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建筑史(精) 9787571609719 [日]伊东忠太 沈阳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建筑史(精) 9787571609719 [日]伊东忠太 沈阳出版社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

27.9 4.0折 69.8 全新

库存97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日]伊东忠太

出版社沈阳出版社

ISBN9787571609719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69.8元

货号10939373

上书时间2024-06-23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伊东忠太,日本著名建筑史学家,工学博士,曾任东京帝国大学,早稻田大学教授。一生致力于日本传统建筑及亚洲建筑的研究,是较早来华实地考察的日本学者之一。著作包括《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装饰》《东洋建筑研究》《见学记行》等。伊东忠太不仅是近代日本建筑学科的创始者,也是东亚建筑研究的先驱,有“工业泰斗”和“建筑匠人”之称。

目录
绪 言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中国建筑的定位

第二节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建筑

第三节 研究中国建筑的方法

第四节 中国的国土 — 地理

第五节 中国的国民 — 历史

第六节 中国建筑的历史分类

第七节 中国建筑的特质

一、宫殿本位

二、平面结构

三、外观

四、装修

五、纹饰

六、色彩

七、材料与构造

第二章 前期

第一节 有史以前

第二节 周

一、概述

二、坛庙

三、都城与宫殿

四、陵墓

五、纹饰

第三节 秦

一、概述

二、遗迹

第四节 汉

一、概述

二、宫殿

三、陵墓

四、祠庙与道观

五、佛寺

六、碑碣及砖瓦

七、建筑细部

八、纹饰

第三章 后期

六朝

一、概述

二、宫城

三、佛寺

四、道观

五、陵墓

六、纹饰

七、建筑性质

内容摘要
    第一节中国建筑的定位

    在建筑学上,中国建筑的定位是什么样的昵?从古至今,全球建筑大体上被分为东西两派,按照这一标准,中国建筑理应被划分为东方建筑。东方这个说法,究其本质,是以欧洲为中心而出现的,近东…‘远东之类的说法,无疑指的是与欧洲之间的地理距离。不过,在建筑学上,东方建筑还包括了并存的三大建筑体系。

    这三大体系分别为中国建筑、印度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它们各有千秋,各自发展,渐渐风行于整个亚洲大陆、非洲的北部地区,以及欧洲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换句话说,除了欧洲大部分地区,东半球的其他地方都已是东方建筑的天下。

    中国建筑艺术为汉民族所创,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向南延伸至安南、交趾…地区,向北延伸至蒙古,向西延伸至新疆,向东延伸并进入了日本,面积足有一千两百多万平方公里之广;那五亿多的人口,足足占去了全球总人口的三成。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在那隐秘深奥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建筑艺术萌生而出,发展演进,承古迎新,源源不断,继而成为建筑界的一束恢宏之光,令所有人赞叹不已。

    印度建筑艺术起源于印度的五河地区,准确地说,萌生于沃野千里的印度河与恒河流域,而后逐渐发展壮大,遍及印度、后印度的东印度群岛大部分地区(不包括安南、交趾地区),拥有超过八百三十万平方公里的地域面积,以及三亿五千万左右的人口,人口为全球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不可否认,印度建筑艺术可谓源远流长,性质也相当特殊,然而,在伊斯兰教‘‘登陆印度之后,便逐渐失去了其本真的风貌。

    伊斯兰教建筑艺术的发源地是阿拉伯,伴随着伊斯兰教的风行,这种建筑艺术很快便遍历全球,所涉及的地理范围,可谓无出其右。在亚洲,只有西伯利亚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日本尚未被伊斯兰教影响:在非洲,只有南部与中部的很少一部分地区还没有被伊斯兰教侵入;在欧洲,俄罗斯的南部地区,以及巴尔干半岛的小部分地区,阿拉伯文化的影响依然历历在目。曾几何时,伊斯兰教盛行于西班牙,植根于西西里岛;它所辐射的地区具体有多大,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应该不会小于四千五百万平方公里,要说人口,应该也曾一度达到过三亿吧!不过,时至今日,伊斯兰教建筑艺术早己风光不再就连曾经昌盛至极的巴格达文化与莫卧儿王朝时期的印度伊斯兰教建筑艺术,也都只剩下些断壁残垣了。

    就东方建筑所包含的三大建筑体系而言,眼下依然饱含着生命......

 



精彩内容
伊东忠太是日本著名的建筑史学家,曾先后六次来华开展建筑考古活动。《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史上第一部较全面、系统论述中国建筑历史的著作。

作者运用文献研究法、考察实测法和文字考证法,凭借深入中国腹地考察的机会和厚实的汉学基础,在获得第一手调查资料后,对中国古代建筑进行了深度考察和研究。以时间线和地域线为基础,以建筑样式分类为辅助,进行整理研究。书中有大量作者实地拍摄或手绘的建筑及构件图片共计300余幅,其中很多建筑现今已不复存在。这些珍贵的图像文字资料,对我们了解和研究我国建筑的历史、美术和工艺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媒体评论
读中国古代建筑文化 品中华历史文化精髓
建筑史凝固的艺术,从宫殿至民居,
以最宏观的角度展现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
建筑是文明的缩影,由结构至饰物,
    以最细腻的视角眺望诗意栖居的千年历史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