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络脉学心悟 9787535970527 赵水平 吴大嵘 广东科技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经络脉学心悟 9787535970527 赵水平 吴大嵘 广东科技出版社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58.8 6.0折 98 全新

库存8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水平 吴大嵘

出版社广东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5970527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1201868000

上书时间2024-03-21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商品简介

 

读故事、识经络、学脉诊!本书用流畅通俗的文字将古籍中晦涩难懂的含义形象地表达了出来,以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为主线,以中医经典古籍《黄帝内经》《濒湖脉学》等为基,通过大量鲜活的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脉学、经络与疾病预防、治疗之间的关系。其中对每一个案例的叙述,凡涉及治疗方法的都包含了详细的药味、具体穴位、取穴方法或操作手法等,图文并茂,时效性强,使人不知不觉在轻松阅读的过程中掌握经络脉学诊疗方法。

 

作者简介

赵水平:陕西西安人,武当赵堡太极拳传人,陕西老年大学中医讲师,广东省中医院特聘讲师。

吴大嵘:女,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循证医学分会常委。擅长运用中医特色疗法开展小儿保健、常见病防治及康复,如小儿消化不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易感儿)、小儿厌食、小儿呕吐、小儿口疮、小儿便秘、小儿夜啼、小儿遗尿、小儿脑瘫等。
【媒体评论】
赵水平老师是我们通过搭建全国范围挖掘中医药适宜技术和特色疗法平台寻找到的一位中医脉学高手。他的脉诊方法来源于《黄帝内经》《濒湖脉学》等中医经典古籍,经其消化、整理并结合了大量的临床实践后,用现代人可以理解的方式表达和展示出来,这也使之更容易被学习和传播,生动地阐释了“学经典、做临床”这个培养好的中医师的必经历程的重要性。 ——吕玉波(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会长,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从中医和太极拳中体悟“道”,学习“道”,并且遵循它,做一个唯道是从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赵老师告诉我中医脉诊的学习以松静为本,唯有先舍弃才能后得到。正如《道德经》中所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这样的一位中医老师将他的毕生心得体会写成了《经络脉学心悟》一书,请我写序,哪里想到我会和读者们有着一样的期盼呢! ——梁冬(著名媒体人)

赵老师的经络脉诊方法是在充分掌握和运用中医理论的基础上,把握住了病势的关键和要害,一击制敌,使看似强大的敌军瞬间溃败。所以才会一次又一次地呈现出人们所认为的“神奇”的场景,其实,一旦你了解了这背后的道理,就会觉得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理所当然。 ——吴大嵘(广东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

目录

引言 我的经络脉学之路 / 1

*章 无根脉与治未病 / 5

*节 无根脉 / 6

第二节 截根穴与治未病 / 8

一、截根穴 / 8

二、治未病心悟 / 16

第三节 疾病与饮食禁忌 / 17

一、“无根”又变“有根” / 17

二、饮食禁忌心悟 / 19

第二章 脉部与诊法 / 21

*节 脉部 / 22

第二节 诊脉手法 / 23

第三节 辨脉提纲 / 24

一、古人的辨脉提纲 / 24

二、辨脉提纲心悟 / 25

第三章 经络概论 / 27

*节 经络 / 28

一、十二经脉 / 28

二、奇经八脉 / 29

第二节 经络与阴阳 / 30

第三节 经络与五行 / 31

一、五行 / 31

二、五行与相对应的经络和脏腑器官 / 31

三、五行的生克乘侮 / 31

(一)五行相生 / 31

(二)五行相克 / 32

(三)五行相乘 / 32

(四)五行相侮 / 32

四、五输穴与五行 / 32

(一)五输穴 / 32

(二) 五输穴与五行的配合 / 33

(三)五输穴经络应用 / 33

第四节 经脉中其他特定穴 / 35

一、原穴 / 35

二、络穴 / 35

三、俞穴 / 36

四、募穴 / 36

五、八脉交会穴 / 36

六、八会穴 / 37

七、郄穴 / 37

第五节 经络治疗中常用的补泻手法 / 38

第四章 十二经脉与脉学心悟 / 41

*节 手太阴肺经 / 42

一、经脉流注 / 42

二、肺经要点 / 42

三、肺经脉部与正常的脉象 / 44

四、肺经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 / 45

 

(一)常见肺经外感病的辨证施治 / 45

 

(二)肺脏常见急性病的辨证施治 / 54

 

(三)肺经为病 / 65

 

(四)常见肺的恶性肿瘤 / 70

 

第二节 手阳明大肠经 / 75

 

一、经脉流注 / 75

 

二、大肠经要点 / 75

 

