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良志艺术哲学文存(全5册)法自画生、惟在妙悟、画者东西影、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扁舟一叶
生命与艺术,生存与妙悟,石涛与八大山人。朱良志30余载集大成,探索中国传统美学及其哲学来路的学院派文化雅集。文笔惊艳,百幅中国传统名画赏析。传世石涛款作品真伪考
¥
247
5.7折
¥
430
全新
仅1件
作者朱良志 著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9668291
出版时间2020-01
版次1
印刷时间2020-01
印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纯质纸
页数1860页
字数1650千字
定价430元
上书时间2024-11-26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 集朱良志30余年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研究精髓,是一套帮助国人更加接近中国哲学与美学内核的审美升级书。
★融中国哲学、美学、佛学、禅学、道学各种艺术流派认知的*之作,极具学术价值和文化含金量,是帮助大众走近和欣赏传统艺术的难得佳作。
★内附大量注释及百余幅中国传统名画赏析,可帮助读者拓展中国艺术知识的深度与广度。
朱良志,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他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研究,尤长于中国传统哲学与艺术关系的研究。本文存从他三十余年的相关研究著作中选择五种编次而成。3.57
丛书收集朱良志近三十年来研究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的论作五种,分别为《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惟在妙悟》《画者东西影》《法自画生》《扁舟一叶》,涉及哲学、画学、园林、人物研究等各个领域和题材,是一套系统阐述朱良志教授艺术哲学思想的著作,对于美学、哲学、文学、艺术专业工作者能提供专业而有益的参考,于一般的读者也是一部了解艺术哲学和美学的优秀著作。
内容简介
朱良志教授长期致力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研究,尤长于中国传统哲学与艺术关系研究。本套丛书荟萃了他30余年相关研究的精髓,分别题为《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惟在妙悟》《画者东西影》《法自画生》《扁舟一叶》,涉及哲学、画学、园林、人物研究等多个领域,同时辅以百余幅中国传统名画,图文并茂,寓深邃思想于优美表述中,通过对传统艺术的解读、阐释,抽绎出中国美学的独特精神,每卷不仅具有极高学术价值和文化含量,更能够成为大众走近和欣赏传统艺术的桥梁。
中国人强调生命本身的价值,因此中国艺术在一定程度上“为心而造”,注重对人的心灵启发和安顿。《朱良志艺术哲学文存》既透视了中国艺术以生命为本体、为高度真实的内在精神,又梳理了理学、心学与画学之间互渗的内在逻辑;既揭示了中国艺术将妙悟作为创造的根本途径,与西方艺术心理学中的直觉说存在根本差异,又论述了以生命真性为中心而展开的艺术哲学。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智慧和精髓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系统阐述和完整呈现。
作者简介
朱良志,1955年生,安徽滁州人。198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留校任教,曾任安徽师范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1999年调入北京大学,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华美学会副会长,曾任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高级研究员,浙江大学兼职教授。
