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献》创刊号1-5期。创刊于1925年,国学拾零社编辑,故宫博物院国学拾零社发行,通讯处设为北平神武门内故宫博物院传达处转达国学拾零社1925年出版的第1期至第5期,
  • 《文献》创刊号1-5期。创刊于1925年,国学拾零社编辑,故宫博物院国学拾零社发行,通讯处设为北平神武门内故宫博物院传达处转达国学拾零社1925年出版的第1期至第5期,
  • 《文献》创刊号1-5期。创刊于1925年,国学拾零社编辑,故宫博物院国学拾零社发行,通讯处设为北平神武门内故宫博物院传达处转达国学拾零社1925年出版的第1期至第5期,
  • 《文献》创刊号1-5期。创刊于1925年,国学拾零社编辑,故宫博物院国学拾零社发行,通讯处设为北平神武门内故宫博物院传达处转达国学拾零社1925年出版的第1期至第5期,
  • 《文献》创刊号1-5期。创刊于1925年,国学拾零社编辑,故宫博物院国学拾零社发行,通讯处设为北平神武门内故宫博物院传达处转达国学拾零社1925年出版的第1期至第5期,
  • 《文献》创刊号1-5期。创刊于1925年,国学拾零社编辑,故宫博物院国学拾零社发行,通讯处设为北平神武门内故宫博物院传达处转达国学拾零社1925年出版的第1期至第5期,
  • 《文献》创刊号1-5期。创刊于1925年,国学拾零社编辑,故宫博物院国学拾零社发行,通讯处设为北平神武门内故宫博物院传达处转达国学拾零社1925年出版的第1期至第5期,
  • 《文献》创刊号1-5期。创刊于1925年,国学拾零社编辑,故宫博物院国学拾零社发行,通讯处设为北平神武门内故宫博物院传达处转达国学拾零社1925年出版的第1期至第5期,
  • 《文献》创刊号1-5期。创刊于1925年,国学拾零社编辑,故宫博物院国学拾零社发行,通讯处设为北平神武门内故宫博物院传达处转达国学拾零社1925年出版的第1期至第5期,
  • 《文献》创刊号1-5期。创刊于1925年,国学拾零社编辑,故宫博物院国学拾零社发行,通讯处设为北平神武门内故宫博物院传达处转达国学拾零社1925年出版的第1期至第5期,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文献》创刊号1-5期。创刊于1925年,国学拾零社编辑,故宫博物院国学拾零社发行,通讯处设为北平神武门内故宫博物院传达处转达国学拾零社1925年出版的第1期至第5期,

5000 八品

仅1件

北京朝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国学拾零社编辑

出版社故宫博物院国学拾零社

出版时间1925

印刷时间192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上书时间2024-10-16

毛毛虫书店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八品
第一册创刊号完全散开了,中间部位有通体撕裂口,第二册书脊有一处裂口,不缺页年代久了纸张很脆,2.3.4.5册品相还可以,前四册有 黄开文(清末民初官员)印章,具体品相见图
商品描述
《文献(北平)》创刊于1925年,半月刊,国学拾零社编辑,故宫博物院国学拾零社发行,通讯处设为北平神武门内故宫博物院传达处转达国学拾零社。馆藏1925年出版的第1期至第5期,终刊时间和原因不详。办刊宗旨
《文献》半月刊以考查研究故宫为宗旨,登载有关故宫建筑陈设、书画、联诗格言的研究考证作品,以及刊登末代皇帝溥仪及其妻妾的诗文、日记等。
刊登内容
据该刊的《发刊词》表示,故宫所藏文物含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因此他们致力于“以其所得原料,公诸于世备通人之采择”,为研究故宫文物及中国古代史的同人提供有用的资料。
《文献》中所刊登的内容皆与故宫藏品有关,一方面,将故宫作为独立的历史建筑进行单独的研究和考证,刊登了《故宫建筑陈设记略》之类的文章,考察故宫这一历史悠久的建筑发展过程,介绍其基础陈设,诸如内庭、乾清门、乾清宫正殿、乾清宫冬暖阁等等,介绍了故宫各部分监护的具体布置与陈设历史。另一方面,该刊编辑在整理故宫所藏古物、图书、旧档案、画作、诗词等文物藏品的基础之上,对这些所整理的材料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研究,或者是单纯的抄录、转载,既能借以了解过去历史中的皇宫旧闻、政治典章制度,又能为其他研究故宫和相关历史的同人们提供可供了解和利用的资料。
文化传统
《发刊词》
本志当创刊伊始,编辑同人,愿将志趣为读者一陈之。
溯自民国十三年溥仪厨工,同人入内点查,于宫中之旧闻佚事,颇事网罗,而原藏之古物、图书、旧档、得见尤夥。盖故宫自元明以迄有清,累历积岁,今始公开于世。虽一事一处,无不含有历史上之价值,矧其罕见密闻有关典章制度之事乎。然而世变推移,新陈代谢,若不搜求,终至沦亡。及时搜集,尚非困难,同人虽谫学不足言著述,然丁斯嘉会亦尝注意于此点。是用以其所得原料,公诸于世备通人之采择,亦盛事也。本斯宗旨,爰刊此志,幸当代贤达有以匡正之。
民国十四年十一月一号本志编辑同人谨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第一册创刊号完全散开了,中间部位有通体撕裂口,第二册书脊有一处裂口,不缺页年代久了纸张很脆,2.3.4.5册品相还可以,前四册有 黄开文(清末民初官员)印章,具体品相见图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