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中医医算史 : 伤寒方术 : 前传 : 上下册
  • 古中医医算史 : 伤寒方术 : 前传 : 上下册
  • 古中医医算史 : 伤寒方术 : 前传 : 上下册
  • 古中医医算史 : 伤寒方术 : 前传 : 上下册
  • 古中医医算史 : 伤寒方术 : 前传 : 上下册
  • 古中医医算史 : 伤寒方术 : 前传 : 上下册
  • 古中医医算史 : 伤寒方术 : 前传 : 上下册
  • 古中医医算史 : 伤寒方术 : 前传 : 上下册
  • 古中医医算史 : 伤寒方术 : 前传 : 上下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古中医医算史 : 伤寒方术 : 前传 : 上下册

本书从古代天文历法知识入手,在大量搜集民间古籍和传说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古中医象术内容,揭示古中医源流,深度展现古中医魅力,对大量中医爱好者有较大吸引力。

117 5.1折 228 全新

仅1件

黑龙江哈尔滨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路辉 著

出版社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55530

出版时间2020-03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胶版纸

页数1108页

定价228元

上书时间2024-09-15

z紫檀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从古代天文历法知识入手,在大量搜集民间古籍和传说的基础上,详细介绍古中医象术内容,揭示古中医源流,深度展现古中医魅力,对大量中医爱好者有较大吸引力。

作者简介
路辉,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对古中医有深入的研究。主持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三项省级基金课题,发表SCI文章一篇。

品读《古中医医算史·伤寒方术·前传》有感
【导读】
世人多知中医之效,但莫明中医之理,现代医学掌权者动辄以经验医学名之。按理,随着时间推移,经验应该越来越丰富,疗效也应该越来越好,而中医临床现实却并非如此。再者,伤寒经方之效,业界尽知,其历经千年,在现代社会适应范畴越来越广,绝非经验二字所能解释。究其源,不过先贤重大道,后人好小术。大道有数,万古不变,明之即可执简御繁,纲举目张。此数源自天文,非凭空臆测,河洛八卦为数之起源,医道之数精华部分皆在《内经》运气九篇,仲景悟之,参合他典以著《伤寒》。本书缘起,正在于此……

书评上:
我是路辉先生古中医系列大作之《古中医医算史·伤寒方术·前传》的责任编辑朱江,成中医出身,学术浅薄,岁月虚度,觍颜混迹于中医药出版社,工作数年,阅稿如山,但此书为目前职业生涯之仅见,掩卷沉思,唯叹相见恨晚。

此书洋洋洒洒百万字,直指中医源头,历数当下时弊,秉承先贤心法,启悟杏林后学;尤其可贵的是资料翔实,官方民间,搜罗博极,言不虚发,论不妄立,再穷多年心血,方有今日之书。

简单来说,此书回答了三个根本问题:
中医从何而来?缘何而立?向何而行?

下笔百万,不离此旨。
此书有一定难度,没有一定的基础难以理解。但是,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眼界和格局决定人*终能达到的高度,人如此,学问亦如此。即使一时难解,但把这本书当成“推窗见月之手”“深入宝山之路”,倒也不无裨益。

此书既名“前传”,那就还有“正片”在后,严格来说,这是一本“从源流开始教你学中医”的书,看似拖沓,其实不然。
因为,欲明前途,须知来路;不谋万世,难谋一时。

如果你只想在中医这座大楼里做一个普通的泥瓦匠,处理一下常见病,那么不必读这本书,跟师抄方几年足够,但如果你想深入杏林,学会如何设计、建造这座大楼,那么这本书*值得一读,这个书评或也值得一看,其后的“正片”——《伤寒方术》更值得期待。

这本书之所以洋洋百万言,是因为需要大量典籍作为支撑,为中医的来去之路拨云见月,令中医学子不再彷徨,更由于每个人领悟的契机不同,加之中医界成见已深,所以只能地毯式轰炸,正本清源,务必巨细无遗。

此书目录仅分卷篇两级,以八卦五行、北斗干支分列,乾坤两卷开路,述中医源流;《坎卷》厚重,其中分篇皆以干支命名,为全书数术之重心;《离卷》及以后部分列述少数民族及外国医算,异曲同工,权作参考。

书名中的“医算”“方术”“前传”,是此书之关键。此书*的价值,就在于其强调中医“数术”,而非其他学术书籍所关注的“老中医经验”。

无算法,难合万变,凭经验,难传后世,故而“医算、方术”正是中医传扬兴衰之命脉。只不过,此道久衰,故而世人多以为伪,但在中医的历史上,数术的光芒从未隐没,所以作者搜集了海量古籍,只为证明此点。
信心立而前路明,不读“前传”,不知来路,信心不坚,辗转徘徊,怎行千里?

