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 9787205097479 梁晓声 著,紫云文心 出品 辽宁人民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 9787205097479 梁晓声 著,紫云文心 出品 辽宁人民出版社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

25.4 5.3折 48 全新

库存17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晓声 著,紫云文心 出品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5097479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30789863

上书时间2024-06-30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1.作者梁晓声——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得主◎梁晓声,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曾创作出版过大量有影响的小说、散文、随笔及影视作品。
◎现为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2011北京首届阅读季担任北京读书形象大使◎2017年受邀为央视《朗读者》嘉宾◎2019年7月,获第二届吴承恩长篇小说奖◎2019年8月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2.不是言之无物的鸡汤文,而是当代名家发自肺腑的经验传授!
◎精选31篇梁晓声对于读书与人生的深刻感悟 轻松好读发人深省
3.读书的意义与目的◎读书能让你用ZUI低的成本去培养你的眼界和格局。
◎读书的目的,不在于取得多大的成就,而在于,当你被生活打回原形,陷入泥潭时,给你一种内在的力量。
4.本书以读书对人生的价值为主题,给予当代青少年启迪无论是身处迷茫与焦虑中的青年人,还是想要成长的少年,都需要这样一本“醒脑”之书"

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建筑工人家庭,祖籍山东荣成――父亲少年时跟随乡亲们“闯关东”,后来在哈尔滨市成家。梁晓声初中毕业于哈尔滨市二十九中学,适逢“”,不能继续升学也不能就业;两年后又逢“上山下乡”运动,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兵团知青”,先后做过知青班长、连队小学老师、团报道员、木材加工厂抬木工。

1974年,梁晓声被木材加工厂推荐,成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1977年,梁晓声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任剧本编辑编剧;1988年,梁晓声调入当年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2002年,梁晓声调入北京语言大学,任中文系教授至今。

到目前为止,梁晓声创作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2300多万字,由青岛出版社结集为50卷的“梁晓声文集”――现已出版长篇部分20卷。

梁晓声在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创作方面获奖多多,不少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并有不少作品被译成外文;梁晓声亦发表了大量散文杂文、随笔、社会时评,同样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反响。

梁晓声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当之无愧的多面手,“常青树”。自上世纪80年代初始,他的许多作品非但没有被边缘化,反而更加以其鲜明的人文性和对时代的思考性越来越成为无法被忘却的文学经典……

目录
与书为伴
  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
  读书与人生
  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
  阅读一颗心
  写作与语文
  关于大学校园写作
  致友人书——外国文学之影响
  我与唐诗宋词
  唐诗宋词的背面
  晚秋读诗
沉静我心
  读书会让寂寞变成享受
  读的烙印
  享受阅读
  我与文学
  时间即“上帝”
  情怀的分量
  何妨减之
  给自己的头脑几分尊重
  人性薄处的记忆
  人性似水
接近幸福
  爱读的人们
  读是一种幸福
  我最初的故乡是书本
  文化是我们另外的故乡
  人生真相
  人生和它的意义
  让我们爱憎分明
  世界是怎样结构的——关于《安琪拉的灰烬》之断想
  关于《好人书卷》
  喀戎与世界读书日
  拾遗补缺亦可欣

内容摘要
 《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精选著名作家梁晓声先生的关于“读书”主题的散文,集合了梁晓声多年来对读书重要性的深刻感悟。读书是最
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你多读一本好书,就会对你产生影响。实际上,除了书籍,没有其他的方式能够使普通青年朝向学者、作家这条路走过去。只要
你曾经花过十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去读好书,无论做什么,都有自信。此书送给在人生路上彷徨的你,读书吧,这是人生千万种事情中最对的起付出的一
件事了。

精彩内容
 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
“如果在三十岁以前,最迟在三十五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么我就自杀。”“可什么又是不平凡呢?”“比如所有那些成功人士。”“具体说来。”“就是,起码要有自己的房、自己的车,起码要成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吧?还起码要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吧?”“要有什么样的房,要有什么样的车?在你看来,多少存款算数目可观呢?”“这,我还没认真想过……”以上,是我和一个大一男生的对话。那是一所较著名的大学,我被邀讲座。对话是在五六百人之间公开进行的。我觉得,他的话代表了不少学子的人生志向。我已经忘记了我当时是怎么回答的。然而此后我常思考如何定义一
个人的平凡或不平凡,却是真的。
按《新华字典》的解释,平凡即普通。平凡的人即平民。《新华字典》特别在括号内加注——泛指区别于贵族和特权阶层的人。做一个平凡的人真的那么令人沮丧么?
倘注定一生平凡,真的毋宁三十五岁以前自杀么?我明白那大一男生的话只不过意味着一种“往高处走”的愿望,虽说得郑重,其实听的人倒是不必太认真的。
但我既思考了,于是觉出了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时代,近十年来,一直所呈现着的种种文化倾向的流弊,那就是——在中国还只不过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阶段,在普遍之中国人还不能真正过上小康生活的情况下,中国的当代文化,未免过分“热忱”地兜售所谓“不平凡”的人生的招贴画了,这种宣扬尤其广告兜售几乎随处可见。
而最终,所谓不平凡的人的人生质量,在如此这般的文化那儿,差不多又总是被归结到如下几点——住着什么样的房子,开着什么样的车子,有着多少资产,于是社会给以怎样的敬意和地位。于是,倘是男人,便娶了怎样怎样的女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也很盛行过同样性质的文化倾向,体现于男人,那时叫“五子登科”,即房子、车子、位子、票子、女子。一个男人如果都追求到了,似乎就摆脱平凡了。同样年代的西方的文化,也曾呈现过类似
的文化倾向。区别乃是,在他们的文化那儿,“五子登科”是花边,是文化的副产品;而在我们这儿,在八九十年后的今天,却仿佛渐成文化的主流。这一种文化理念的反复宣扬,折射着一种耐人寻味的逻辑——谁终于摆脱平凡了,谁理所当然地是当代英雄;谁依然平凡着甚至注定一
生平凡,谁是狗熊。并且,每有俨然是以代表文化的文化人和思想特别“与时俱进”似的知识分子,话里话外地帮衬着造势,暗示出更伤害平凡人的一种逻辑,那就是——一个时事造英雄的时代已然到来,多好的时代!许许多多的人不是已经争先恐后地不平凡起来了么?你居然还平凡着,你不是狗熊又是什么呢?
一点儿也不夸大其词地说,此种文化倾向,是一种文化的反动倾向。和尼采的所谓“超人哲学”的疯话一样,是漠视,甚至鄙视和辱谩平凡人之社会地位以及人生意义的文化倾向。是反众生的,是与文化的最基本社会作用相背离的,是对于社会和时代的人文成分结构具有破坏性的。
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下一代,如果他们普遍认为最远三十五岁以前不能摆脱平凡便莫如死掉算了,那是毫不奇怪的。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