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晓东教育作品集:儿童教育新论(第2版)
  • 刘晓东教育作品集:儿童教育新论(第2版)
  • 刘晓东教育作品集:儿童教育新论(第2版)
  • 刘晓东教育作品集:儿童教育新论(第2版)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刘晓东教育作品集:儿童教育新论(第2版)

35 9.0折 39 九五品

仅1件

甘肃兰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晓东 著

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12

版次2

装帧平装

货号9-2

上书时间2023-03-23

鲁莘书屋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晓东 著
  • 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8-12
  • 版次 2
  • ISBN 9787534385216
  • 定价 3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84页
  • 字数 283千字
【内容简介】
《刘晓东教育作品集:儿童教育新论(第2版)》试图建构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学体系,是一部儿童教育学专著,亦可用作学前教育专业、小学教育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儿童教育学教材。作者力图从儿童自身的诸种精神现象的特点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出发来建设儿童教育学的理论体系。以往各种教育学教材和专著虽然也将教育与儿童身心特点相适应作为基本规律,但由于对儿童身心特点的论述不够全面和深入,一般只能将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形式(如认识、情感、意志等)的简单描述作为论证根据,而未深入到儿童心理的内容面——儿童精神世界的诸多丰富现象之中,为此教育与儿童特点相适应的论述不免流于浮泛。《刘晓东教育作品集:儿童教育新论(第2版)》则对儿童的哲学、科学、伦理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在精神世界做了深入阐释,并力图据此探索儿童教育学的理论与方法,应当说是对当前教育学(尤其是低龄儿童教育学)的一个贡献。
【作者简介】
刘晓东,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全国青联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哲学、教育哲学、文化哲学、学前教育学。
【目录】
修订版自序
序(鲁洁)
原版自序
第一章儿童观
第一节儿童观的演变历史
一、古代的儿童观:儿童就是小大人
二、中世纪的儿童观:儿童生而有罪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儿童观:从新人类观推导出的新儿童观
四、理性时代或启蒙时代的儿童观:“儿童的发现”
五、“教育心理学化”运动:对科学儿童观的召唤
六、儿童心理学的建立:儿童观在科学层面上出现已成为可能
七、世纪:“儿童的世纪”及其问题
第二节儿童观演变的原因
一、人类主体的发育水平对儿童观演变过程的制约作用
二、时代精神对儿童观演进的影响
第三节儿童福利与权益的发展
第四节儿童崇拜
一、中国的儿童崇拜
二、西方的儿童崇拜
第五节儿童观在中国文化中的演变及其现代化问题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儿童观
二、中国近现代的儿童观
三、中国当代的儿童观
四、儿童观的现代化途径

第二章教育观
第一节“教育”一词的初始意义为儿童教育
第二节教育发生(或起源)的原因
一、童年的由来与教育发生的生物学前提
二、儿童期的存在对于游戏和教育发生的意义
第三节儿童教育的本质
第四节教育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第五节儿童发展的阶段性质及其对教育的次序、时间或速率的规定
一、儿童心理发展存在阶段性
二、阶段的连续性是先天与后天的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的结果
三、外部条件不能影响发展阶段连续的次序、时间或速率
四、教育不能够超前,亦不可以滞后,它应当着眼于当前发展的关键期(兼论什么年龄入学最适宜)
第六节教育应当“无为”
一、园丁说
二、否定教育论
三、综论
第七节教育不仅应当使儿童发展,而且应当使儿童欢乐
第八节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
一、历史上的观点及批判的把握
二、如何把握实践中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具体关系
第九节教育者的人格:一种巨大的教育影响源
第十节论教师职业及其幸福
……

第三章儿童的身体与儿童体育
第四章儿童的哲学与儿童哲学教育
第五章儿童的科学与儿童科学教育
第六章儿童的伦理学与儿童道德教育
第七章儿童的艺术与儿童艺术教育
第八章儿童的语言与儿童语言教育
第九章儿童教育的整体构型
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