由于作者著此书,批阅数载,搜集广泛,对历史上重要的中医典籍、人物、理论,已经筛选了一次,分门别类,剖析互校,中医之根本,基本都在书里了。所以,读这本书,先不要陷于细节,可以先看看我的书评,泛读此书,明其脉络,在此基础上,循机而行,找准*适合自己学习的路径,然后再节选精读此书,或者循此而精读其他与自己*投缘的典籍,如此,必收事半功倍之效,他日成就当可期矣。

大凡成事,必要把握机缘,佛祖说法,相机而行,法无定法,弟子成就无数,悟道方式却各有不同。慧能大师目不识丁,却能闻金刚经而开悟,作者本人领悟古中医学,也是幸会了几本触机投缘的书,所以,要在这本书中去寻找你的“契机”,而不是死记硬背。只要明路前行,持之以恒,必有所成。

此书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普通中医治的是人,而作者,治的是中医。别看当今中医表面风光,学子众多,但大师渐泯,杂说纷纭,文献残缺,敝帚自珍。
开元盛世,隐孕安史之劫。

虽然,在当下中国,以*为代表的国家高层明确表态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但是,反对中医药的声音一直就没有停息,而反对中医者,*的质疑是中医的“科学性”。

平心而论,在下早年也曾怀疑过中医的科学性。根本原因在于:
*,缺乏基础数学公式,临床经验为主,老人掌权。

第二,疗效逐代倒退,与现代科学正好相反。
第三,缺乏反复可验证性,流派林立,各执一词。

除此以外,中医还有很多“缺点”——但“*的问题”在于,他能治病,而且有时能“立起沉疴,效如桴鼓”。仅此一条,就可作为中医是否“伪科学”的争论焦点,否则,早就盖棺定论了,夫复何言?

其实,正是由于中医起源一些核心元素的丢失,才造成今日中医界凭主观经验主导之局面,所以世人皆尊“老中医”,而现代著名科学家大多数是中青年人。这是因为现代科学有明确的起源史、方法论、公式、实验数据、公开文献,后来者知道为何而学?从何而学?如何而学?而初学中医者,要么一头雾水,要么痛斥“伪科”,徘徊数年甚至数十年,未得其门而入者,多如牛毛。

有鉴于此,在本书开篇《乾卷·神传》里,作者对中医起源做了提纲挈领的描述,明确指出中医的发展(退化)轨迹
天毉→巫毉→方仙毉→丹毉→道毉→走方毉→儒醫→传统中医→国医→现代中医。
退化轨迹触目惊心,但是反过来看,升值潜力也非常大。

易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退化之路反道而行就是升华之路。
岐黄之术起源很简单,并非源自“群众智慧”,而是创自远古一些智慧超群的人,他们创建了一个文化高峰(后来衰落,原因不明),虽然仅局限于一小部分人,这些人留下的“财富”还有很多,甚至到春秋战国,诸子蜂起与其亦有渊源,而中医,不过建木一枝。

就如现代物理,看似纷繁,其实真正奠基者也就寥寥数人而已。
不同的是,物理的核心算法公开流传下来了,历代总有一些天才能够继往开来,所以后世的物理学越来越发达。

但中医的数术精华属于隐传状态,且先贤立法太高,后世粗知者多,精通者少,所以世面广泛流传的多是易学易用的临床经验,故而后世方药越来越多,医书也越写越多(对《伤寒论》的注解不下千家),而疗效嘛,就越来越“随机”。

