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
  • 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
  • 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
  • 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
  • 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
  • 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

正版实拍

8.8 1.5折 58 九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彦云 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9-09

版次1

印刷时间2009

装帧平装

货号22

上书时间2024-06-28

芳红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赵彦云 著
  • 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9-09
  • 版次 1
  • ISBN 9787505875975
  • 定价 58.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5页
  • 字数 49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内容简介】
  一、中国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设计的理论及客观依据
  1993年以来,我们在国际竞争力、区域和城市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以及在有关专题的竞争力研究基础上,得到一个基本的认识,就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完善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非常适合竞争力发展空间的系统关系发展,即是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协调发展的制度基础。尽管这个制度还没有达到目标下的完善,但是,作为提升和培育产业竞争力的基础平台,它特别适合整合政府、金融、区域、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力资源。我们按照这样的经验和理念,在全面跟踪世界学术前沿,考察世界经济论坛(WEF)、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欧洲联盟贸易竞争司、英国贸工部,以及中国驻世界贸易组织(WTO)使团、中国驻欧盟使团之后,结合关于我国产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研究,提出了中国产业竞争力的钻石模型,包括它的理论基础,即国家、产业、企业竞争力关系和产业集聚竞争力、竞争力资源的基本理论。我们关于中国各个产业竞争力的研究都是在这个钻石模型基础上,联系我国产业发展实际和特点作出设计和研究的。我们也在模型上追求实证的解释,希望这个钻石模型能够进一步推动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理论研究。
  二、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模型创新
  我们前期已经在竞争力模型,特别是有关分析中国国际竞争力、产业与企业竞争力、区域与城市竞争力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参见《国际竞争力统计模型及应用研究》,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年版),这次研究我们完成了中国制造业模型的设计和分析,在利用外资、研究与开发、人力资本、市场竞争力、国际贸易与产出水平、增长水平和效率水平决定关系上得到了非常有价值的结论。对于中国产业聚集竞争力模型、中国旅游强国潜力分析模型、中国文化国际竞争力模型、中国农业产业内贸易模型等产业分析模型作出了全面深入的设计和应用研究。在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方法上,我们提出了对称性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并应用于许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的具体体系设计上。
  三、中国产业竞争力的应用研究与创新
  我们的应用研究基本上在两个层面展开,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国内区域产业竞争力,并努力将两个层面的分析研究连成一个分析研究的整体。就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我们的全新研究是:(1)中国企业管理软国际竞争力研究,设计了分析体系,全面分析研究了我国企业管理软国际竞争力与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差异、问题和如何发展。(2)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包括三个角度的研究,一是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基础竞争力、环境竞争力全面比较中国与世界的差异、问题,并研究如何发展;二是运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个国家和地区的投入产出表数据进行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研究,全面比较产业链条关系的竞争力问题;三是基于国际贸易数据,进行分细类产业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研究。(3)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设计了评价体系,比较了中国与世界强国(地区)的差异与问题,研究了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发展互动模式,提出我国的文化价值推动。(4)中国旅游业强国潜力模型的分析应用,用统计模型筛选世界最优旅游强国(地区)群,基于强国(地区)群建模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各阶段的旅游发展规模和水平。(5)提出我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模型,全面分析研究我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差距、原因,提出发展对策。就国内区域产业竞争力,我们的创新性研究是:(1)31个省市自治区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包括分具体行业用全国20多万家规模以上企业数据进行系统分析。(2)制造业国内市场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研究,即按照外资企业、港澳台企业、国有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等经济类型分组的竞争力水平差异和竞争力优劣势分析。(3)中国工业产业间竞争力分析研究,全新分析各个产业之间的竞争力优劣势,为完善我国工业竞争关系,实现快速高效发展提供研究依据。(4)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27个城市旅游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5)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研究(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第72~82页)。(6)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环保产业竞争力分析研究。(7)中国农业竞争力研究,包括产业内贸易和具体产品如大豆、水稻的分析研究。
【作者简介】
  赵彦云男,1957年5月出生,博士,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副理事长,国际竞争力与创新指数研究的著名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政府津贴。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第五届吴玉章科研奖获得者。
出版专著等著作20余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80多篇,主持和参加70多项国际合作和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获省部级以上各种科研成果奖17项。曾担任世界银行、联合国计划开发署、亚洲开发银行项目咨询专家,合作研究或学术访问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等15个国家,以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代表作有《宏观经济统计分析》、《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评价分析》、《中国走向创新型国家的要素:来自创新指数的依据》。
【目录】
第一部分中国产业竞争力理论方法与模型研究
第一章中国产业竞争力理论
一、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基本问题
二、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三、中国产业竞争力研究的基本理论

第二章中国产业竞争力钻石模型研究
一、中国产业竞争力决定要素的理论体系
二、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模型及应用
三、我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问题
四、提升我国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的基本对策

第三章中国产业集聚竞争力研究
一、中国产业聚集经济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二、中国产业集聚创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三、中国产业集聚新企业进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第四章中国产业投入产出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增加值及构成分析
二、进出口分析
三、产业问依存关系分析

第五章中国企业管理软国际竞争力研究
一、中国企业管理软国际竞争力研究模式
二、中国企业管理软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分析
三、中国企业管理软国际竞争力的要素竞争力分析
四、中国企业管理软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结论

第二部分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第六章中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一、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二、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三、我国制造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特点

第七章中国制造业产业环境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一、制造业环境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二、制造业环境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三、我国制造业环境国际竞争力的特点

第八章中国制造业产业基础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一、制造业基础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
二、制造业基础国际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三、我国制造业基础国际竞争力的特点

第九章中国工业产业对外贸易发展和贸易国际竞争力
一、中国工业产业对外贸易特点及演变趋势
二、中国工业产业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数
三、中国工业产业贸易相对出口绩效指数
四、中国主要工业行业的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五、基本结论

第十章中国工业行业间产业竞争力与行业选择
一、2006年我国工业行业间产业竞争力评价
二、行业支持发展的基本特征
三、行业发展的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
四、产业发展的行业选择与战略性产业

中国产业竞争力专题研究
第十一章中国服务业产业竞争力研究
一、服务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和服务业发展现状
二、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四、中国服务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和比较分析
五、提升中国服务业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第十二章中国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
一、中国旅游产业竞争力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二、中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和评价体系研究
三、中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和比较分析研究
四、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设计、评价和分析研究

第十三章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背景
二、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结构模型
三、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四、世界文化产业竞争力总体评价与分析
五、中国和重点国家(地区)的文化产业竞争力比较分析
六、基本结论和建议

第十四章中国环保产业竞争力研究
一、环保产业的定义
二、环保产业的识别与分类
三、中国环保产业竞争力分析
四、政策建议

第十五章中国农业产业竞争力研究
一、中国农业产业竞争力研究现状
二、中国农产品的比较优势分析
三、中国农产品产业内贸易与竞争力研究
四、中国加工食品产业内贸易发展与竞争力研究
五、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农业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与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