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破传统思维的瓶颈: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立法问题研究
  • 实破传统思维的瓶颈: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立法问题研究
  • 实破传统思维的瓶颈: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立法问题研究
  • 实破传统思维的瓶颈: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立法问题研究
  • 实破传统思维的瓶颈: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立法问题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实破传统思维的瓶颈: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立法问题研究

正版图书

120 九五品

仅1件

辽宁大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文山 著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5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2-04-08

法苑书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张文山 著
  • 出版社 法律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5
  • 版次 1
  • ISBN 9787503672026
  • 定价 32.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50页
  • 字数 284千字
【内容简介】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用法律形式来规范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是国家保障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项权利的基本法律。但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20年来,始终有一个问题在困扰着法律的实施,这就是它的操作性问题。虽然制定了一些配套的法规,但始终没有起到“配套”的作用,操作性问題在现行配套立法中并没有得到解决。

  因此,作者以系统论的方法为依据,力求突破传统思维的束服,提出了“金字塔”型配套立法的模式系统。本书的逻辑思路是:首先,从《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状况分析入手,剖析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配套立法现状与缺陷和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立法的意义。其次,从总体上以系统论的方法论对“金字塔”型配套立法模式从法理基础、实现的可能性、基本结构与功能等方面阐述了该理论。第三,具体论证“金字塔”型配套立法模式是由四个层次、五种法律形式、二种法律竞合关系构成的一个结构合理的系统。

  “金字塔”型配套立法模式的构想,并不是凭主观臆想出来的,是建立在我国立法制度的基础上,所提出的理念符合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在制度上和法律上是没有障碍的,存在着只是认识上与习惯上的阻力。
【作者简介】
张文山,现任广西大学法学院教授,广西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被聘为云南大学法学院、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和贵州民族学院民族法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广西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兼任中国劳动法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广西民族法研究会会长、
【目录】
前言

一、研究背景

  (一)《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实施状况

    1.民族自治地方与自治机关建设

    2.自治权的内容与行使

    3.上级国家机关职责的履行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配套立法状况与缺陷

    1.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面临的主要问题

    2.《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立法的现状与缺陷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立法的意义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立法的模式选择

  (一)“金字塔”型配套立法模式的选择

    1.现行的配套立法模式立法主体的合法性受到质疑

    2.现行的配套立法模式在功能上承担不了对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立法的责任

    3.现行的配套立法模式在内容上解决不了操作性的问题

  (二)“金字塔”型配套立法模式的法理基础

    1.“金字塔”型配套立法模式

    2.“金字塔”型配套立法模式的法理基础

  (三)“金字塔”型配套立法模式实现的可能性

  (四)“金字塔”型配套立法模式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立法解释

  (一)民族区域自治法立法解释的学理

  (二)民族区域自治法立法解释的原则

    1.个别衡平的原则

    2.客观性与适用性原则

    3.具体化与准确性原则

  (三)民族区域自治法立法解释的事项

  (四)民族区域自治法立法解释的程序

  (五)民族区域自治法立法解释的效力

四、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特别立法

  (一)特别立法的学理

  (二)特别立法的原则与性质

    1.合法性原则

    2.民主性原则

    3.经济利益原则

  (三)主要的特别立法

    1.《民族自治地方权益保障法》

    2.《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发展促进法》

    3.《少数民族教育促进法》

    4.《少数民族文化保障法》

    5.《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开发与保护法》

  (四)特别立法的法律效力

五、实施条例或细则

  (一)制定实施条例或细则的学理基础

  (二)制定实施条例或细则的立法主体

  (三)制定实施条例或细则的立法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操作性原则

    3.整体性原则

  (四)实施条例或细则的法律性质与效力

六、自治条例与单行条例

  (一)自治条例

    1.自治条例立法现状

    2.自治条例的学理分析

    3.自治条例的立法原则

    4.自治条例的法律效力

  (二)单行条例

    1.单行条例的立法状况

    2.单行条例的学理分析与立法原则

    3.单行条例的法律效力

七、变通规定和补充规定

  (一)对法律、行政法规的变通和补充

  (二)对上级国家机关行政行为的变通执行和停止执行

八、结论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附录二: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

附录三:12个省关于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