其实,任何一门现代科学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结晶出一些核心算法,这是纯粹客观的规律,万年不变,否则,就不能成其为一门“科学”。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伟大的科学家法拉第积累了数十年的实验数据和经验公式,却被麦克斯韦仅用四个电磁方程就完全概括,这才使人类跨入电气时代,也才有了后来互联网的硬件基础。否则,人类还沉迷在爱迪生忽闪忽闪的灯泡下,摆弄着他的各种小电器发明,但要想迈入信息时代,纯属痴人说梦。

这就是现代科技史上“经验”和“算法”天壤之别*好的证明。其实,所谓经验,不过是算法不明之前不得已而为之。虽不可弃,亦不可泥。

星移斗转,去圣已远,现代中医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种哲学或艺术,十医十方,个性无比,药杂而效缓,论多而理昧。经方治病之“效如桴鼓”,渐能令人“欣喜若狂”,不知以后会否成为“传说”,甚至“伪科”。但在以前,并不是这样。

讲到过去的中医,就不能不讲《伤寒论》的各家注解,而讲注解,就不能绕开成无己这座高山。这个学术界公推的注解伤寒大家,其学术精髓是什么呢?在本书《戊子篇·注解伤寒论》中作者给出了详细的解释。

上面这几幅图在成氏注解伤寒论中被视之为精华,放在全书开头,而在现代中医学教材里却被弃之如糟粕,直接删掉。这是因为他们忘了仲景在《伤寒论·序》里所说的“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甚至连《平脉法》这种脉诊总纲也没了,视斗历运气更是荒唐之言;一上来就是“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这种对具体症状的着重描述,美其名曰“主证”,而临床则讲究方证对应。

诚然,这种学法可以速成,在入门之时,也很重要,其可在较短的时间内让人掌握一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帮助初学者建立对中医的信心,并可避免诸家注解之混乱,是一种方便法门,但凭此虽可尽快“登堂”,却难以“入室”。因为“三尺之基,难立百丈高楼”,理论功底不深厚,追求速成,流于表象,很快就会碰到学术天花板,后期积年累月也难以寸进。从整个中医发展史看来,千年已过,我们进步了多少?

人如此,国亦如此。没有建国初期艰苦奋斗打下的工业基础,哪有中国近年的飞速发展?而某邻国,整日叫嚣追这个赶那个,却造船船沉,建桥桥跨,连*基本的工业和公共卫生设施都没普及,虽有软件业一枝独秀,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我们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仲景之所以被尊为医圣,无他,立六经辨证,越千年而疗效非凡,而六经的本质自古扑朔迷离,这也就是后世注解伤寒者不下千家的原因。而那些汗牛充栋的“老中医经验集”,记得的人们还有多少呢?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虽然中医流派林立,各执一词,但在没有电子传媒和职称文凭的古代、人口流动也很小的熟人社会,医者全靠疗效口碑安身立命,流传悠久的各派都不是纯靠吹出来的。

他们的理论各异,但疗效皆真,这就是关键所在。换句话说,在不同的时空,适宜的理论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天地之间有一种变化——导致杏林诸子,应运而生。而这,就是本书要点——五运六气,散见全书各篇,为医算之根本脉络。

拟之于今,*通俗易懂的比喻就是“手机操作系统和应用APP的关系”。天地之间的“操作系统”在周期性变换,所以中医治病的“APP”也得随之而变,仲景懂了,金元四大家懂了,温病诸家也懂了,所以法异而效同。不明此理,泥古不化,就如书中辛未、癸未、庚申、子甲诸篇中所载“圣散子方”,时而救人无数,时而杀人如麻。

联系“天地操作系统”和“中医治病APP”之间的纽带就是数术
在《内经》中,开篇即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只不过,上心的有几人?本书关键词一为“医算”,一为“伤寒方术”,其实从中已可窥出六经本质有一定数术规律,而谈数术,则不离五运六气。

经者,径路也,经纬也,经典也。人生天地之间,不离天地气化,天地有五运六气之数,正常则为六气,失常则为六淫,六淫害人如敌国入侵,七情扰人如内奸引路,必循路径(六经),必夺关隘(穴位)。故而才有《伤寒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

入侵循六经,御寇亦循六经。故而把握六经阴阳之变,即可经纬人身这个小天地,从而应变于无穷(此为针对外感内伤杂病而言,接骨续筋、美容整形等外科技术不在此例),所以《伤寒论》才成为经典,此不为经典,何为经典?

