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代碑帖法书萃编:启功藏本(全7册)
  • 历代碑帖法书萃编:启功藏本(全7册)
  • 历代碑帖法书萃编:启功藏本(全7册)
  • 历代碑帖法书萃编:启功藏本(全7册)
  • 历代碑帖法书萃编:启功藏本(全7册)
  • 历代碑帖法书萃编:启功藏本(全7册)
  • 历代碑帖法书萃编:启功藏本(全7册)
  • 历代碑帖法书萃编:启功藏本(全7册)
  • 历代碑帖法书萃编:启功藏本(全7册)
  • 历代碑帖法书萃编:启功藏本(全7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历代碑帖法书萃编:启功藏本(全7册)

《汉石门颂》《汉杨淮表纪》《急就章》《北魏石门铭》《孔子庙堂碑》《灵飞经》《真赏斋帖》

277 5.7折 490 九五品

仅1件

黑龙江哈尔滨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历代碑帖法书萃编编辑组 编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ISBN9787501070862

出版时间2021-0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纸张纯质纸

页数532页

定价490元

上书时间2024-07-03

z紫檀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有本下端书脊歪了 见特写
商品描述
1. 汉杨淮表纪(启功藏本)
2. 汉石门颂(启功本)
3. 唐虞世南书孔子庙堂碑(启功藏西安、城武本)
4. 北魏王远石门铭(启功藏本)
5. 明拓松江本急就章(启功藏本)
6. 明真赏斋帖 刻本墨迹合辑
7. 唐灵飞经 刻本墨迹合辑

启功先生(1912年7月26日—2005年6月30日),字元白,也作元伯,满族,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启功先生长期兼事文物鉴定工作,与文博系统往来密切。生前对文物出版社的工作十分关注并给与热忱支持,对《历代碑帖法书选》丛书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提出宝贵的指导意见,帮助编辑选定底本甚至撰写说明。启功先生说:“要选取最好的版本,原大影印,以最低的价格,为初学者提供最佳的学习范本。”正是在这样一种理念的指导下,文物出版社编辑出版的《历代碑帖法书选》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欢迎,从诞生至今,畅销不衰。

《历代碑帖法书萃编》系列丛书,秉承《历代碑帖法书选》的理念,应时推新,以彩色影印为手段,出版古代碑帖法书中的精品。并努力按照启功先生提出的编辑理念,仍力求以最低的价格为读者提供最好的临习范本。

2022年7月恰逢启功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历代碑帖法书萃编》编辑组特别推出了启功先生旧藏善本碑帖7种。启功先生生前收藏碑帖,以书法高下为取舍,多为文人存精寓赏之物,故而其旧藏碑帖,大多属于传拓精细的善拓,尤其有书法学习的价值。他所作的碑帖题跋,更是蕴含着大量的学术见地。《历代碑帖法书萃编》出版7种启功先生旧藏碑帖,其中或有先生的题跋和题签,或附有先生的手稿和临作,我们还附上了先生为此种碑帖的其他版本所作的题跋资料,以期读者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启功先生对每种碑帖的深入研究和他的学术旨趣。

《历代碑帖法书萃编》启功旧藏七种

《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东汉桓帝建和二年(一四八年)十一月刻,原在今陕西省汉中市褒城镇东北褒斜道古石门隧道南端的西壁上,今在汉中市博物馆。此刻自宋代即有著录,旧有《杨厥碑》之称,用笔圆浑劲挺,体势纵逸多变,有隶中草书之誉。后代书家何蝯叟、清道人和康叔平等皆得力于此。

传世最旧本,当为清张德容题跋白纸浓墨明中叶以前拓本,后归海上赵叔孺。其次当为明末清初间黄纸淡墨本,首行“惟”字“隹”部第二横挑笔末端未与右侧石花泐连,第廿一行“高”字下不见“口”。

