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门石窟造像题记廿品(整纸原大宣纸影印)
  • 龙门石窟造像题记廿品(整纸原大宣纸影印)
  • 龙门石窟造像题记廿品(整纸原大宣纸影印)
  • 龙门石窟造像题记廿品(整纸原大宣纸影印)
  • 龙门石窟造像题记廿品(整纸原大宣纸影印)
  • 龙门石窟造像题记廿品(整纸原大宣纸影印)
  • 龙门石窟造像题记廿品(整纸原大宣纸影印)
  • 龙门石窟造像题记廿品(整纸原大宣纸影印)
  • 龙门石窟造像题记廿品(整纸原大宣纸影印)
  • 龙门石窟造像题记廿品(整纸原大宣纸影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龙门石窟造像题记廿品(整纸原大宣纸影印)

本书的研究重点即是梳理校勘《龙门二十品》各类拓本,明确不同时段版本的考据特征。

435 5.4折 800 全新

仅1件

黑龙江哈尔滨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仲威 著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ISBN9787501052516

出版时间2019-05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纸张纯质纸

页数10页

定价800元

上书时间2024-07-03

z紫檀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龙门石窟造像题记廿品(整纸原大宣纸影印)

   《龙门二十品》拓本于清代同治年间形成,后在康有为等金石学家的推广下广泛流传。民国年间,龙门石窟造像题记被大肆传拓,拓本数量与日俱增,个别造像遭到了毁灭性破坏。1949年后龙门石窟得到了较好的管理与保护,1975年国家文物局明令禁止传拓龙门石窟二十种北魏造像题记。
  传世的《龙门二十品》拓本数量庞大,各时期拓本多混杂在一起。目前,学界对《龙门二十品》拓本的考据梳理已有一定成果,《善本碑帖录》《增补校碑随笔》《碑帖鉴定》等着录对龙门造像题记拓片的考据特征进行了总结,相关结论已被广泛认可。对于《龙门二十品》版本划分,张全有先生提出了清末优填王本、马振拜全拓本和马振拜残拓本的说法,宫大中先生的优填王本、马振拜本与魏灵藏残本的分类方法与前者类似。整体上看,《龙门二十品》的拓本研究主要是对单品造像题记进行考据着录,虽有版本划分但缺少各阶段整体特征的细化总结。此外,大部分考据研究选用的拓本下限多是清代晚期,民国年间拓本较少涉及。这便导致社会大众在学习与收藏《龙门二十品》拓本的过程中面临一些问题。一方面将不同时代的拓本作为同期品看待,很多出版物收录的拓本年代不甚统一;另一方面对个别造像题记的某段时期拓本认识不全面,甚至真伪混淆。
  《龙门石窟造像题记廿品》的研究重点即是梳理校勘《龙门二十品》各类拓本,明确不同时段版本的考据特征。
目录
第一章 《龙门二十品》的传拓简史
第二章 谢国桢旧藏《龙门二十品》“最初集拓本”的版本特征
第三章 《龙门二十品》各期版本校勘汇总
第四章 《龙门二十品》拓本印本解析
后记
《龙门石窟造像题记廿品》特点
可以了解《龙门二十品》的传拓历程

原文选读
  龍門造像開鑿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七年(483),其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隋唐直至明清一千餘年不斷雕鑿,在伊水兩岸崖壁共開窟龕兩千三百餘座,造像十萬餘尊,碑刻題記近三千餘品,造像題記一般由“造像時間”“造像佛名”“造像人名”“發愿文”等組成。

  這一造像題記寶庫,直到清乾嘉年間,造像中的少數精品——《始平公》《孫秋生》《魏靈藏》《楊大眼》《安定王燮造像》等,才開始進入極少數金石研究者的視野,他們摒棄“誕妄俚俗”之前嫌,予以著錄。

  嘉慶元年(1796),黃易攜帶拓工來龍門石窟架高臺拓碑,才正式拉開《龍門造像精品拓片》的傳播序幕……

  道光年間,古陽洞先後迎來了兩位級“金石癖”,除架高臺傳拓《龍門四品》外,還將龍門石窟其他造像題記予以大規模傳拓,一位是方履籛, 著有《伊闕石刻錄》,搜拓造像八百餘種;一位是劉喜海,著有《嘉蔭簃龍門造像輯目》,拓存造像九百餘件。……