六经为纲,纲举而目张,但症状表象往往凌乱纷繁,难以把握。现代医学确诊的疾病不下数万种,而且还在不断增长,药物亦然,长此以往,人类医学必将走进死胡同。
这就如波浪无序,但潮信有时;风云变幻,而四季不移。正如《内经》所言“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

外有五运六气之变,内有六经阴阳之变,明其象数,了然于心,再明药性,所开方药即可推算而得,不用完全依赖临床经验(当然也并非完全排斥经验),真能如此,中医未必老人掌权。不过,象数之争,由来已久,因为数术难传,象术难定,中医界的思想也一度混乱,虽然凭借经验,做到方证对应,临床疗效总有一些(方证对应,虽非究竟,也非易事)。

中医之象,诸书著述甚多,故而此书不赘言,其重在于数术,而我在这里,之所以提到象数,是因为《内经》中除了“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之外,还有一句话,“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看似相互矛盾的两句话,正是中医临证之精髓。

其义也不难,因为无论偏执象数两端,还是忽视理论或实践,皆不可取,只有法于阴阳之象,和于数术之算,象数合参,天地人互证,望闻问切算五术合参,才是古中医医算学的科学逻辑。(详见《辰戊篇·五运六气遗珠》)
佛家苦乐两边不执,儒家行于中庸之道,皆是此理。

书评下:
展开来说——
五运六气,是中医医算的核心所在,简言之,是描述天地气机周期性变化的数术工具,在本书开始的《丁卯篇·天元玉册》《戊辰篇·五运六气》里,作者对天象运气之学作了介绍,而在《内经》中,花了整整九篇大论讨论这个问题,并且明确指出“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而要明“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能靠经验,只能靠数术。因为五运六气是一个博大精深的体系,涉及的时空远远超过普通人的生命范围,只能通过计算而得。

运气周期可大可小,追之无尽,推之无穷,普通使用的是年月尺度的周期,在数甲子以内推干支,也有研究逐日周期的著作(详见《己丑篇·伤寒钤法》),而在《辛未篇·三元九运》《壬申篇·六气大司天》里,作者在宇宙尺度向大家展示了基本单位包括“元、会、运、世、年、月、日、时”的巨大运气周期,而一元是129600年。试问若凭经验,谁有如此高寿?如此记忆?
经验不行,但是数术可以。

自开天辟地以来,天地运行就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此即天道,不以尧存,不为桀亡,以万物为刍狗,无情却有常。一旦洞悉天机,无论身在何时何地,都可以上下无穷追溯,前知并非不可能。正所谓“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在本书《辛未篇·三元九运》里有一个“《甲子会纪》中所载八十甲子运气流年表”,记述了从黄帝时期直到公元2103年的整个运气规律,整整80个甲子,跨越4800年。相比普通逐年运气规律而言,此为“元会运世”时间级别的运气大司天,以60年为一元,其中司天在泉各掌30年,华佗扁鹊、仲景叔和、金元八家、天士孟英,中医诸子悉入其中。通过此表,就可看出为何中医各派皆有兴衰,经方时方各有浮沉。

天地运气虽有周期性的数术规律,但是五运六气有常有变,有至而未至,有太过不及,有胜复之异,有升降失常、刚柔失守之变,运气学说难在其“变”。基于运气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实践,不可机械推算,应综合气候、物候等多因子,动态分析。

通俗一点,运气规律主要说的是时间规律,是大规律,但“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同样的时间、不同的空间,还有很多其他较小的因素影响着物候气机,而且我们的计算也总会有误差,只能无限逼近而永远达不到完全精确。不过,在明了运气大数的基础上,再通过仔细观察当地气候、物候,就能非常准确地得出运气变迁情况。

此即《内经》“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

但桃花年年盛开,不明数术,只观桃花,几人知道运气流年?

