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世纪歌剧“女性救赎”主题研究
  • 19世纪歌剧“女性救赎”主题研究
  • 19世纪歌剧“女性救赎”主题研究
  • 19世纪歌剧“女性救赎”主题研究
  • 19世纪歌剧“女性救赎”主题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19世纪歌剧“女性救赎”主题研究

20 2.0折 98 九五品

仅1件

北京昌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晶 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03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19-1

上书时间2024-05-21

好运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李晶 著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3-03
  • 版次 1
  • ISBN 9787503973444
  • 定价 98.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字数 364.000千字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19世纪与救赎主题相关的众多歌剧中选择6部作品进行深入分析,依次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的歌剧《费德里奥》、韦伯的歌剧《魔弹射手》、瓦格纳的歌剧《漂泊的荷兰人》;意大利作曲家贝利尼的歌剧《诺尔玛》、威尔第的歌剧《茶花女》;法国作曲家古诺的歌剧《浮士德》。通过对歌剧作品的分析与解读寻找文本和救赎主题之间的关联,论述“女性救赎”主题的歌剧是如何在19世纪确立并不断发展,理解这一特殊的音乐文化现象和创作行为,探究“女性救赎”主题所体现出的时代特征和文化意义。
【目录】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回顾

 第一节 何谓“女性救赎”

 第二节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女性救赎”主题歌剧产生的历史语境

 第一节 “原罪”与“救赎”观念贯穿西方音乐

 第二节 浪漫主义思潮对音乐创作的影响

 第三节 政治革命运动在歌剧创作中的体现

 第四节 19世纪歌剧“女性救赎”主题的兴起

第三章 “女性救赎”之开端——贝多芬《费德里奥》中的莱奥诺拉

 第一节 德国歌剧中救赎主题的贯穿

 第二节 “拯救歌剧”与《费德里奥》

 第三节 救赎的天使——莱奥诺拉的形象塑造

 第四节 莱奥诺拉形象所体现的情结与诉求

第四章 “女性救赎”之延续——韦伯《魔弹射手》中的阿加特

 第一节 《魔弹射手》——浪漫主义特征的集中体现

 第二节 《魔弹射手》的创作主旨与特点

 第三节 《魔弹射手》男性角色的塑造与表现

 第四节 核心人物——“施救者”阿加特的塑造

第五章 “女性救赎”的转变——古诺《浮士德》中的玛格丽特

 第一节 19 世纪法国歌剧主题的转变

 第二节 歌剧《浮士德》对原著的改编

 第三节 《浮士德》表现的中心——“救赎者”玛格丽特

第六章 “女性救赎”的现世性——19世纪的意大利歌剧创作

 第一节 圣徒式的救赎——贝利尼《诺尔玛》中的诺尔玛

 第二节 自我救赎的实现——威尔第《茶花女》中的薇奥列塔

第七章 “女性救赎”之高峰——瓦格纳歌剧中的森塔形象

 第一节 “救赎”——瓦格纳歌剧创作中的重要命题

 第二节 开启“救赎”之旅——《漂泊的荷兰人》

 第三节 核心人物的形象塑造

 第四节 个人经历与精神追求在歌剧中的体现

第八章 “女性救赎”主题下的形象塑造和创作特征

 第一节 18、19世纪歌剧中女性形象的不同之处

 第二节 “女性救赎”主题歌剧的创作特征

第九章 “女性救赎”主题歌剧的价值取向与当代呈现

 第一节 西方歌剧中的“救赎”主题的历史演变

 第二节 “女性救赎”主题反映的性别观念

 第三节 “女性救赎”主题歌剧的国内制作与呈现

 第四节 “女性救赎”主题彰显的文化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