主要从事中国哲学与艺术关系的研究,出版研究著作二十余种。出版的《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获安徽省社科研究一等奖,《石涛研究》获教育部第五届科学研究奖(人文社会科学)哲学类一等奖,《南画十六观》获首届“中国好书奖”,并曾获首届张世英美学哲学奖励基金学术成就奖、吴玉章优秀学术成果奖等。
目 录
惟在妙悟
001题记
001第一章关于妙悟的概念
002一艺术哲学中妙悟范畴之成立
006二妙悟与悟
011三妙悟与玄览、玄觉、观照诸概念
014四妙悟与悟妙
021第二章悟性
023一悟性的本质
030二悟性的动力
036三关于养性
044四艺术悟性与佛性
047第三章悟境
049一破境
056二造境
061三物境与心境
065四悟境之次第
072五破三关
077第四章悟境的传达
080一不可说、不可喻
089二翠竹如何见法身
094三烦万象为敷衍
100四关于言、境、法的表达结构
105五禅宗新工具观和唐代诗歌境界论
109第五章“看”与“现”
111一只要“现”,不要“看”
117二吾无隐乎尔
121三青山自青山
125四让世界自亮
129五世界作为说者
134六桃花更绚烂
137七大
145第六章妙悟与法
147一破法
156二心法
161三我法
165四活法
169第七章妙悟与识
171一落花无言
177二听之以气
181三空纳万境
186四不智之智
191五学识助悟
197第八章妙悟与人工
199一《二十四诗品》论悟
203二画分南北
208三技进乎道
212四神妙逸能
217五巧拙之
221第九章论瞬间永恒
223一关于时间即幻象
231二关于悟在刹那间
239三关于永恒在目前
246四“古”之
253第十章狂怪之悟
255一说“怪”
262二说“傲”
269三说“醉”
275余论
294主要参考文献
300重版后记
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
第1编生生之源
—中国艺术生命精神的根源
003 第1章生——生命结构论
003第1节“生之谓性”:中国哲学关于生命即本体的思考
008第二节“生生之德”:中国哲学关于生命关联的理论
021第三节“生之谓仁”:儒家生命哲学的逻辑结构
028第四节达生卫生赏生:道家生命哲学的基本取向
037第二章时——生命时间论
037第1节四时模式
046第二节时空合一
051第三节无往不复
057第四节生命节律
062第五节莫若以时
……
302第十五章说“圆”:中国艺术的生命整体观
302第1节太极之圆:艺术生命之源
305第二节圆满之圆:充满圆融的生命境界
309第三节圆转之圆:流动不息的生命精神
313第四节大圆之圆:艺术生命之至高境界
315初版后记
318再版后记
320第三版后记
画者东西影
引言
第一章 八大山人绘画的“荒诞”问题
一、 不东不西
二、 不是“东西”
三、“东西”是实相的影子
四、 实相就在“东西”中
第二章 八大山人的“鸟道”观
一、 鸟道说的来源
二、 空鸟:性空的真实
三、 鸟路:无念的心法
四、 鸟迹:空灵的美
……
第十一章 八大山人名号的含义
一 、止八大山
二、八大人觉经
三、驴形小印
附录
八大山人传 八大山人年谱简编
法自画生
引言
第一章 “一画”新诠
一 一画之主,乃在不二
二 立一画,乃在树一画之法
三 一画之法,乃自我立
四 一画之法,乃自悟出
五 一画之悟,乃自性起
六 一画之用,乃下手功夫 结语
第二章 石涛画学思想中的“法”概念
一 一画与一法
二 破有为法
三 法无定法
四 无念之法
五 诸说浅辨
……
第十章 石涛的“躁”
一 辟混沌
二 转动静
三 抹烟霞
四 弄恶墨
第十一章 石涛艺术世界中的“楚风”
一 怨情
二 香意
三 奇情
结语
附录
附录一 石涛小传
附录二 画语录
前言/序言
《惟在妙悟》
题记
中国艺术重视气韵,南朝谢赫“六法”中第一法就是“气韵生动”。这本来是一个规范人物画形式要求的概念,唐宋以来扩展到整个艺术领域,并化入气化哲学的内涵,使其由生动传神的要求发展为表现宇宙生机、个体生命的核心命题。气韵生动,被认为是中国艺术的根本大法。
