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赢利模式不赢利--赢利模式系统漏洞的深度解析/生命彩排系列丛书 9787504484932 李连滨 中国商业出版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赢利模式不赢利--赢利模式系统漏洞的深度解析/生命彩排系列丛书 9787504484932 李连滨 中国商业出版社

当天发货,全新正版书。新华书店集团直发,凡是套装书,价格异常时,请咨询后下单。

17.4 5.8折 30 全新

库存2件

北京通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连滨

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

ISBN9787504484932

出版时间2014-06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30元

货号3135637

上书时间2024-03-17

白湘云书社

十四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据工商部门统计,每100家新注册的企业中,3年之后还能继续经营的不到3家。这样的数字让我们极为震撼。从当初的雄心勃勃到逐渐的心灰意冷,折磨着太多的想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又渴望实现自我价值的创业者。如果你认为自己已经很赢利了,那么在李连滨编著的《赢利模式不赢利--赢利模式系统漏洞的深度解析/生命彩排系列丛书》里你将知道你之所以赢利的原因;如果你认为自己还在追求赢利的路上,那么在这里你将收获怎样能赢利的方法。优化一下你的赢利模式吧,让这条流水线更利于你生产“成功”。

作者简介
李连滨十年如一日的探索淬炼,自主研发了“心灵发动机”、“能量交换器”两大价值体系,汇聚成了自成一派的人生赢利系统。奠定了中国顶级人生赢利运营专家的学术权威。
十年如一日的忍辱负重。传播着家庭经营、企业运营方面的独到见解及实战智慧,支持过上万人追求人生使命及实现自我价值。
十年如一日的兢兢业业,创立了“生命彩排”人生管理品牌。推动了人生管理领域的健康发展及产业创新。

目录
战略
 赢利的基因
 四轮驱动力
 三层业务链
 两条生产线
 核心竞争力
品牌
 在客户的心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
 美誉度比知名度更重要
 百炼才能成钢
 爱屋及乌
 共鸣
文化
 榜样是认同文化的主体
 故事是见证文化的载体
 活动是移植文化的土壤
 仪式是传承文化的见证
 制度是复制文化的模版
目标
 将战略分解成目标
 将目标量化成指标
 将指标变换成指令
 将指令深入到人心
 将人心凝聚成力量
合作
 人比项目更值得投资
 合作不等于合伙
 共同的目标
 优势互补
 双赢
创新
 脑力激荡
 提炼价值
 转换定义
 逆向思维
 自我对话
策略
 发展的不同阶段要用不同的方式发展
 前端打平 后端赚钱
 得人心者得天下
 持续的聚焦
 杠杆
运营
 化无形资源为有形资产
 启动“印刷钞票的流水线”
 营造“愿意干”的氛围
 完善“能干好”的程序
 放量复制赢利基因
成本
  成本越低不一定利润越高
  比重越高的成本越是运营的风险
  好钢用在刀刃上
  卖不出去的产品也是成本
  人力资源不是成本
机制
  把个人能力变成组织能力
  门往哪里开人往哪里走
  让坏人没有犯错的机会
  让错事推动机制的完善
  利益驱动
管控
  用制度管理而非用能人控制
  层层分解战略目标
  过程监控关键指标
  授权但不弃权
  一个脑袋
价值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不被需要就没有价值
  产品是价值的载体
  交换产生价值
营销
  营销的战略
  市场的定位
  定价的策略
  目标的管理
  业务的推动
销售
  销售的流程
  客户的管理
  活动的管理
  时间的管理
  周单元经营
  领导
  企业有问题就是企业家有问题
  解决问题的人在制造问题
  你是企业家不是奴隶主
  相信别人是一种能力
  奖罚分明
团队
  战略人力资源
  感召而非招聘
  商业交换关系
  员工进化计划
  内部良性竞争
培训
  净化组织氛围
  强化战斗意志
  教化工作流程
  固化协作模式
  推动赢利运营
协作
  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
  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共享资源而非交换筹码
  共同宣言以及照章办事
  动作默契并且情感契合
执行
  成果定义
  一对一责任
  方案审查
  过程检查
  即时激励
赢利
  赢利的基因
  赢利的主体
  赢利的模型
  赢利的环境
  赢利的运营
  结束才是刚刚开始
  别说再见

