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克隆人科幻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英语语言文学文丛
  • 克隆人科幻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英语语言文学文丛
  • 克隆人科幻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英语语言文学文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克隆人科幻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英语语言文学文丛

88 九五品

库存3件

江苏南京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郭雯 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11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中101

上书时间2024-06-26

华宇旧书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郭雯 著
  •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9-11
  • 版次 1
  • ISBN 9787305083396
  • 定价 4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32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12页
【内容简介】
  《克隆人科幻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英语语言文学文丛》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这一独特视角出发,探讨以“基因复制”的新型生命体为题材的科幻作品——克隆人科幻小说中的科技伦理问题,是一次科学与人文的对话。《克隆人科幻小说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研究/英语语言文学文丛》的研究对象为欧美和亚洲的十六部经典或畅销的克隆人科幻小说,以克隆人身份研究为主线,解读克隆人在三大伦理环境中的伦理身份诉求、伦理选择、伦理困境、伦理混乱等主要问题,发掘克隆人科幻小说所蕴含的伦理教诲功能及深刻的人文关怀。
【作者简介】
  郭雯,苏州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在A&HCI及CSSCI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美国后人类科幻小说人文思想研究”、江苏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英美克隆人科幻小说的伦理批评研究”等项目。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克隆人科幻小说的发展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一章 克隆人科幻小说与克隆人的身份
第一节 科技发展、科学幻想与“人造人”
一、科技与科幻的关系
二、《弗兰肯斯坦》和“人造人”题材的发展
三、生物技术与克隆人
第二节 克隆人的身份——一个斯芬克斯之谜
一、克隆人的先天身份:“科学选择”的产物
二、“我是谁”:“科学人”的伦理困惑
三、克隆人的目的性与工具性
四、克隆人的技术风险与伦理恐慌

第二章 克隆人与自然人共存:伦理混乱中的身份诉求
第一节 新型家庭模式:传统伦理的颠覆
一、造物主的克隆情结
二、模糊的人伦定位
三、新时代的乱伦禁忌
第二节 克隆人在自然人社会中的身份认同
一、克隆人在反叛中的同化
二、双重伦理准则下的选择
三、克隆人的身份转化与困境
第三节 身世之谜与解谜
一、犯罪与伦理混乱
二、伦理身份的变化与身份探查
三、破案与身份确立
第四节 克隆人与自然人的冲突与互动
一、二元对立:主奴关系和身份等级
二、克隆人与自然人的互涉:镜像与衍生
三、无法逾越的人类中心主义

第三章 克隆人个体与群体:复制与身份隐喻
第一节 类像与消失的多样性
一、克隆人群体的出现
二、千人一面的相似性
三、克隆人群体的伦理
第二节 克隆个体与克隆群体的对抗:对“自然人”的身份构建
一、人性的呐喊:解救人类
二、认识自我的动机:对身份的渴望
三、构建自然人的身份:回归人类
第三节 克隆人:作为“复制”的认知
一、寻找真实:原本与摹本的文化寓意
二、“科学选择”时代的身份危机
三、寻找平衡的伦理关系:集体与个人、整体与个体

第四章 克隆人与社会:乌托邦抑或反乌托邦
第一节 科技异化之下的“新世界”
一、陌生化的典型环境
二、典型人物与伦理主体的异化
三、生物学与消费社会:科学意识的未来呈现
第二节 反乌托邦主题对乌托邦的消解
一、感官电影:对“快感”文化的批判
二、文明与野蛮的对立:去异化的讽喻
三、政治与伦理的背离:对技术控制的反思
第三节 克隆人方案:批判式乌托邦
一、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科学选择
二、新社会、新身份:未知伦理模式的探索
三、充满悖论的科技乌托邦:伦理维度与秩序重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