气韵如何获得?北宋以来出现一种观念,认为气韵不可学。北宋艺术理论家郭若虚说:“六法精论,万古不移。然而‘骨法用笔’以下五法可学,如其气韵,必在生知,固不可以巧密得,复不可以岁月到,默契神会,不知然而然也。”“六法”中,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和传移模写属于技巧方面,可以通过学习达到,而气韵不可学。明李日华说:“绘画必以微茫惨澹为妙境,非性灵澄彻者,未易证入。所谓气韵在于生知,正在此虚澹中所含意多耳。”明末董其昌说:“《画史》云‘若其气韵,必在生知’,可为笃论矣。”并将其与绘画“南北宗”理论联系在一起,认为,“画有‘六法’,若其气韵,必在生知,转工转远”。气韵不是通过知识的累积就可以达到的,必须“一超直入如来地”——通过妙悟方能达到。他的观点与郭若虚“默契神会”的观点是一致的。
气韵不可学,必在“生知”。这是否意味气韵天授,是由先天决定的呢?显然不能做此判断。郭若虚的“生知”说,当受到孔子“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观点的影响。孔子的“生而知之”,就不是先天决定论。孔子一生重“学”,然其“学”包括知识的积累和境界的提升两个方面。子贡学识深,颜回不及,然孔子认为其门下颜回为最“好学”之人,而以“器也”评子贡。他认为,人的一生都是学的过程,境界的提升比知识的积累更重要。他的“生而知之者,上也”,显然落脚在生命根性上的把握,而不是先天就具有。这生命根性的把握,需要“生知”——就是妙悟。
南宋严羽说:“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且孟襄阳学力下韩退之远甚,而其诗独出退之之上者,一味妙悟而已。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诗道如此,艺术创造也是如此。相比知识的积累、技巧的训练,在艺术创造中,悟性则更重要。观画看气象,艺术的高妙在形式之外。
在中国艺术哲学中,妙悟既不是先天赋予的,也不是一种神秘的体验过程,它由人的整体生命发出,既是一种能力,又是一种修养,是认识世界的手段,又是融入世界的智慧;它虽属于认识论范畴,然其本质上则应归于功夫论。
传统艺术哲学以妙悟为根本创造方式,与中国艺术发展的大方向密切相关。中国哲学是一种“成人之学”,重品是其基本特征。中国艺术从总体上看,是重品的艺术。如在绘画中,梅兰竹菊深受人们喜爱,几乎成为永恒画题,这倒不是它们比别的花卉美,而因它们是人格的象征。传统艺术哲学将人品与艺术联系起来,品,不光是道德的功课,还包括领悟力、洞察力等,也就是生命体验的能力。艺术是人心灵境界的外显形式,有一等之心灵境界,方有一等之艺术。心灵境界的提升,仅通过知识的学习是无法获得的,必诉诸精神的养练和培植。
悟性,是心灵境界的凝结;妙悟,由心灵境界释放而出。就像石涛所说:“呕血十斗,不如啮雪一团。”呕血十斗,是知识的积累,技巧的满足;啮雪一团,则是精神的超升。技巧当然是作画之必备,但艺术创造不能停留在技巧上;知识的积累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心灵的气象和格局。中国艺术强调的是“心印”,养得一片宽快悦适的心灵,就像石涛所说,吞下一团洁白的雪,以冰雪的心灵——毫无尘染的高旷澄明之心——去作画,才能自创佳构。
妙悟,并不意味对知识的排斥。传统艺术哲学并非将境界与知识对立起来,知识的积累是基础,境界的提升是导引。不是说境界的提升必须通过知识的积累方能达到,而是强调,知识的积累往往可充当境界提升之助力。董其昌说:“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鄞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他既主张“气韵不可学”,必须根源于心灵的妙悟,同时又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知识积累,他甚至认为“不读书,不足与之言画”。学和养二者不偏废,方为“学养”。心灵的涵泳,是整体灵魂的功课,包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而不是排斥之。