  同治九年(1870),出現了《龍門造像》傳拓“雄起”的轉折點,前河南太守德林募工傳拓《龍門造像》,與此同時還出現“龍門十品”之名目。……

可以了解二十品的由来

原文选读
  “龍門十品”稱謂的提出,可能是基於“龍門四品”——《始平公》《孫秋生》《魏靈藏》《楊大眼》而生發的,“龍門四品”雖然在乾隆、嘉慶、道光時期已有少量拓本流傳,但多以龍門精品三五件,六七件的形式傳播,“龍門四品”稱呼的正式出現,從情理上分析,應該在道光之後的咸同年間,即“龍門十品”提出的稍早時候,“四品”“十品”稱呼的確定應該相去不遠。

  同治九年(1870)後,旋即在《龍門四品》《龍門十品》的基礎上,又增補《比丘法生》《比丘惠感》《一弗》《司馬解伯達》《元祐》《優填王》六品,始成“龍門二十品”之目,這個選目是以書法鑒賞為標準,將成百上千的龍門石窟造像題記,篩選濃縮到北魏精品二十件,并成為碑刻史上的經典選目案例。

  自此,嘉道年間《龍門造像題記》無人問津的局面,在同治年間《龍門二十品》問世後,得以扭轉,《二十品》終成為《龍門造像》的經典代表,前河南太守德林以“品”的命名形式,來集拓、稱呼《龍門造像》,無疑是個創舉。

通过考据点的对比,了解五個版本批次的特点

原文选读
1、同治年間傳拓的《龍門二十品》稱為“初集拓本”。

2、光緒十七年(1891)在《廣藝舟雙楫》刊刻之前的拓本,稱為“光緒早本”或“優填王早本”。

3、光緒十七年(1891)以後的清代拓本,稱為“光緒晚本”或“優填王晚本”。

4、民國早期的拓本,稱為“馬振拜本”。

5、民國二十四年(1935)之後的拓本,稱為“馬振拜殘本”。

6、上世紀70年代龍門石窟傳拓了一批,稱為“近拓本”。

原大原色宣纸印刷謝國楨舊藏“初集拓本”

原文选读
  《龍門二十品》猶如一套叢帖一般,與普通碑刻稍有不同,普通鑒藏者無法獲得大批拓本進行版本比對,即便對公藏機構研究者而言,其校勘難度和工作量亦相當巨大。因此,金石界對《龍門二十品》的版本認知較為模糊,尤其是《二十品》的早期拓本,幾乎成為收藏界的一個“盲區”。加之《二十品》為歷代碑帖晚出之品,傳世各類拓本絕少見有名家題跋或藏印者,有關傳拓與遞藏信息極少,這又給拓本鑒別增添了不少難度。

  謝國楨舊藏《龍門二十品》,整幅二十張,摺疊裝成一函,每張有謝國楨題簽,同一時期傳拓,同一紙墨特征。拓本鈐有:“謝剛主收藏金石文字”、“剛主”、“國楨私印”、“謝氏伯子”、“國楨”、“謝氏所摹墨本”、“文字之福”、“濟甯孫詒叔收藏金石文字印”、“濟甯孫詒叔考藏金石”等印章。

  謝國楨(1901-1982),字剛主,河南省安陽人。民國十五年(1926年),考取了清華學校研究院(國學門),師從梁啟。先後在國立北平圖書館、國立大學、雲南大學任職和執教。解放後,在南開大學和歷史研究所任教和從事研究工作。一生在明清史、文獻學、金石學和漢代社會等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業績,著有《清開國史料考》《晚明史籍考》《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等。

  《龍門二十品》“舊拓本”多為剪裱本,整紙拓本已屬難得,如此謝國楨舊藏整幅“初集拓本”二十品,同一批次,同一拓工,同一紙墨,無拼湊配套情況,更是之品。今原大彩色精印,大程度展示了拓本的真實信息,是研究《龍門二十品》版本及書法學習的參考資料。也是一套可信的早期拓本的“標準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