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纪的管理挑战 9787111280590 [美]彼得·德鲁克 机械工业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21世纪的管理挑战 9787111280590 [美]彼得·德鲁克 机械工业

当天发货,正版,品相一般都没问题。凡是套书,价格异常便宜的,有可能是一本书的价格。

14.2 3.4折 42 九品

库存2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彼得·德鲁克

出版社机械工业

ISBN9787111280590

出版时间2009-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997648386407120907

上书时间2024-11-08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商品描述
前言
  我总是感觉自己没有资格为德鲁克先生的著作写序,但是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分社的邀稿盛情难却,此外,作为德鲁克先生生前少数耳提面命过的中国人之一,我也有责任和大家分享我从他那里得到的启迪。 

  改革开放初期,德鲁克夫妇来过中国。对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人从战争创伤的心理阴影中复原的艰难过程,他遇到的中国人充满活力和乐观精神,这一点令他惊讶不已。十年前我刚认识德鲁克先生时,他告诉我,世界在苏联解体后,只有美国一国独强的局面是不健康的,应该至少还有另一股力量可以和美国互相制约,在俄罗斯、印度、巴西和中国这几个正在上升的大国中,只有中国有这种可能。他还说,中国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也可能向坏的方向发展,因此在中国迅速培养大批有道德和有效的管理者至关重要。这也是他后来全力支持我创办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的原因。 

  德鲁克管理学院开办不久,有一位著名商学院的教授建议我们走精英教育的路线,收昂贵的学费,德鲁克先生反对这么做。他对我说:“中国固然需要大公司和领导它们的精英人才,但中国像任何国家一样,90%的组织将是中小型的和地方性的,它们必须发挥作用,单靠大公司,不能提供一个健康社会所需要的各方面功能。 

导语摘要
 现代管理之父彼得·德鲁克以他90岁高龄献给读者的这本著作,高瞻远瞩地分析了社会的进步、企业的发展以及管理者在21世纪所面临的挑战。正如作者所言,本书只涉及明天的“热点”问题,即关键性的、决定性的、生死攸关的和明天肯定会成为主要挑战的问题。

商品简介

我们生活在一个意义深远的转型期,变革空前而彻底,现在的管理学思想仍然沿用20世纪的那些基本假设,很少有人去注意它们是不是“事实”。
  但实际上,它们都已经过时了。如果用不正确的假设去制定战略,那将不可避免地把组织个向不正确的轨道。
  本书只涉及明天的“热点”问题,即关键性的、决定性的、生死攸关的和明天肯定会成为主要挑战的问题,将从以下6个方面深刻分析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
  管理的新范式
  战略——新的必然趋势
  变革的引导者
  信息挑战
  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
  自我管理

作者简介

  彼得·德鲁克,1909年生于维也纳,1937年移居美国,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是当代国际上*著名的管理学家,被称为“大师中的大师”。
  在美国他曾担任由美国银行和保险公司组成的财团的经济学者,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为纪念其在管理领域的杰出贡献,克莱蒙特大学的管理研究生院以他的名字命名——彼得·德鲁克管理研究生院。
  他著述颇丰,包括《管理的实践》、《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使命、责任、实务》、《旁观者》等几十部著作,已传播到全世界130多个国家。其中《管理的实践》一书奠定了他作为管理学科开创者的地位,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已成为全球管理者必读的经典。
  2002年6月,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彼得·德鲁克成为当年“总统自由勋章”的获得者,这是美国公民所能获得的*高荣誉。



目录
推荐序一(邵明路) 

推荐序二(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 

推荐序三(詹文明) 

前言 

鸣谢 

第1章 管理的新范式 

第2章 战略——新的必然趋势 

第3章 变革的引导者 

第4章 信息挑战 

第5章 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 

第6章 自我管理 

译者后记

内容摘要
  我们生活在一个意义深远的转型期,变革空前而彻底,现在的管理学思想仍然沿用20世纪的那些基本假设,很少有人去注意它们是不是“事实”。  但实际上,它们都已经过时了。如果用不正确的假设去制定战略,那将不可避免地把组织个向不正确的轨道。  本书只涉及明天的“热点”问题,即关键性的、决定性的、生死攸关的和明天肯定会成为主要挑战的问题,将从以下6个方面深刻分析21世纪管理者面临的挑战:  管理的新范式  战略——新的必然趋势  变革的引导者  信息挑战  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  自我管理

主编推荐
   

  社会转型期,管理决策者该如何应对?德鲁克经典著作中的“里程碑”解决如何应对于我们每天擦肩而过的趋势性变化。
  启蒙中国现代管理一人
  当今中国一代活跃着的组织近的眉睫的问题,正是德鲁克向我们描述的如何管理的问题。
  只有中国人才能建设中国,只有中国人才能发展中国。
  ——彼得·德鲁克
  他称自己是“社会生态学家”,他对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影响深远,他的著作架起了从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的桥梁。
  