启功先生藏本,原为清孙蔚堂、王鸿、潘祖荫、陈汉第旧藏,首有王鸿题识、许经为陈汉第题签、启功题签。此本为明末清初拓本,先贤习称之明拓本,淡墨精拓,符合启功先生收存碑帖之原则,能清晰辨别笔画波折动态。尤为难得之处,早期拓本第三行“命”字末笔多因裱行关系剪半,此本“命”字末笔下垂长数寸,完好无伤。

《汉杨淮表纪》,全称“司隶校尉杨淮从弟下郅相弼表纪”,东汉熹平二年二月刊刻于陕西省褒城县褒斜谷石门隧道西壁摩崖,今在陕西省汉中市博物馆。此刻虽晚于石门表颂,然书体与之相近,天然古朴,拙中见之灵秀,知汉中摩崖书风当若此。

此摩崖刻石,未见明显传世最旧本。见清早期拓本,有失字之处,或石面不平,或半字剪失,或草拓未拓出,知拓本笔画变化不大,早拓本字略肥厚,用纸亦与后期陕西用纸有别。

今影印者为启功先生藏本,为清早期拓本,见先贤有称明拓者,其意在言此刻版本之稀。是本淡墨精拓,字口肥粗,用干粘之法贴于册中,笔画不因装袚而有变化,真实呈现原始面貌。此刻流传不广,现付梓出版,读者可备临书一格。

《急就》一篇,为汉元帝黄门令史游作,以教童蒙。所见者多为章草本,于初始字体,或隶或草,所传不一。古写本多佚,今传皇象书者名于世。宋宣和二年(一一二〇年),叶梦得以皇象书摹本勒石,刻于颍昌。明正统四年(一四三九年),吉水杨政据叶氏颍昌本复刊于松江,所失之字以明宋克临本补之,旧在松江府学,今在上海松江博物馆,习称“杨刻《急就》”。松江早本极不易得,世所珍重。

所见传世最旧松江《急就》,为启功先生所藏明季拓本。先生于《急就》多有研究,作有多篇研究文字,所藏此册,为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所得,首有张珩、启功题签;容庚题首;马衡、叶恭绰、郑世芬、林志钧、黄孝纾、黄君坦、谢稚柳、于省吾、贾震(雨晨)等人题跋。本后附启功先生跋《急就》王仲荦藏本、跋苏绍智藏本、跋苏绍智藏本印本于后,一并刊出,为今研究、书写章草者提供范本。若永丰(罗振玉)、三原(于右任)得见,当抚掌称快。

《历代碑帖法书萃编》启功旧藏七种

魏《石门铭》,又称“泰山羊祉开复石门铭”。北魏永平二年时任梁秦州典签太原郡王远书,河南郡洛阳县石匠武阿仁刻于陕西省褒城县褒斜谷石门隧道东壁摩崖。今在陕西省汉中市博物馆。其书为典型北魏铭刻之风,飘逸有致,超逸可爱,越俗脱凡,书中仙品,后代书家曾农髯(曾熙)等皆得力于此。

今影印者为启功先生藏本,是册虽“此”字已泐,然拓工极精,未见字口精彩越于此者,与后期黄纸重墨本全然不同,传拓当在清乾隆之时。册内有前贤作释文,启功先生题签并录释文、录前贤考证之语,用“春草盦”文格纸,知此当先生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之斋室名。启功先生曾为此本作《南乡子•题淡拓石门铭》。此铭六朝文风,文句优美,先生常诵之。现将此本与广大同好共览,愿诸君习书之余,于文辞者再加研读,可称二美。

唐虞世南书《孔子庙堂碑》,正书,武德九年(六二六年)始刻,贞观建成。传虞氏书此碑成之后,以墨本进呈唐太宗,太宗将王羲之所佩右军将军会稽内史黄银印赐之,故此碑在当时已是名贵。原碑立于长安,传仅拓数十纸赐近臣,未久火毁,传唐武周时重刻。原石拓本无传,今所见者,重刻著名者有二,其一为宋王彦超重刻本,有西庙堂、西安本之称,原石今在陕西省西安碑林博物馆;其二传为元至元年间重出者,或为宋重刻本,有东庙堂、城武本之称,原石今在山东省菏泽市城武县博物馆。二重刻本,碑文行数略有别,西安本较城武本多一行;每行行文格式亦有别,城武本行文则更为庄重。然城武本石质不坚,更为漫漶,翁覃溪论东庙堂瘦硬胜于西庙堂。