惟具有高朗的气象、开阔的心胸,具有独特的“悟性”,才能更好地运用知识、控制知识。中国人对待知识的态度与西方哲学有明显不同,这也反映在艺术哲学上。作为传统艺术后期发展最为重要的理论家,董其昌说:“知之一字,众妙之门;知之一字,众祸之门。”他认为,对于艺术创造而言,知识既是力量,也是障碍。将知识变成艺术创造的动能而不是羁绊的力量,是艺道成功之关键。气韵不可学的命题,乃是一个警惕知识的命题,一个以悟性统率知识的命题。
本书环绕妙悟诸问题进行考察,力求揭示传统艺术哲学“有境界,则自成高格”的内在因缘。
《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
第1编生生之源
——中国艺术生命精神的根源
本编在中国文化和哲学的背景上,探讨艺术生命精神形成的内在机制。选择了生命结构、生命时间、生命基础和生命符号四个问题,逐一剖析中国文化和哲学影响艺术生命精神形成的内在逻辑点。
从总体倾向上说,中国哲学可以说是一种生命哲学,以生命为宇宙间的最高真实。我们说生命,有不同的指谓,有生物学上的生命,有医学上的,也有哲学层面的生命。从哲学的层面看,生命是一种精神(此精神,不是言其观念,而是就本体和真实而言)。中国哲学认为,这个世界是“活”的,无论是你看起来“活”的东西,还是看起来不“活”的东西,都有一种“活”的精神。天地以“生”为精神。因为“活”,世界即联系;不“活”,世界即枯竭,生命即断流。中国人以生命概括天地的本性,天地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有生命,都具有生命形态,而且具有活力。生命是一种贯彻天地人伦的精神,一种创造的品质。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就是一种以生命为本体、为最高真实的精神。
中国人眼中的世界是一气化的宇宙,不同于世界上其他早期哲学观念。中国人认为,通天下一气,天地中的一切都在这气化世界中浮沉,这气化的世界是一个流动、欢畅、生生相联又绵延不绝的生命全体。中国人有一种独特的时空观念,时空合一、以时统空、无往不复以及强调生命的节奏化等,都体现出和西方哲学不同的特质。中国人在汉字和易象影响之下,还产生了一种言象互动的哲学传统。这种独特的文化哲学因缘,造就了中国艺术独特的精神。
《扁舟一叶》
引 言
元代画家赵子昂晚年曾作有一画,名为《洞庭东山图》,这位身世淹蹇的赵王孙,借此来表达他的精神理想。此画写太湖两岸的山光水色,画面右侧用淡墨勾出圆润华滋的远山,当是画题所说之东山,向左是渊澄浩淼的太湖,湖中着一扁舟,从容闲荡,舟中人意态幽闲。子昂于上题有一诗,其中有“木兰为舟兮桂为楫,渺余怀兮风一叶”的诗句,看来子昂是要借这风中的一叶,驰骋“余怀”,渡向精神的彼岸。
在中国诗词中,不乏这扁舟意象,如“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扁舟的意象蕴含着诗人的期冀和希望,蕴含着他们失意的痛楚和灵魂的呼唤。而这一叶扁舟似乎也总在中国画中出现,画家们随着这扁舟作精神的远足,那风中一叶泛夕阳,不知带走多少中国画家难于言表的意绪!
清代画家垢道人(程邃)题画诗云:“独坐扁舟别有意。”这别样的意绪太纷繁,似乎小小的扁舟难以载动:扁舟一叶游五湖,就是为了离开这“尘”岸。因为在许多画家看来,这尘岸太肮脏,他们宁愿来到这江心湖面,心随流水,从容东西,获得精神的自由;这扁舟一叶五湖游,乃因“要觅巢居新阁处”(元张句曲语),渡向精神的彼岸,安顿寂寞的灵魂,那水际的远山就是画家心中的灵屿瑶岛。南宋名臣李纲题画诗说得好:“安得仙翁一叶艇,使我超忽穷江乡。”这一叶小舟,将他们带向“江乡”—— 生命家园的里程。
中国画家群体中,有那么多的精神“待渡”之人,一片宁静、悠远、精澄、孤迥的山水境界,就是画家心灵之舟的止泊之所。中国画中有很多“待渡图”,如元代画家钱舜举、盛子昭都画过《秋江待渡图》。钱氏之图就颇具象征意义,画面近景有几株参差老树,树下有二人携琴引颈,眺望江上,江上有一扁舟自茫茫天际中缓缓而来,待渡人的急迫心情和扁舟所来处的遥远空阔构成极大的情绪张力,正所谓“眼前渺渺秋江阔,隔岸扁舟发棹迟”,突显了待渡人心情之急切。
中国许多画家尤其是文人画家,就是这样的精神待渡之人,而绘画实际上就是他们的性灵扁舟。细读中国画,揣摩其中之精神,感到画家们是将自己精微的用思寄托于此,他们的性灵中太需要这样的“扁舟”。他们在这“扁舟”中领略独鸟盘空的快意、一丸冷月的澄明,领略空山萧寺的淡远、云雾缥缈的超越;也是在扁舟中,他们嘘风漱雪、陶淑性灵,借此抒发性灵中微妙的衷曲,从而获得精神的安顿。
《法自画生》
引 言