精彩内容
 第1章管理的新范式为什么要重视假设——管理是企业管理——一种恰当的组织形式——一
种管理人的恰当方式——技术和最终用户是一成不变和已知的——管理的范围是由法律决定的——管理的范围是由政治决定的——管理是对内部的管理导言 为什么要重视假设有关事实的基本假设是管理学等社会科学业已盖棺定论的范式。它们通常存在于学者、作家、教师和社会科学实践者的潜意识中。而且,这些假设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了这些学科的学者、作家、教师和其他社会科学的实践者对事实的认知。
这些学科研究的方向取决于它们对事实的基本假设。这些假设确定了这些学科对“实际情况”的判定,同时实际上也影响了这些学科对其自身的研究课题的判定。这些基本假设多半也会判断出这些学科可以忽视的观点或者作为“恼人的例外”可以被放置在一边的情况。它们确定了特定学科关注的焦点以及可以忽略或忽视的内容。
早期的管理学学者中最颇有见地的是玛丽·帕克·福列特(MaryParkerFoilett)(1868-1933),她的遭遇很能说明问题。由于她提出的假设无法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萌发的管理理论所认定的事实相吻合,因此她生前一直默默无闻,甚至在她去世后,她的著作始终处于被人遗忘的角落,长达25年之久。然而,我们现在发现,她就社会、人和管理提出的基本假设远比当时的管理学学者提出的假设更接近事实,甚至今天的许多管理学专家提出的理论也望尘莫及。
然而,尽管基本假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人们鲜有兴趣对这些假设进行分析、研究和提出质疑——实际上也很少有机会对这些假设予以明确的解释。对于管理学这样的社会科学来说,基本假设的重要性实际上比自然科学的范式的重要性大得多。范式,即主流的一般理论,对自然界毫无影响。无论范式声称太阳绕着地球转,还是说地球绕着太阳转,太阳和地球都不会受到影响。自然科学研究的是客体的行为,而像管理学这样的社会科学,关注的是人和社会机构的行为。因此,社会科学的实践者往往将该学科的假设奉为行动的准绳。自然科学的现实,即物质世界及其规律都不会发生变化(或者如果发生变化,这种改变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无法在几十年或几个世纪内完成的),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社会科学不存在这种“自然规律”,它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中。这意味着昨天还站得住脚的假设,今天就不再有效,甚至瞬间就变成完全错误的理论。
最近,每个人都宣称团队是做好每项工作的“恰当的”组织形式(早在1954年我就开始提倡这个观点,在我1973年出版的《管理:使命、责任、实务》(Management: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一书中我特别提到了这个概念)。自法国的亨利·法约尔(HenriFayol)和德国的沃尔特·拉特瑙(WalterRathenau)于1900年前后刚刚开始提出组织这个概念起,所有管理理论专家和大多数管理实践者实际上都认同这样一个基本假设,即企业应该具有一种恰当的组织形式,或者至少必须具有一种这样的组织形式。当前关于团队的正统学说就是在这种假设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关于一
种恰当的组织形式的基本假设不再站得住脚,这一点最重要,我们将在后面予以讨论,而团队是不是我们要找的真正的“答案”(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太多的证据证明)并不重要。
因此,在像管理学这样的社会学科中,最重要的是基本假设,其发生的变化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管理学研究真正始于20世纪30年代,自那时起,大多数学者、作家和管理实践者都认同两套关于管理事实的假设。
第一套假设构成管理原则的基础:1.管理是企业管理。
2.企业应该具有,或必须具有一种恰当的组织形式。
3.企业应该采取,或必须采取一种管理人的恰当方式。
第二套假设奠定了管理实践的基础:1.技术和最终用户是一成不变和已知的。
2.管理的范围是由法律决定的。
3.管理是对内部的管理。
4.按国家边界划分的经济体是企业和管理依托的“生态环境”。
在大部分时间里(至少在20世纪80年代初之前),除第一个假设外,其余假设,无论是在研究上,还是在著书方面,或是在教学上,或在管理实践方面,都与事实非常接近,具有可操作性。但如今,所有这些假设都已不再有效。它们几乎成为被讽刺的对象。它们现在与现实相差得太远,以至于成为阻碍管理理论发展的障碍,更有甚者,它们还严重地妨碍了管理实践。实际上,事实愈发与这些假设提出的观点背道而驰。因此,现在正是重新审视这些假设、提出和向管理理论的研究和实践注入全新假设的最佳时机。
管理是企业管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不论身处管理领域内外,这个假设都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管理文章的作者、管理实践者和外行人甚至从来就没有注意到“管理”这个词;他们自然而然地认为是“企业管理”。