这就像洲际导弹的精确制导,没有精妙的算法,导弹无法越过万里抵达目标附近,但在*后阶段的制导,再好的算法也比不上一名士兵在目标附近运用激光指示仪。

所以,就如前文所说,要法于阴阳之象,和于数术之算,象数合参,天地人互证,望闻问切算五术合参。

书中《甲寅篇·伤寒温疫条辨》所载蒲辅周老先生利用运气之变治疗北京乙脑流行就是经典案例,龙砂流派学术继承人顾植山先生利用五运六气理论准确预测“非典”结束日期,为国家防疫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也是明证。

天道常变,唯易不易,所以对于泥古不化者,救人之方亦可为杀人之剑。正如书中所载,《世补斋医书》作者陆懋修之曾祖王朴庄,精于运气,他认为,历史上的圣散子方有时活人无数,有时杀人无数,是由于所值“大气”不同,并说:“坡公圣散子方,盛称功效,庞安时著总病论,列入寒疫之下。王肯堂以活字板印二百部,而序中言后人用此者,杀人如麻,若有憾于安常者。”

在历史上,瘟疫学、温病学史上也是不断出现用药自成一家的名医,如庞安时以圣散子方治疫,李东垣以普济消毒饮治疫,吴又可之达原饮治疫,杨栗山之升降散治疫,叶天士之甘露消毒丹治疫,当其时均济人无数,而彼此之用药却相去甚远。并且,这些名家几乎都是在群医泥用前人之方而临床效果不好时,根据运气变异而创出新方,应该说,无论哪一位都是当之无愧之名医,运气之差异使然而已。(详见《子甲篇·时疫温病气运徵验论》)

西医对付瘟疫,无外研发新的药物,但是,病毒是活的,随时在变,大家争相研究杀毒新药,可曾想过为何在某些年份某些病毒会如此肆虐?难道其他时间这些病毒就不存在吗?

当然不是!就如一年四季,一日晨昏,人气皆有盛衰,在无尽的流年运气里,各种病毒、细菌,也是众生,也逃不脱这条天规,彼长我消至极之时,就是疫病之年。

气有正邪,就如人心有善恶,不可尽灭,但是人心如草,随风而偃,圣人治世,不执于杀尽恶人,只在移风易俗上做文章,则恶隐而善显,自然国泰民安。大医治病,亦如此。

对于诸家运气流年方药特色及对比,作者在《壬申篇·六气大司天》里有细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先睹为快,不必严格按目录读书。

由此,也可看出仲景经方之高妙,其余诸家大多名于一时一地,而仲景之术却能历千年而不衰,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时空跨度如此之大,其窍何在?

这就要谈到仲景先师写作伤寒论的过程了。在《伤寒论·序》里,仲景自己说道:“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

从中可以看出,《内经》是仲景撰著伤寒之*参考书,其次为《难经》,毕竟先立法,再论病,次言方药,是著书正道。不过,《胎胪药录》为何书,已无从考证。所以,仲景之方是自创还是延用也难以确证。

不过,本书之《庚午篇·汤液经法》对此问题作了详述。《汤液经法》据传源自商汤圣相伊尹,原书已佚,但是通过陶弘景所著《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可窥其部分原貌,因《法要》藏于敦煌藏经阁中,未经过流传,校正,因此较好地保存了其原貌。其中所载60首方剂有23首见于《伤寒杂病论》,而据传伊尹《汤液经法》载方共360首,以应本草之数。照此比例推算,《汤液经法》与《伤寒杂病论》之关系匪浅。

在《法要》里,有一幅图很重要,这幅图呈五边形,每个边代表五行之一行,都由“体”-“用”-“化”三味组成。体味,就像仓库、源泉,功用偏阴,阴者藏精起亟者也;用味,是外在变化,功用偏阳,阳在外,阴之使也;化味,为冲和之气,阴阳相交而变化生也。阳进为补,阴退为泻,疾病分别按照顺逆时针方向传变。其理论渊源是《素问·玉机真脏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

举例来说,肝阴虚,阴虚则火旺,形成“木火刑金”之局,传变至肺;柴胡伤肝阴,20世纪八九十年代轰动一时的日本小柴胡汤久服导致肺纤维化事件,也证实了这一规律。从汤液经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五行传变的基本规律,即:阳实传我生,阴实传生我,阳虚传我克,阴虚传克我。