本书是石涛艺术哲学的简明读本,主要从本人关于石涛的综合研究中,选择一些有关传统艺术哲学重要问题思考的内容编次而成。
石涛是传统艺术后期发展中卓具创造精神的理论家,他是艺术的亲历和亲为者,是真懂中国艺术的人。石涛《画语录》乃中国传统艺术哲学的压卷之作。石涛论画以“一画”为中心,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所谓“一画”,就是荡去一切遮蔽,将人的创造力释放出来,它是每一个艺术家最切己的功夫,是艺术创造的最基本原则。
石涛说:“法自画生,障自画退。”法,不自古人生,不自山川外在面貌起,自“我”的心中生,就在“我”此时此刻作画时的笔下流出。下一笔,就是成一法,法是即成的、自我的、当下的,用他的话说,“只在临时间定”。
法是自我的,当下即成的,并不意味对古法、他法的排斥。法自画生,从自我的心灵中流出,自天地赋予我的创造枢机中转来。“障自画退”,在自我当下创造中,一切外在于我的法度都会隐去,不是排斥,而是融会于我法中,我的创造中。在自由的创造中,无我无他的区别,也没有我法他法的选择。
石涛说:“是法非法,以成我法。”一如《金刚经》所说,我说法,即非法,是为法。“是法”,这就是我的法,法自画生,在我当下此在的创造中生出,我作一画,即立一法。非古人之法,非他人之法,非外在丘壑之法。此法,我法也。“非法”,意思是:若坚持此法为法,将我法与古法对立,将我法从他法中区别开来,斤斤于别故而致新,念念在成我之
法门,终究是一种拘束,便会落于下尘。所以,“是法”意为出我创造之法,“非石涛说,那么,
法”意为不执于我法之妄见。若能做到这两点,“以成我法”—— 我的创造精神真正在画中安家了。
这就是石涛的至人无法,非无法也,无法而法,是为我法的“一画”创造原则。
《画者东西影》
引 言
本书是八大山人艺术哲学的简明读本。从本人关于八大山人综合研究中,选择一些有关传统艺术哲学重要问题思考的内容编次而成,主要是围绕人的生命价值而展开的。
八大山人(1626—1705)与石涛(1642—1707)是清代初年的两位艺术大师,两位都是明代皇室的后裔,一生没有见过面,却通过书札等有频繁的交往,二人在艺术上引为知己。石涛说八大是“书法画法前人前”,对其书画创造所取得的成就给予极高评价。而八大称石涛为“大手笔”。石涛长于理论建构,其《画语录》是传统艺术哲学的奇作,而八大生平很少直接讨论理论问题,但他对艺术与人存在价值的思考同样深刻,甚至有过于石涛者。
八大非常赞成石涛的“无法而法”学说。他在评价石涛时说:“禅有南北宗,画者东西影。”这两句极精警的评价,前一句说石涛超越南北宗,崇尚艺术家自我的生命创造,在当时崇南抑北风气浓厚的情况之下,这尤其难能可贵;而后一句话,八大通过巧妙的内在语言转换,提出一个攸关其一生画学思想的纲领性学说。
画者东西影,与“禅有南北宗”相对,体现出八大和石涛共同的艺术旨趣。说一个物品叫“东西”,在画中画一个形象,也可叫“东西”。绘画是造型艺术,需要表现一定的空间形态,需要呈现出“东西”。但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必须超越“东西”,它应该“不是东西”,从而达到“不东不西”,方为正途。
更进一步,八大认为,绘画呈现的“东西”,只是一个“影子”,一个内在化的“真实”世界是它的本相(八大常以“实相”言之)。正因为它只是一个“实相”世界的外在呈现,它必然是虚幻不实的,没有实体意义,它是“实相”世界透出的光。绘画无法不表现“东西”,而所表现的空间形态又是不真实的,是否意味着要放弃绘画?当然不是。八大这样的思路,其实就是佛教所说的开方便法门,通过画出幻而不实的“东西”,进而让人放弃对“东西”(或佛教所谓“法”)的执着,最终达到对“实相”世界,也即他所追求的意义世界的呈现。这就是南禅“即幻即真”的思路。而他所说的“实相”世界,也并非一个绝对的真理,它就在人的真实生命对“东西”的体验中。132
画者东西影,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的艺术哲学命题,它在承继青藤“舍形而悦影”、白阳“为造化留影”等学说的基础之上,又有独特的理论发明。本书所讨论的八大山人艺术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围绕此一命题而展开的。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