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倒视镜/读书文丛 9787108056405 卢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倒视镜/读书文丛 9787108056405 卢冶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21.2 6.6折 32 全新

库存3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卢冶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56405

出版时间2016-11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32元

货号3716012

上书时间2024-03-26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卢冶,1982年生于沈阳,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候选人,喜好哲学、宗教、艺术与电影,尤近日本文学、法国哲学与佛学,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多家刊物专栏作者,出版有专著《否定的日本》(2014,台北秀威出版社)。

目录
序一:如何谈论日本、天气、电影和知识分子
序二:倒视镜里的“日本”
雨中的鱼
——关于泉镜花的《高野圣僧》
所谓“大正梦幻”
——竹久梦二的艺术与恋爱
芥川龙之介与“文学侦探”
二一围绕着《六宫公主》的时代谜团
一半宫崎骏,一半竹内好
——村上隆的“战败艺术”和“御宅日本”
为什么谈日本
——李长声及其《长声闲话》
心与时空的辩证
——贺桂梅在西日本
天气与天才
——谈《比亚兹莱:最后的通信》
苦难、园丁行动与美国记者
——埃德加·斯诺们的“中国梦”
学界小说英国人擅场?
——从布雷德伯里到石黑一雄的英国“学界小说”
西方知识界的卡珊德拉群体
小津的顿悟
——《东京物语》漫谈
江户、幕末与太阳族
——关于《幕末太阳传》
别怕片名,别理简介
——谈《切腹》
本心
——关于《红色娘子军》
库布里克的恶之花
——关于《巴里·林登》
管家的故事
——关于《长日留痕》
从前有座山
——卡卢索·绍拉的《卡门》

内容摘要
 《一半宫崎骏,一半竹内好——村上隆的“战败艺术”和“御宅日本”》、《为什么谈日本——李长声及其《长声闲话》》、《心与时空的辩证——贺桂
梅在西日本》、《天气与天才——谈《比亚兹莱:最
后的通信》》、《苦难、园丁行动与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们的“中国梦”》、《学界小说英国人擅场?——从布雷德伯里到石黑一雄的英国“学界小说”》、《西方知识界的卡珊德拉群体》、《小津的顿悟》……作者卢冶从2013年开始在《读书》杂志开有“倒视镜”专栏,《倒视镜》多数文章即出自此专栏,另一部分是影评。

精彩内容
 深山中,年轻的僧人继续走在向高野山朝拜的路上,却强烈地想要回转:从此不思解脱,不问修行,只想跟昨夜留宿的茅屋里那位女施主在一起,相守一
辈子。这时,那女子的老仆役从远处走来了,手里拎着一尾活鱼。原来,那是此前曾与僧人偶遇的马夫,被女子诱惑而变成了马,又被老头牵到山下换得一条鱼,“带回去给小姐下酒喝”。
多年以后,已经得道的圣僧对旅伴讲起了这段往
事:当我逃过这一劫,逃到山下的村子里时,下起了瓢泼大雨。那尾鱼,想必因这雨,可以活着抵达那座孤零零的宅子吧!——这是日本近代唯美主义作家泉镜花(1873一1939)最著名的短篇小说《高野圣僧》的结尾。在从1912到1926年的“大正梦幻”的时代,没有哪个日本作家没有受到过泉镜花的影响。芥川龙之介说,镜花的笔致兼备绚烂与苍古,几乎可以说是日语的极致。他为明治大正文艺开辟了浪漫主义的大道,浓艳胜似巫山雨意,壮烈赛过易水风光。川端康成说,日本到处是花的名胜,镜花的作品则是情趣的名胜。从尾崎红叶、幸田露伴到泉镜花、芥川龙之介,时有森鸥外和夏目漱石的参与,再经谷崎润一郎到三岛由纪夫,构成了日本文学中妖谭志怪的现代流脉。
他们在文学史上的“分量’’相当,风格相继;他们有共同的文本祖先:《今昔物语》《古事记》《平家物语》《雨月物语》……镜头拉远了看,同时代的书架上还有美国的爱伦.坡,英国的王尔德,法国的诗人波德莱尔和兰波,以及爱尔兰的诗人叶芝。这是一
些或多或少被诅咒的现代唯美主义者,仿佛生错了时代,进错了房间,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激情与惶恐,散发着佛理和妖谭、背德与忏悔的气息,兼具上帝的智能与魔鬼的疯狂。
镜花的父亲是佛像雕金师,母亲出身能剧(日本一种传统乐剧)世家。他从小就被母亲收藏的附有彩色插图的草双纸(江户时期的通俗文艺小说)里的故事所吸引。这样的出身背景和经历,在明治、大正时期
的作家中是相当典型的:手工艺,戏剧和讲故事,有着共同的、前现代的特征。在19世纪中叶,日本浮世绘画家、印刷技师、刀工、建筑工的衰落,不仅是工业现代性侵袭的结果:它们也意味着佛教传统的衰落。自6、7世纪的飞鸟、奈良时代起,佛教传人日本,与本土的神道教混合并统摄之,这些职业也依附于佛教而代代相传。到了明治维新“祭政一致”,在神佛分离、排佛毁释的浪潮中,全国的寺院都受到了冲击。自7世纪传下来的奈良兴福寺五重塔曾以15两银子的价格被标卖,激发幸田露伴写作小说《五重塔》。
同时,雕金师等职业匠师穷愁潦倒,成为名副其实的没落阶层,他们的故事也“沦落”为都市怪谈和短篇小说。明治才女橱口一叶的小说《埋没》、幸田露伴的《风流佛》,以及夏目漱石与鲁迅《野草》齐名的短篇集《梦十夜》中的“第七夜”,都是以手艺人在时代颓败之际“庖丁解牛”式的悟道为题材的、散发着古旧气息的故事。像所有生于时代剧变中的人一样,这些作家将祖先的能量汇集在笔尖,佛像上的金妆化成了瑰丽的文体,在神秘的微光中审判人们的善恶,传达对过去的乡愁,是背水一战,也是倒戈一击。
专写旧式男女恋情的尾崎红叶和迷恋汉学的幸田露伴极盛时,明治文坛上有“红露时代”之称。文学青年镜花进城投奔红叶,当了人家数年的门丁,终于出师,青出于蓝。在日本,镜花的文坛地位崇高,《镜花全集》洋洋十五卷,1973年设立的镜花文学奖也
是与芥川奖齐名的纯文学奖(女作家吉本芭娜娜即因获此奖而出道),而在中国,却只有几个短篇和剧本被译介出来,镜花的读者仍是“小众”,原因之一,是他的文字太美也太难,和汉混合文体及大量用典,如夏目漱石早期的小说《虞美人草》一般,是译者难以挑战的高度。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文洁若、
陈俊廷、蔡鸣雁等人的译笔中,欣赏到镜花作品中的精华部分,特别是这篇《高野圣僧》。P1-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