此乃五行中复有五行,形成五行互含之局。陶弘景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五味之变,不可胜数。今者约列二十五种,以明五行互含之迹,以明五味变化之用。”再将几种具代表性的中药按五行属性分列,即成下图:
先贤立法,后学当举一反三,以此推演,则360种本草,尽在数中矣,随病组方,可应万变。

值得一提的是乌梅丸,这个看起来一派杂糅,貌似时方但应用广泛的经方。事实上,厥阴病乌梅丸的五味主要热药,正是二十五味精华药之木辛味之金木水火土,即桂枝、川椒、干姜、细辛、附子,完全符合厥阴肝病之辛补、乌梅之酸泻、佐以甘苦之连参归的经方法则。

想对伤寒方药数术规律源流有快速了解的读者,可以首先关注《庚午篇·汤液经法》和《戊寅篇·伤寒杂病论》,以及《戊子篇·注解伤寒论》。

欲学伤寒论,首要在于选取善本。世传仲景著伤寒,数易其稿,凡十三次,除了成无己注本被公认为善本之外,近代问世的《桂林古本伤寒论》也值得一提,因其极有可能是仲景第十二稿。虽然,历经千年,其真实性难以考证,但此书以五运六气为理论框架立论,整本书圆融无碍,方药暗合汤液之法,论理明合运气之道,发仲景以来所有后学未发之论,论仲景以来所有后学未尽之理,水平远远高于今人所著,退一万步讲,不管是否仲景所著,也值得精研。而且,我们关注的是中医,不是考古。

《巳己篇·导引吐纳》是比较特殊的一篇,其他部分是在传授医人之道,而这部分则重在讲述炼己之法。

中医创自先贤,艰深难明,故而逐代倒退,要想学好中医,除了明路知法以外,对自身的修炼也要加强。就像越高级的软件对硬件的要求也越高,内存不够、主频太低,长期开机勉力为之,不仅学业难以长进,反有烧机之虞,尤其是学习相对比较深奥的医算内容之时。当然,修炼这条路本身就是荆棘遍布,不遇名师莫强求。不过,简单的导引吐纳易学易用,只要持之以恒,自然阴阳调和,气血平顺,脑窍清灵,学习起来自然事半功倍。流传千年的八段锦、五禽戏、易筋经,都是其中翘楚。至于书中所述各门修炼之法,都来自经典古籍,皆是珍贵史料,可以留待日后权作参考。

《离卷》及以后部分涉及少数民族及外国医算,搜集资料极其不易,皆是作者多年心血。虽然各民族语言各异,所述繁杂,但有趣的是,其中关于医算的内容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令人感觉似乎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群,却说着本质同样的事情。比如关于大洪水的传说,汉族有,少数民族有,《圣经》也有,真的是所有人都在不约而同地编故事吗?人类远古文明之经历,未必简单。关于这点,不是本书重点,不做深入讨论。

自古学习,一门深入,融汇百家,可以大成,《离卷》及以后的内容对拓宽视野,日后进一步加深医算造诣有很大的帮助,虽为参考,亦不可轻之。

博极医源,永在半途。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卷一·论大医习业*》中对大医的要求是“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十二经脉、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孔穴、本草药对,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又须妙解阴阳禄命,诸家相法,及灼龟五兆、《周易》六壬,并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至于五行休王,七曜天文,并须探赜……”不知诸君读到此处,有否压力?66 77

前文约略八九千字,概述此书大络,可为路引,但精微之处,难以具陈,只能留待诸君细品。医算内容,为中医至深之处,其实,天下万物,不出河图洛书、八卦五行,有数皆可算,医算不过数术分支而已。在古时,要想出将入相,须学子学九式,能通达之人方有经天纬地之才,绝非八股腐儒可比,而不为良相,则为良医,故而杏林自古藏龙卧虎,为守护华夏立不世之功。可叹去圣日远,人心轻浮,中华之渊源,难以追溯,先贤之风华不可再睹,唯以此文,聊以寄之……       
小编朱江
                       2019年10月25日亥时于京城巽位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