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态文明建设 9787520106115 马志强,江心英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生态文明建设 9787520106115 马志强,江心英 主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63.7 7.2折 89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志强,江心英 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20106115

出版时间2017-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9元

货号1201577188

上书时间2024-05-11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马志强,男,1964年5月生,江苏扬中人,管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苏大学人事处处长,历任校研究生处副处长、管理学院院长等职,兼任镇江市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常州大学苏南现代化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特邀研究员。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社科基金、江苏省软科学研究等项目十余项。在《中国软科学》《预测》《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生态经济》等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部。
江心英,女,1966年11月生,山东济宁人,理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江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战略管理研究所副所长。镇江市经济学会会员、镇江市政府采购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在线论文评审专家。2006年为德国康斯坦茨应用技术大学访问学者,2014年赴美国马里兰大学访学。主持完成l l项循环经济与低碳发展研究项目和13项区域经济与产业规划研究项目。在《中国软科学》《生态经济》《靠前贸易问题》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

目录
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抉择/1
节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1
第二节 国外生态文明建设概述/7
第三节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变迁/19
第二章 生态文明建设特征及理论框架/33
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及理论体系/33
第二节 生态物质文明建设/36
第三节 生态精神文明建设/43
第四节 生态法治文明建设/46
第五节 生态行为文明建设/52
第三章 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位/58
节 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概述/58
第二节 镇江市1993~2014年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64
第三节 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规划总体定位/76
第四节 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规划的重要任务/81
第五节 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行动计划/85
第四章 规划镇江,优化国土空间布局/90
节 镇江市主体功能区空间分布/90
第二节 协同利用空间资源/96
第三节 强化生态红线保护区/99
第四节 规划建设镇江市生态新城/104
第五章 低碳镇江,探索低碳城市建设模式/115
节 镇江市低碳城市建设概述/115
第二节 镇江市低碳城市建设路径/123
第三节 创新低碳城市运行机制/131
第六章 循环镇江,促进社会循环发展/139
节 镇江市发展循环经济概述/139
第二节 “十三五”时期镇江市循环经济发展探索/149
第三节 践行绿色循环生活方式/162
第七章 转型镇江,推动产业生态化发展/167
节 镇江市产业生态化发展概述/167
第二节 镇江市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发展/169
第三节 镇江市促进现代服务业生态化发展/176
第四节 镇江市发展现代生态农业/180
第五节 镇江市建立产业生态发展长效机制/182
第八章 创新镇江,构建绿色创新体系/187
节 镇江市绿色创新体系框架/187
第二节 镇江市绿色创新发展实践/191
第三节 镇江市绿色创新保障/209
第九章 开放镇江,推动开放型经济绿色发展/224
节 外资对镇江市生态环境的影响/224
第二节 镇江市实施绿色外资战略/233
第三节 增强镇江市国际贸易竞争力/236
第十章 文化镇江,打造特色生态文化/243
节 以生态文化引领生态文明建设/243
第二节 塑造特色生态价值观/249
第三节 加强生态文化载体建设/256
第四节 鼓励公众践行绿色生活/259
第五节 完善生态文化保障机制/262
第十一章 美丽镇江,促进城乡智慧发展/267
节 美丽镇江建设回顾/267
第二节 美丽智慧城区建设/269
第三节 美丽和谐乡村建设/284
第十二章 镇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与局限/295
节 规划引领,谋划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295
第二节 先行先试,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297
第三节 机制变革,培育生态文明建设新动能/299
第四节 立体保障,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新支撑/302
第五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局限与展望/304
后 记/308

内容摘要
近年来,江苏省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推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碳排放影响评估制度,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镇江经验,先后得到了、联合国城市与气候变化特使布隆伯格先生的首肯。本书从规划、低碳、循环、转型、创新、开放、文化等多个维度,多方面解读生态文明建设的“镇江模式”,系统梳理生态文明建设的“镇江路径”,为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一系列可资借鉴的“镇江经验”。

