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主体 9787567520431 孙元涛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研究主体 9787567520431 孙元涛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17.9 6.4折 28 全新

库存4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孙元涛 著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20431

出版时间2015-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8元

货号1201033815

上书时间2024-04-21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孙元涛(1975-),教育学博士,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师,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基础教育改革研究。迄今已经在《教育学报》、《高等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一部(与李如密教授合著)。

目录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背景与问题 
一、体制化时代的“学术体制”问题 
二、学术“体制化困境”的教育学思考 
第二节释题 
一、主体与研究主体 
二、学术立场 
三、生命实践 
四、学术体制 
第三节论证 
一、为什么是研究主体? 
二、为什么是“学术立场”? 
三、为什么是“生命实践”? 
第四节研究预期 
一、思考学术、学科危机的另一种视角 
二、对“学术”与“生命”另一种关系态的尝试性建构 
三、对教育学者生存方式与学术实践的深度追问 
第五节研究综述 
一、关于学术转型与学术的体制化历程 
二、关于体制与学术研究 
三、关于中国教育学史 
四、关于体制化时代的教育研究以及中国教育学者的生存境遇 
第二章教育学体制化的中国历程 
第一节现代学术转型与学术体制的建立 
一、知识分类体系的转变与大学学科体系的奠基 
二、现代大学体制的建立:学术转型的制度性确认 
第二节学科建制与中国教育学的体制化 
一、教育学学科建制的历程 
二、中国教育学的学科建制 
第三章作为学术“公众论题”的“体制化问题” 
第一节体制对学术研究的影响 
一、职业化:学者生存方式的转变 
二、专业化:学科边界的建构 
三、科层化:学术管理体制的确立 
第二节沉重的翅膀:破解“体制化困境”的理论设计 
一、“跨学科” 
二、“反学科” 
三、“公共知识分子”话语的崛起 
第四章双重困局:“体制化困境”的教育学思考 
第一节“突围”与“入围” 
第二节“破界”与“立界” 
一、学术边界 
二、学科边界 
第三节“专业人”与“公共知识分子” 
第五章当事人与行动者:“教育理论一实践”关系的实践论解答 
第一节回顾:观点纷呈的关系图景 
一、中介论 
二、对话论 
三、理论分层(类)论 
四、合理(适度)脱离论 
五、本然统一说 
六、“不可通约”说 
第二节反思:教育理论与实践关系研究中的问题 
一、简单演绎路线 
二、“旁观者”眼光 
三、“生成分析”的缺位 
第三节溯源:“关系问题”背后的“问题” 
一、概念演变中的分歧 
二、制度化分工导致的“内外”冲突 
第四节重构:新立场,新关系 
第六章学术、体制、学者关系的再认识 
第一节走出“体制决定论” 
第二节体制变革的内向式思考 
第三节学术立场的自我反思与学科文化的重构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研究主体:体制化时代教育学者的学术立场与生命实践》:学术立场的“有无”之争,涉及的是关于研究过程中的价值涉入问题。即研究主体在研究过程中,能否将自我的立场问题排斥在研究过程之外,真正做到“价值无涉”。这既是科学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几乎是每一门人文社会科学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都必然面临的问题。

主编推荐
教育应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价值,教育是点化人之生命发展的重要“实践”。
叶澜教授领衔开创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让我们认识教育实践对于学生、教师的生命发展价值,重新认识理论与实践丰富、复杂的关系,体悟教育研究之实践本身的变革,对于研究者的生命发展价值。
丛书展示了中国教育学人系统重建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历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