三、大肠经脉部与正常的脉象 / 77

 

四、大肠经常见病症的辨证论治 / 77

 

(一)大肠经病引发下腹痛的辨证施治 / 77

 

(二)大肠经为病 / 84

 

(三)常见大肠炎症的辨证施治 / 87

 

(四)常见大肠的恶性肿瘤 / 90

 

(五)大肠经穴治青盲及青光眼 / 93

 

第三节 足阳明胃经 / 94

 

一、经脉流注 / 94

 

二、胃经要点 / 95

 

三、胃经脉部与正常的脉象 / 96

 

四、胃经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 / 97

 

(一)胃经慢性炎症辨证施治 / 97

 

(二)胃的急性炎症辨证施治 / 103

 

(三)胃经头痛 / 109

 

(四)胃经瘀滞引发的疼痛 / 112

 

(五)食物中毒 / 116

 

(六)常见胃部恶性肿瘤 / 117

 

(七)阳明经病与白虎汤证 / 119

 

(八)阳明经病与承气汤证 / 120

 

(九)胃不和则卧不安 / 121

 

(十)胃病致心痛 / 122

 

(十一)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慄 / 123

 

第四节 足太阴脾经 / 125

 

一、经脉流注 / 125

 

二、脾经要点 / 125

 

三、脾经脉部与正常的脉象 / 127

 

四、脾经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 / 127

 

(一)脾病与泄泻 / 127

 

(二)脾病肚胀 / 130

 

(三)脾病与高血糖 / 132

 

(四)脾脉与胰腺炎 / 135

 

(五)脾病头如裹 / 140

 

(六)脾病四肢重 / 141

 

(七)脾病舌本强 / 143

 

(八)脾经伤寒 / 146

 

(九)脾病腰髀疼痛 / 146

 

第五节 手少阴心经 / 147

 

一、经脉流注 / 147

 

二、心经要点 / 148

 

三、心经脉部与正常的脉象 / 149

 

四、心经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 / 150

 

(一)常见心脏突发急症的辨证施治 / 150

 

(二)常见心脏慢性病的辨证施治 / 154

 

(三)心脏急性炎症的辨证施治 / 159

 

(四)心脏瓣膜病变的脉象及辨证施治 / 161

 

(五)心火旺为病 / 164

 

第六节 手太阳小肠经 / 166

 

一、经脉流注 / 166

 

二、小肠经要点 / 166

 

三、小肠经脉部与正常的脉象 / 168

 

四、小肠经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 / 168

 

(一)小肠经火症 / 168

 

(二)太阳经伤寒 / 170

 

(三)太阳经风气 / 173

 

第七节 足太阳膀胱经 / 176

 

一、经脉流注 / 176

 

二、膀胱经要点 / 177

 

三、膀胱经脉部与正常的脉象 / 178

 

四、膀胱经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 / 178

 

(一)俞穴瘀阻为病 / 178

 

(二)膀胱经瘀阻疼痛 / 185

 

(三)膀胱常见炎症 / 186

 

(四)膀胱经无根脉 / 189

 

(五)膀胱经穴针刺治疗急性腰扭伤 / 190

 

(六)膀胱经至阴穴治症 / 192

 

第八节 足少阴肾经 / 193

 

一、经脉流注 / 193

 

二、肾经要点 / 193

 

三、肾经脉部与正常的脉象 / 195

 

四、肾经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 / 195

 

(一)肾脏急性炎症的辨证施治 / 195

 

(二)肾脏慢性炎症的辨证施治 / 197

 

(三)肾经病失眠 / 202

 

(四)肾经与脊柱的相互影响 / 204

 

(五)肾经与心脏搏动的相互作用 / 206

 

第九节 手厥阴心包经 / 207

 

一、经脉流注 / 207

 

二、心包经要点 / 207

 

三、心包经脉部与正常的脉象 / 209

 

四、心包经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 / 209

 

(一)心包经常见急性病症的辨证施治 / 209

 (二)心包经常见慢性病症的辨证施治 / 218

第十节 手少阳三焦经 / 221

 

一、经脉流注 / 221

 

二、三焦经要点 / 222

 

三、三焦经脉部与正常的脉象 / 223

 

四、三焦经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 / 224

 

(一)上焦:头脑部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 / 224

 

(二)上焦:眼睛部分病症的辨证施治 / 238

 

(三)上焦:鼻子部分病症的辨证施治 / 245

 

(四)上焦:耳部部分病症的辨证施治 / 250

 

(五)上焦:口腔部分病症的辨证施治 / 253

 

(六)上焦:颈项部分疾病的辨证施治 / 257

 

(七)中焦心悟 / 263

 