精彩内容
前    言 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由农业文明发展为工业文明,工业文明创造了人类社会空前的物质财富。与此同时,人类中心主义达到了顶峰,追求经济增长成为核心目标,生态危机频繁出现,并逐渐成为全球的共同挑战。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明确指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希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该宣言被誉为“第二个人权宣言”。21世纪人类社会正处于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伟大历史时期。生态文明的兴起,是对主观价值论的颠覆和超越。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政策法规、行为方式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的系统性的社会变革。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应有之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构建了“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和后果严惩”的“三严”制度体系,为实现“美丽中国梦”提供了制度保障。2015年3月,指出,要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016年初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中,再次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绿色城市建设的意见。2016年12月,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重要指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强烈意识,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要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尽快把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建立起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治化轨道。 生态优势是镇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金字招牌”。镇江市历届政府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2014年12月,镇江市委六届九次全会鲜明提出“生态领先、特色发展”的战略定位,明确实施“绿色镇江”战略,编制了《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5~2020年)等系列规划,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顶层设计,有序开展生态文明区域实践;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强化生态红线,优化国土空间配置;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产业循环低碳发展,推动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创新低碳城市建设路径,构建绿色创新体系,“四碳创新”成为全国样板;推动开放经济绿色发展,科学应对国际绿色贸易壁垒;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全民行动等。久久为功,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2014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全国宜居城市排名中镇江位列第九;2015年镇江市成功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和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多评合一”在全国推广,明确提出2020年左右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协同推进新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先后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生态市和江苏省唯一的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城市;2016年11月28日,镇江举办了自巴黎协议签订(或实施)以来全球影响范围最广、规模优选的低碳技术展示交易会,率先打造低碳建设的先行区,重点推动一区、一园、一岛、一镇、一云、一院、一所、一行动的“八个一”建设,打造可观、可感、可复制的低碳样板示范区。实践证明,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建设具有创新性,发展路径具有可操作性,实践模式具有典型性,走出了一条符合市情特点、彰显区域特色、体现城乡特质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镇江模式”,积累了一系列可供我国其他中小城市借鉴的“镇江经验”。因此,深入研究和解读生态文明建设的“镇江模式”和“镇江经验”,对于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基于此,本书在概述生态文明理论和国内外实践的基础上,从区域、城乡、产业、生产、生活、流通等方面全方位梳理镇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总结镇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经验,以期对2015年占全国经济总量84.7%的中小城市发挥引导作用,并丰富国内外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案例。 本书是“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启示”项目的研究成果。在结构上,本书共计十二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章概述了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动力和实践模式,研究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变迁,概述了我国五代领导集体的生态文明思想,说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 第二章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内容、路径和基本要求,提出了我国生态文明包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法治文明和行为文明,构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框架。 第三章至第十一章,全方位解读了镇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第三章应用生态足迹方法评估了镇江市1993~2015年生态环境的变化,解读了《镇江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5~2020年)的核心内容、重要任务以及重点行动。第四章为规划镇江,从空间规划的角度,研究了镇江构建“一区两带两轴”的空间开发格局和“一廊一带两片”的空间保护格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第五章为低碳镇江,研究了镇江低碳城市建设模式,探讨了镇江低碳城市建设路径、创新低碳城市运行机制等内容,重点分析了镇江“四碳创新”、碳排放峰值和低碳“九大行动”等内容。第六章为循环镇江,研究了镇江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具体总结了“十二五”时期镇江循环经济的发展路径和成效,研究了“十三五”时期镇江循环经济的发展探索。第七章为转型镇江,从产业生态化的角度,研究了镇江工业绿色转型、现代服务业生态化发展、促进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等内容。第八章为创新镇江,研究了镇江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创新体系、创新实践路径以及绿色创新保障等。第九章为开放镇江,探讨了绿色外资战略和优化贸易结构等内容。第十章为文化镇江,研究了以生态文化引领生态文明建设,塑造生态价值观,完善生态文化保障机制等内容。第十一章为美丽镇江,探讨了建立美丽智慧城区、美丽和谐乡村发展等。第十二章总结镇江生态文明建设的四大经验:规划引领,谋划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先行先试,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机制变革,培育生态文明建设新动能;立体保障,强化生态文明建设新支撑。同时,指出镇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局限为,法治环境仍需强化,行政主导模式需要转型等。 虽然课题组成员自始至终以严谨的学习态度、求实的科学精神,认真探讨书中的相关问题,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书依然存在不少问题,研究水平仍需提高,所提观点有待检验等。但因时间所限,只能暂时搁笔。课题组成员深知,对镇江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探索才刚刚开始。 马志强  江心英 等 2016年12月于镇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