内容摘要
李连滨编著的《赢利模式不赢利--赢利模式系统
漏洞的深度解析/生命彩排系列丛书》从经营企业的角度系统性地分析了商业模式设置及运营过程中的诸多关键要素,以求通过因素自控来有效确保商业系统
的真正赢利。

精彩内容
俗话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在这个春种秋收的过程中所蕴含着的客观规律同样也适用于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每一粒种子里都有着自己特定的基因,里面的编码程序驱动着它们最终变成了该成为的那个样子。红豆的种子变成了红豆。绿豆的种子变成了绿豆。
成功的企业家的脑海里都有着清晰的未来画卷,他们为此精雕细琢了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最终把内在的梦想变成了外在的现实。
那幅画卷是那么的波澜壮阔,仅仅看上一眼都会令人兴奋不已。就像万丈高楼需要稳固的基础一样。我们的企业也需要牢固的支撑。
脑海里的真实想法只有企业家自己能感受得到,而由此延伸出来的企业战略却可以让追随者看得见,摸得着。
对于战略的管理就如同选种育苗的过程。只要种子对了,后面的也就容易多了。我们现在在哪里?我们想要去哪里?我们怎么去那里?这样的自我对话得以让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清前方的路,也越来越有勇气坚定地往前走。只要心中有路,就不怕脚下路远。
战略的核心问题是方向的确定和策略的选择。一
旦清晰了定位,就不要频繁调整,除非企业运营的内外环境、行业竞争的制胜要素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战略的核心目标是聚焦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了然于胸后,自然也
就有所为、有所不为。随着这些“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我们得以一
步一步地走到了高处。
战略必须一次性成型,因为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在半空中修理飞机的发动机会带来怎样的后果。规避了未来的问题也就自然解决了眼前的问题。格局决定布局,布局决定结局。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人与人之间的竞争是思维模式与思维模式之间的竞争;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是赢利模式与赢利模式之间的竞争。
企业家的思想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赢利的基因编码里不仅包含着企业的赢利模式。
还涵盖着企业家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的最小单元里有越多匹配成功的特质、赢利模式的基本程序中有越多符合成功的规律,这样的企业也就越容易成功。
很多企业把先做大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不稳扎稳打,却想迅速占领市场份额,似乎只有成为第一才有资格停下来喘几口粗气。这种发展模式就如同建设高楼大厦,当30层高的发展规模压得地基不堪重负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自己之前打下的基础只能够承受10层楼的上层建筑。
这个时候,多数的企业会做些什么呢?是换个地址,挖出能支撑30层的地基,然后再盖到30层?还是把摇摇欲坠的30层爆破掉,在旧址上重新打牢基础,开始所谓的二次创业?我们需要重新换个样子,但如果基因的编码还是原来的那个程序,越标准的复制(执行)也就越早地让我们看到了原来的那个样子。虽然换了汤,但药还是那个药。
我们徘徊在十字路口,错过了一次又一次转机,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危机;我们拥有选择的机会,但并没有选择的能力;我们不得不做了很多的决定,但很少触及战略性的决策。
方向盘调整方向是为了找到方向,搞清楚策略与战略的根本差异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谓策略就是落实战略的手段,就是把“对的事情”做对的战术。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所有的“方法”必须服从于正确的“方向”。
企业的发展战略与经营策略是相互依托的,但很多企业家经常混淆这两个概念。把策略问题当成战略问题来考虑将会导致企业的方向性错误。策略是可以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而战略却不能轻易改变。
战略面对的是未来的问题,策略面对的是眼前的问题。战略管理是为了规避未来的问题。
策略运用是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规避了未来的问题,也就没有了眼前的问题。此问题非彼
问题!此方向非彼方法!方向不对,努力白费。如果企业在方向性的问题上出问题了,越高速运转也就越快地走向灭亡。
商业社会的市场竞争让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也不过是各领风骚三五年。当别人高高在上的时候,我们很容易把他们的方向当成自己的战略。但别忘了,始终比别人慢半拍怎么可能第一个到达终点?常常在别人的跑道上奔跑怎么可能达成自己的目标?虽然英雄不问出处,但所走过的道路却是因人而异的。他们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那么,我们呢?P2-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