今影印者为明拓东西庙堂两种,原为清姚鹏图旧藏,内有姚氏题签、题跋,两册合装一函,启功先生一九九九年得此,时年八十七岁,见于永兴书法之珍爱。启功先生喜唐碑,尤重虞欧。此碑影印者,多为唐本;上重刻两种流传不广,且城武本更为珍重,今将之出版,读者当更有新意。

《灵飞六甲经》是一部道家经卷,唐开元二十六年玉真长公主李持盈奉敕检校写,经生书卷,后世托于钟绍京之名,《灵飞经》墨迹现仅存四十三行,今藏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翁同龢文孙翁万戈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北京与启功相聚。启功曾祖溥良为翁同龢门生,互叙世代交谊后,启功据灵飞经四十三行墨迹在《瓶庐丛稿》中所记,知在翁家已历三代,流传有绪,第一时间询问此墨迹。翁万戈以摄影本见赠。

今影印者凡六:其一,《渤海藏真帖》之《灵飞》全卷脱十二行刻本,原为许光宇旧藏,尾有王芑孙跋语,第二十六行“斋室”二字完好,是较初拓本。其二,《望云楼集帖》之《灵飞》四十三行刻本。其三,《灵飞》四十三行墨迹本。其四,启功《〈灵飞经〉四十三行本跋》,一九四一年作。其五,启功赠刘毓瑶《望云楼集帖》拓本題跋。其六,启功节临《灵飞经》,一九三八年作,用唐人写经卷尾余纸临。此段临摹作品极佳,难得一见。

《灵飞》之书,在唐人写经之中允推精品。将墨迹与两刻相较,共同者三十一行,墨迹精劲潇洒,飞动传神,刻石风采稍逊。在此一并影印,所谓“透过刀锋看笔锋”,书者可据墨迹揣度全卷之风貌。

《真赏斋帖》,三卷。明嘉靖改元春正月既望,真赏斋摹勒上石,长沙章简父镌,真赏斋为明代收藏家华夏之斋名。帖装一册,有火前本、火后本之说,即石火毁,又重刻一石。帖因选本、摹写、镌刻俱佳,故名声远扬,翻刻者众。真赏斋帖初拓本,故宫博物院、上海图书馆等地多有所藏。

启功先生于一九七八年秋在辽宁省博物馆详观《唐摹万岁通天帖》墨迹,冬月得《真赏斋帖》初拓火前本,《唐万岁通天帖》墨迹有烧残、剥落之字,先生在拓本上用小纸双钩墨迹缺失之处,粘于墨迹影本眉端。一九八八年五月二十日,先生作《唐摹万岁通天帖考》。

启功先生所藏《真赏斋帖》火前本,封面启功题签,内徐颂鱼、翁大年、费念慈题签,施绍书(孚龛)题跋,经王楠(任堂)、王壬泽(祯伯)、徐颂鱼(传经)、刘健之、罗振玉等收藏,与罗氏藏另一册相较,确为初拓,另本今藏日本东京台东区立书道博物馆。启功先生藏本,上卷袁泰跋第十行、第十一行装池之时已改正,见割行之迹。

明代刻帖,版别繁复,有随刻随拓者,有损石换石者,有石木相间者,且翻刻较多,故不易区分。今将启功先生藏《真赏斋帖》火前本并三帖传世墨迹本一并影印,读者可见刻帖与墨迹之变化,是较为理想的研究资料。164

《历代碑帖法书萃编》秉持着原色原大印刷、方便对临使用的原则,采用150克特种轻涂层纸张印刷,内页触感挺括,柔和不反光。装订采用书脊裸背中空的方式,可以180度完全展开摊平。“以最便宜的价格,提供最好的临习范本”,是老一代文物人的追求,也是新一代文物人的坚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有本下端书脊歪了 见特写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