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关村改革风云纪事
  • 中关村改革风云纪事
  • 中关村改革风云纪事
  • 中关村改革风云纪事
  • 中关村改革风云纪事
  • 中关村改革风云纪事
  • 中关村改革风云纪事
  • 中关村改革风云纪事
  • 中关村改革风云纪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关村改革风云纪事

图书准确信息及瑕疵参考书影,本店实物图上传。

4 1.0折 39.8 八五品

仅1件

安徽蚌埠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福森 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05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69-1A

上书时间2024-06-17

墨香聚书阁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福森 著
  •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05
  • 版次 1
  • ISBN 9787030216182
  • 定价 39.8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9页
  • 字数 278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中关村改革回忆录丛书之1
【内容简介】
《中关村改革风云纪事》从中关村第一家民办科技机构的诞生,到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后,1980年至1992年间的15件大事,特邀这15件大事的21位主人公、组织者或主要参与者亲自撰写回忆录,把第一手回忆资料奉献给读者。其中作者有四通公司开拓者之一的印甫盛、四通公司董事长段永基。联想公司开拓者之一、董事长柳传志。科海公司开拓者之一、首任总裁陈庆振。京海公司开拓者之一、首任总裁王洪德。中关村首家民办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服务部”开拓者之一纪世瀛。中共中央调研室主任、《希望的火光》作者于维栋,原海淀区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邵干坤,原上地开发区实创公司首任总裁、原海淀区副区长王思红,原试验区首任主任、原北京市副市长胡昭广,原海淀区区委书记、原司法部部长张福森等人。他们一篇篇感人的文章,给读者亲身触摸历史的感觉。文章中还首次披露中关村早期政治、经济、企业金融运作、党中央对中国首家科技园区的批准过程,读后让人感慨万分。
【作者简介】
张福森,北京市顺义人,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统毕业,曾任海淀区委书记、北京市市委常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北京市委副书记、司法部部长,现任全国政协常委、社会法制委员会主任。
【目录】
序言
前言
中关村首家民办科技机构与华夏所
服务部的酝酿与成立
初期的工作和运行机制
服务部遭受挫折
新华社北京分社记者上书中央
中央领导同志批示与支持
创办华夏所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诞生
我和京海
我和“知青社”
提交“五走”报告
第一桶金
初创成绩
北京市委对京海公司的调查
中科院改革的试验田科海
科海成立的背景与使命
科海的管理体制及分配机制
开发与服务结合开拓技术推广新路
早期资金运作的尝试
创业中的一些经验教训
大风起创四通
联想初创时期的回忆
长长的引桥
计算所给的家底
第一批队伍
万事开头难
第一桶全
找到了方向
较早的股份制企业信通
中科院微机协作组是信通公司的摇篮
信通公司的管理体制
早期经营与第一桶金
对股份制的探索
改革开放使人“点铁成金”
首次点铁成全是小小的手表壳
从中科院辞职的扪心自问
拒绝日本人有损尊严的交易
奔走在故乡的小路上
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钛金的恩人
梦想实现
海淀区第四次党代会
第四次党代会召开时的区内外形势
集中民智提出“两区一基地”发展目标
第四次党代会是海淀区发展的里程碑
中科院科技产业在中关村的建立
中科院科技产业先锋“科技开发邵”
中科院首家科技公司科海的创办
月下两追周明陶希望公司诞生
《汇报提纲》确定大办科技产业
朱镕基科技促进基金会
“一院两制”的提出与旧观念的阻碍
海淀区为科技企业发展创造区域环境
影响改革的几种思想
电子一条街的主力军
营造“小环境”
请进来走出去
举办新技术展览和科技灯会宣传电子
对中关村四公司的调查
调查的起因
四家公司当时的情况
调查组对反映问题的核查情况
调查组发现的问题
实事求是的调查结论
科技部关心中关村高科技园区的发展
支持陈春先等科技人员创新创业
设立《中关村高技术开发区研究》课题
组织中关村民办科技企业专题调研
白皮书宣传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帮助中关村企业走出国门
保护科技人员创业
支持创办《中国科技产业》杂志
支持设立“科技实业家创业奖”
宋健“借东风”推动民营科技创业新高潮
中关村是火炬计划的试验区和示范区
新华社报道对成立试验区的推动
领导临时派我写一篇中关村的成就报道
民办科技企业的活力使我产生了写作冲动
调查报告的主要内容
调查报告被中央领导批示并组织调查
中关村科技园的决策过程
新华社的报道和中央领导的批示
调查组的组成和调查报告的设计
中央联合调查组的调查过程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的决策
向北京市传达中央决定
《试验区条例》的诞生及管理体制的设计
《试验区条例》的起草过程
《试验区条例》背后的故事
试验区管理机构的设置
试验区办公室人员在北京公开招聘
创新是试验区的灵魂
走进试验区迎接新挑战
统一思想明确任务
吸收先进管理思想创新管理制度
生存机制与发展机制的创新
四通公司不但要办而且要办得更好
对四通公司的清查
市委清查四通公司的指导思想
进驻四通公司深入开展工作
坚持实事求是按党的政策办事
精心起草清查报告
四通公司要办得更好
在四通公司建立党委
四通公司的新生
北京市委的决策使四通吃了定心丸
四项措施让四通渡过难关
“二次创业”硕果累累
“科技之光奖”对试验区企业的影响
“科技之光奖”的缘起
召开动员大会造势
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国家科委转发大会的主题报告
中关村信通公司走私案
信通公司走私案是怎么回事
信通公司走私案可能成为一场劫难
海淀区委如何处理信通公司走私案
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的创建
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的启动
六图二书规划和公司化运作
首创北京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
一流的工程建设与招商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