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虚元鉴 十药神书 慎柔五书
  • 理虚元鉴 十药神书 慎柔五书
  • 理虚元鉴 十药神书 慎柔五书
  • 理虚元鉴 十药神书 慎柔五书
  • 理虚元鉴 十药神书 慎柔五书
  • 理虚元鉴 十药神书 慎柔五书
  • 理虚元鉴 十药神书 慎柔五书
  • 理虚元鉴 十药神书 慎柔五书
  • 理虚元鉴 十药神书 慎柔五书
  • 理虚元鉴 十药神书 慎柔五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理虚元鉴 十药神书 慎柔五书

全新正版、请看图片。中医经典名著,值得认真研究。

25 九五品

仅1件

湖南岳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汪绮石;葛可久;胡慎柔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06

版次1

装帧其他

货号

上书时间2025-01-01

盛世中医师的书店

十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五品
全新正版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汪绮石;葛可久;胡慎柔
  •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20-06
  • 版次 1
  • ISBN 9787521417258
  • 定价 25.00元
  • 装帧 其他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192页
  • 字数 128千字
【内容简介】
书创造性地提出了六因学说,完善了虚劳的病因理论,认为虚劳是由先天之因、后天之因、痘诊及病后失理之因、外感之因、境遇之因、医药之因六个方面产生的;认为虚劳的发病机制都与火关系密切,或为虚火,或为伏火。虚火指的是动于气而未着于形之火,即浮越于外的虚阳,属于阳虚病变,总是由于少火衰微,元阳不足所致。伏火指的是先动于气,久而渐着于形之火,即阳亢,属于阴虚病变,多由阴虚火动、火盛生风所致;作者认为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治肺要清金保肺,无犯中州之土。治脾要陪土调中,不损至高之气。治肾要金行清化,不觉水自流长,金水才能归于一致。肺主气化,象征天道乾卦,脾主运载生化,象征地道坤卦,乾中得坤,故为离卦,坤中得乾,故为坎卦,坎离交媾,水火既济。作者认为肺脾为至尊之位,提出了三本两统的观念。所论新颖创建,颇具特色;作者对虚劳强调未病先防,已病防变,主张要注意情志、劳倦、时令、节气、药禁以防止病情加重,并坚持治疗,以防止半途而废。
【作者简介】
成书于公元1644年,作者汪绮石,生卒年不详。
【目录】


理虚元鉴1

卷上13

治虚脉法括13

治虚脉法分类13

治虚三本14

治虚二统16

阳虚三夺统于脾16

阴虚之症统于肺17

虚症有六因18

心肾论20

心肾不交论20

心肾不交与劳嗽论20

五交论21

吐血论22

红症初治法22

劳嗽症论23

劳嗽初治法24

干咳嗽论24

咳嗽痰中带血珠血丝24

论劳嗽吐血能治不能治大旨25

虚劳内热骨蒸论25

虚火伏火论26

遗精梦泄论27

肾痹论27

白浊白论28

女人虚劳28

尸疰传尸劳等症28

虚劳当治其未成29

知节29

知30

二护30

三候31

二守31

三禁32

四难32

劳伤非弱症32

呕吐见血非弱症33

伤寒见血非弱症33

肠风便血不同怯症33

阳虚阴症辨34

软懒症辨34

老年怯症难治说36

卷下37

虚劳本治方37

归养心脾汤37

归养心肾丸37

养心固本丸38

养心固肾丸38

桑螵蛸散38

补元汤38

清热养荣汤38

加味固本胶38

集灵胶39

清金养荣丸39

清金甘桔汤39

清金百部汤39

清金加减百合固金汤39

大圣药40

固金养荣汤40

清金甘桔汤40

加味犀角地黄汤40

琼玉胶40

固本肾气丸40

还元丹41

獭爪丸41

百部清金汤41

治虚药讹一十八辨41

葛跋52

柯跋53

陈跋54

十药神书55

治痨证十药神书引65

十药神书66

甲字号十灰散67

乙字号花蕊石散68

丙字号独参汤68

丁字号保和汤68

戊字号汤69

己字号太丸69

庚字号沉香消化丸70

辛字号润肺丸70

壬字号白凤膏70

癸字号十珍丸70

孙子中家传崔氏四花穴法72

取穴法73

用尺寸取穴法81

艾炷大小法81

取艾法81

用火法82

孙子中增添三法82

无上玄元三天心传玉堂宗旨治传尸痨虫法83

虫状病证游食治法84

代84

第二代86

第三代87

第四代88

第五代89

第六代90

治痨取虫经验天灵盖散92

修合药法93

治传尸痨虫紫庭符94

跋96

慎柔五书99

师训题辞109

卷之一 师训110

历例题辞118

卷之二 医劳历例第二119

虚损门题辞123

卷之三 虚损第三124

脉法124

损脉致病次序126

又损脉损症126

治损法127

五脏逆传致病诀127

虚损死证127

寒热论128

五脏致伤129

虚损致病之由129

亢则害承乃制论130

虚损误药之辨132

虚损秘诀134

损病汤药加减法135

汤方门136

保元汤 136

四君子汤136

异功散137

六君子汤137

补中益气汤137

七味白术散137

四物汤137

八珍汤137

十全大补汤137

和中散137

生脉散137

升阳散火汤137

柴胡升阳汤138

东垣火郁汤138

痨瘵门题辞139

卷之四 痨瘵第四140

脉法140

论140

骨蒸痨143

血风痨144

冷痨144

热痨145

痨瘵各疰论146

尸厥148

劳病主治汤方门149

人参养荣汤149

补中益气汤149

茯苓补心汤149

人参清肌散149

八物汤149

人参柴胡散149

逍遥散149

人参五味子散149

葛氏保和汤150

五蒸汤150

仲景百劳丸153

五凤丸153

雷公丸153

茱萸根汤154

五膈下气丸154

千金散154

又方156

丸157

天灵盖散157

白薇汤157

仓公散157

内鼻散158

硫黄散158

医案题辞159

卷之五 医案第五160

风例160

疟例162

痢例162

伤例164

脾胃例165

虚劳例166

头痛例172

胃脘痛例172

眼痛例173

齿痛例175

杂症例176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全新正版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