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四卷)无害的不法行为 9787100110273 (美)乔尔·范伯格 商务印书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刑法的道德界限(第四卷)无害的不法行为 9787100110273 (美)乔尔·范伯格 商务印书馆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112.1 8.2折 136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乔尔·范伯格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10273

出版时间2015-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36元

货号31247453

上书时间2024-05-15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二十八章  法律道德主义与无人怨愤的恶
  一、广义的与狭义的(严格意义的)法律道德主义
  二、纯正的与不纯正的法律道德主义
  三、道德主义与对他人的损害
  四、道德主义与对他人的冒犯
  五、道德主义与对自己的损害
  六、对恶的分类
  七、界限不明的恶
  八、关乎福利的无人怨愤的恶
  九、对公共损害与集体损害的一个注解
  十、小结与转折
第二十九章  道德保守主义:保留某种生活方式
  一、关于与人无涉的社会变迁的恶
  二、保守主义的主题
  三、不纯正道德保守主义:基于公平的保守主义观点
  四、不纯正道德保守主义:基于利益损害的保守主义观点
  五、纯正的道德保守主义:基于防止与人无涉的社会变迁的恶的保守主义观点
  六、对保守主义控诉的再思考
  七、作为界限不明的恶的文化变迁:一些具有误导性的模式
  八、“生活方式”
  九、小结:可控诉与不可控诉的道德
第二十九A章  自治与社区
  一、表面上的冲突
  二、人的社会属性
  三、传统
  四、异化
  五、何为社区?
  六、成员属性的多重性
  七、自由社区的想法
  八、社区与自治之间仍存在紧张关系
  九、小结
第三十章  严格意义上的道德主义:推行真正的道德
  一、批判式道德与传统式道德
  二、严格意义上的纯正道德主义
  三、不纯正的严格道德主义:德夫林的社会解体理论
  四、我们所说的“道德”为何物
  五、德夫林的反击:量刑的道德性
  六、斯蒂芬的*初观点
  七、对无被害人不法行为的“报应”
  八、作为刑事辩护事由的同意
  九、小结
第三十一章  有损害的剥削行为与无损害的剥削行为
  一、剥削的含义
  二、剥削的要素(1):利用他人的方式
  三、剥削的要素(2):可利用的个性或处境
  四、剥削的要素(3):得与失的再分配
  五、公平与不公
  六、小结:剥削的主要类型
第三十二章  剥削原则:防止不法牟利
  一、法律强制
  二、损害原则对剥削性犯罪的适用:内幕交易和出售近亲属器官
  三、有偿算命
  四、转卖门票
  五、敲诈行为中的悖论
  六、敲诈中的各类威胁:悖论之谜
  七、敲诈中的各类要求:正当的敲诈
  八、小结
第三十三章  法律完美主义与利益原则
  一、性格
  二、强迫他人养成美德
  三、自动的善:斯金纳对密尔
  四、法律的教育功能
  五、解读有关刑罚的德育理论
  六、题外话:伦理相对主义
  七、再论损害与无利益
  八、有条件地接受强迫性规则:简论集体之善
结论
  一、对自由主义作最有力的论证
  二、迟来的再定义
  三、顽固的反例(1):帕菲特提出的不当孕育的婴儿
  四、顽固的反例(2):克里斯托尔提出的角斗竞赛
  五、关于何为反例的困惑
  六、自由主义与教条主义
注  释
索  引

内容摘要
《刑法的道德界限》共四卷,是乔尔·范伯格
重要的也是学术影响力大的著作之一。此四卷虽然陆续发表于1984—1988年间,但皆为回答一个问题,即国家何以将某种行为正当地予以犯罪化?范伯格试图以一系列“限制自由原则”予以解答,以期为立法者提供具有道德合法性的立法依据。
本书是第四卷《刑法的道德界限(第4卷无害的不法行为)》。本书提出的问题是,国家能否正当地将未实际损害他人的行为视为犯罪?为此,范伯格就社区中的个人权利、剥削行为、敲诈勒索及“不法”生
育等几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展开论述,对法律道德主义原则进行了周密而有力的反驳。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