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中国文艺的一种阐释:文学与图影的流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现代中国文艺的一种阐释:文学与图影的流转

66.64 6.8折 98 全新

库存100件

北京西城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秀川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22527239

出版时间2024-05

版次1

印刷时间2024-05

印次1

印数1千册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356页

字数360千字

定价98元

货号9787522527239

上书时间2024-05-13

九州出版社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高秀川,1973年生,汉族,江苏东海人,文学博士,徐州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尤着力于文学与图像领域的探索。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多项,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

内容简介:
作者秉持开放的学术理念,在文学与图影互为参证的逻辑框架下展开梳理和分析,努力绘制出两者之间流转的基本脉络,从而获致一种对现代中国文艺发展的新阐释。在充分占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本书通过对视觉文化语境下文学的主题意涵、叙事机制、艺术观念嬗变及思潮变迁的梳理,着重分析研判绘画、摄影、电影等不同艺术形态的图影样本与中国现代文学之间互动、互文的状态与进程,努力廓清各种力量在文艺场域内相互制衡和博弈的基本样貌,以体现多学科交叉、多视角融合、多维度发散的特色。这既是一种拓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领域的尝试,又有“跳出去,收回来”方法论层面的意义。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通过文学与图影的种种交集来阐释现代中国文艺的学术著作。作者以具有典型性的图影样本与中国现代文学重要作家、文本、文学现象、思潮之间的关系为突破口,探讨了绘画、摄影、电影等不同艺术形态的图影样本与现代文学之间互动、互文的状态与进程。

目录:
绪 论 
第一节 现代中国文艺场域中的文学与图影
第二节 文学与图影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章 现代中国文艺发展中文学与图影的流转
第一节 从传统到现代:图影流转中的文学转型
第二节 文学与图影流转中的现代文学史观建构
第二章 中国现代文学视野中的图影谱系 
第一节 文学图影的本体特征
第二节 文学图影的基本谱系 
第三节 文学图影的文化载体与空间 
第三章 大众文化语境中的图影与文学想象 
第一节 雅俗流变:接受视域下的图影与文化想象 
第二节 民间转型:作为个案的丁玲与文学转向 
第三节 视觉审美:张爱玲小说的时空意象与生命想象
第四章 现代性空间中的图影与文学书写
第一节 欲望狂欢:上海光影与新感觉派的都市书写
第二节 图绘心灵:施蛰存小说的视觉化书写 
第三节 都市荒凉:张爱玲的观看与书写 
第五章 文化消费视域下的图影与文学传播
第一节 《良友》画报中的作家群落与文学图景
第二节 从小说到电影:文艺生态视域下的《春蚕》改编 
第三节 内山书店、鲁迅及1930 年代新兴木刻运动 
第六章 域外版画传播与1930 年代的文学生态 
第一节 比亚兹莱与1930 年代中国小说现代性建构
第二节 1930 年代文艺大众化视野中麦绥莱勒的版画传播
第三节 左翼文坛脉动与珂勒惠支版画的传播 
第七章 图影与中国现代作家的主体性塑造
第一节 影像中的鲁迅:自我、身体与国族想象 
第二节 看见鲁迅:20世纪二三十年代文坛对鲁迅的视觉化塑造
第三节 张爱玲《对照记》:家族寻根与个人形塑
第八章 视觉文化语境下的文学文本再阅读
第一节 关于苏联版画展览会的两个文本的并置阅读 
第二节 视觉维度上的《朝花夕拾》
结  语
参考书目 
后  记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