(八)中焦的脉部与诊法 / 264

 

(九)常见中焦气机病症的辨证施治 / 264

 

(十)下焦心悟 / 267

 

(十一)下焦脉部与诊法 / 267

 

(十二)下焦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 / 267

 

(十三)下焦气机失常的病症 / 278

 

(十四)部分三焦经全身性病症的辨证施治 / 280

 

第十一节 足少阳胆经 / 289

 

一、经脉流注 / 289

 

二、胆经要点 / 289

 

三、胆经脉部与正常的脉象 / 291

 

四、胆经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 / 291

 

(一)胆经为病引起心绞痛及血压异常 / 291

 

(二)胆结石及胆囊炎的辨证施治 / 294

 

(三)胆经瘀阻常见病症及辨证施治 / 296

 

(四)胆经虚引起的腿寒 / 300

 

第十二节 足厥阴肝经 / 302

 

一、经脉流注 / 302

 

二、肝经要点 / 302

 

三、肝经脉部与正常的脉象 / 304

 

四、肝经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 / 304

 

(一)常见肝部炎症的辨证施治 / 304

 

(二)肝郁不舒的辨证施治 / 307

 

(三)肝经瘀阻病症的辨证施治 / 309

 

(四)足厥阴肝经所致的咳嗽 / 310

 

(五)厥阴肝经伤寒 / 312

 

第五章 奇经八脉与脉学心悟 / 315

 

*节 督脉 / 316

 

一、经脉流注 / 316

 

二、督脉要点 / 316

 

三、督脉的脉部与诊法 / 318

 

四、督脉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 / 320

 

(一)督脉与脊柱为病 / 320

 

(二)督脉为病与心绞痛 / 322

 

第二节 任脉 / 329

 

一、经脉流注 / 329

 

二、任脉要点 / 329

 

三、任脉的脉部与诊法 / 329

 

四、任脉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 / 331

 

(一)任脉与泌尿生殖系统 / 331

 

(二)任脉与消化系统 / 334

 

(三)任脉与心系 / 337

 

(四)任脉与呼吸系统 / 340

 

第三节 冲脉 / 342

 

一、经脉流注 / 342

 

二、冲脉要点 / 342

 

三、冲脉的脉部与诊法 / 343

 

四、冲脉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 / 343

 

(一)牢脉 / 343

 

(二)冲脉虚证与牢脉 / 344

 

(三)冲脉为病逆气 / 345

 

(四)冲脉与腹 / 345

 

第四节 带脉 / 346

 

一、经脉流注 / 346

 

二、经脉要点 / 346

 

三、带脉的脉部与诊法 / 347

 

四、带脉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 / 347

 

(一)带脉腰痛 / 347

 

(二)带主带下脐痛精失 / 349

 

第五节 阴维脉 / 350

 

一、经脉流注 / 350

 

二、阴维脉要点 / 350

 

三、阴维脉的脉部与诊法 / 351

 

四、阴维脉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 / 352

 

(一)阴维心痛 / 352

 (二)胸胁刺筑 / 354

第六节 阳维脉 / 356

 

一、经脉流注 / 356

 

二、阳维脉要点 / 357

 

三、阳维脉的脉部与诊法 / 357

 

四、阳维脉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 / 358

 

(一)风邪致阳维为病 / 359

 

(二)“瘟疫”致阳维为病 / 359

 

(三)阳维感冒 / 360

 

第七节 阳跷脉 / 361

 

一、经脉流注 / 361

 

二、阳跷脉要点 / 361

 

三、阳跷、阴跷心悟 / 361

 

四、阳跷脉的脉部与诊法 / 364

 

五、阳跷脉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 / 364

 

(一)阳跷为病致足内翻 / 365

 

(二)阳跷为病胯痛 / 366

 

(三)阳跷为病腿疼 / 368

 

(四)癫痫灸阴、阳跷脉 / 369

 

(五)阳跷为病目不合 / 371

 

第八节 阴跷脉 / 372

 

一、经脉流注 / 372

 

二、阴跷脉要点 / 372

 

三、阴跷脉的脉部与诊法 / 372

 

四、阴跷脉常见病症的辨证施治 / 374

 

(一)阴跷为病腿疼 / 374

 

(二)阴跷为病致骶髂错位 / 375

 

跋 / 379

 后记 381

主编推荐

广东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吕玉波、正安中医创始人梁冬作序推荐!

五十余年反复实践,厚积薄发!

首次系统展示经络脉诊独特心悟,临床应用效如桴鼓!

明晰难言指下脉诊,讲清经络应病表现,借鉴对症治疗之法!
【内容简介】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