这个关于管理范畴的假设是最近才提出的。1930年以前,屈指可数的几位关注管理学的作者和思想家(从20世纪初的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Barnard)),都认为企业管理只是一般管理理论的一个分支,基本上与管理任何其他组织一样没有什么分别,就像两个不同品种的狗同样是狗一样。
首先在实践中应用管理理论的不是企业,而是非营利机构和政府机构。
发明“科学管理”的泰勒(1856—1915)十有八九还创造了“管理学”和“顾问”等术语,当时的含义仍然沿用至今天。在他的名片上他称自己为“管理学顾问”,他解释说,他有意选择这些新奇的词汇,目的就是让潜在的客户注意到他提供的是全新的服务。但是,1912年,当他在国会作证时,为了“恰当地举例说明”“科学管理”,泰勒没有提到一家企业,他提到的却是一
家非营利机构——梅奥诊所,这时美国才第一次了解了管理。泰勒的“科学管理”没有在企业中得到最引人注目的应用,相反却在国有和国营的美国陆军沃特敦兵工厂(Watertown)的应用产生了最大的轰动效应(虽然迫于工会压力而被迫放弃)。
当“经理人”(manager)一词首度成为职业时,企业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当时称做城市经理人(citymanager),是美国人在20世纪初发明的,当时的含义至今未变。第一次有意识地、系统地应用“管理原则”同样也
不是出现在企业中,而是在1901年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Roosevelt)的国防部长伊莱休·鲁特(ElihuRoot)改编美国陆军时,“管理原则”得到了第一次应用。
1922年在布拉格召开的第一次管理学大会的组织者不是由企业界人士,而是时任美国商务部长的赫伯特·胡佛(HerbertHoover)和世界著名的历史学家及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统托马斯·马塞里克(ThomasMasaryk)。玛丽·帕克·福列特大概是在同一时期开始撰写管理学著作的,她也没有对企业管理和非营利性机构的管理加以区分。她认为所有这些原则都适用于对任何组织的管理。
自美国大萧条时期起,人们就认为管理是对企业的管理。当时人们对企
业充满敌意,对企业主管充满蔑视。为了不与企业混为一谈,公共部门的管理开始独立门户,名称改为“公共管理”(publicadministration),属于一门单独的学科,他们在大学里设立科系,使用自己的术语,有自己的职业升迁体系。同时,出于同样的原因,在发展迅速的医院中开始进行的管理研究(如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阿尔弗雷德·斯隆(AlfredSloan)的弟弟雷蒙德·斯隆(RaymondSloan)从事的研究)从广义的管理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单独的学科,称为“医院管理”(hospitaladministration)。
换句话说,不使用“管理”这个词汇是在大萧条时期“在政治上做出的正确选择”(politicalcorrectness)。
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风向开始转向了。到1950年,由于美国的企
业管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使得企
业成为一个“非常时髦的词汇”。随后不久,“企业管理”“在政治上成为一个正确的”研究课题。从那时起,普通大众和学术界就一直将管理视为“企业管理”。
然而,我们现在开始纠正这个犯了60年的错误,包括:许多“商学院”摇身一变变为“管理学院”,这些学院提供的“非营利管理课程”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以企业和非营利性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为招生对象的“高级管理人员管理课程班”大量涌现。
……P1-5

媒体评论
本书所讨论的问题,如新的社会、人口和经济现实,是政府无法顺利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对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它们都不是政治问题。它们不是自由市场经济可以从容应对的问题,也不是经济理论或经济政策可以处理的问题,只有管理层和知识工作者、专业人员或管理人员个人才能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所有发达国家和所有新兴国家的国内政治活动家们一定会就这些问题展开广泛的争论。但是,这些问题的解决还得靠独立的组织、组织的管理层以及每一个知识工作者,特别是每一个管理人员。 
     ——彼得·德鲁克 
经典经得起时间考验,值得一读再读,常读常新。它帮你理清思路,从任何新事变中发掘本质,找到历史渊源。 
     ——邵明路  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创办人  德鲁克百年诞辰优选纪念活动共同主席 
《21世纪的管理挑战》是我们打开未来的一把钥匙。 
     ——那国毅  德鲁克管理学教授 
德鲁克先生对于管理领域的贡献并不需要我们去做注释,但是对于中国的管理者来说,他的价值却难以估量。因为德鲁克先生,管理可以变得卓有成效;因为德鲁克先生,管理者释放了自己的价值。 
     ——陈春花  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